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的日渐丰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随之改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这种变化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村体育文化具有更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历史意义进行探讨,以便能推进农村体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是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不能只停留在体育的表面上,应有其丰富且成体系的体育文化内涵。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分析了现阶段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可行性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制约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从管理机制运行体系、经济与基础设施物质体系、农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精神需求和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构建农村体育文化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区体育的科学管理与规范化建设是农村体育快速发展的关键。小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为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了健全和理顺湖南农村体育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建立相应的农村体育发展保障机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湖南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社会调查法等方法,论述了和谐社会的涵义,分析长三角农村社会发展的特性,探讨长三角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路,旨在加快长三角地区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中农村体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农村体育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对广东省农村体育现状,如农村体育的组织与指导、农民体育参与的主观意识和客观条件、农民体育活动、农村体育的社会环境等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不足与特点,提出广东省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以政府为主导,发挥社会力量;以中心镇为中心,辐射偏远乡村;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龙头,带动农村体育的全面发展等。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村体育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身体的健康,而且可以丰富当地文化生活,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的缺乏,而导致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还相对滞后,严重制约农村体育的发展,延缓了农村体育现代化的进程。采用文献法,结合实地调查法,对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促进农村体育经济的发展、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打下体育人力资源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农村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对我国农村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在物质文化范畴、制度文化范畴的两个方面上进行观察评价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思路、应找准农村体育与农村文化的契舍点、实施以农村学校体育为主导的区域体育协调战略等措施,可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和两个文明建设发展,也可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乃至对于促进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体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座谈访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农村体育健身观念落后,体育文化知识缺乏,场地设施短缺,体育活动组织不健全,体育人口比例低,且分布不合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有利平台,农村体育将出现新的发展趋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相促进,互相融合,共创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分析并指出了影响湖南农村社区体育事业发展的因素: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体育场地与设施缺乏、管理体制不健全,并提出在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发展湖南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建设新农村中发展体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法,分析了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提出: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农村体育发展;以行政村为重点,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以多种结合为举措,开展农民健身活动;发展农村体育的注意事项等基本观点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湖南省是少数民族大省,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但是随着历史和社会变迁,很多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正面临绝迹的尴尬处境。文章从科研、学校开展情况、少数民族运动会、群众开展情况等方面对湖南省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应当以城市带动农村、以民族运动会为重点、建立整体规划及协调机制的战略方针,继承和发展湖南的民族传统体育事业。  相似文献   

12.
对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张江镇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体育发展情况进行个案调查分析。城镇化对张江镇社会变迁以及该镇农村体育的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了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度;改善了社会满足人们体育需求的基本条件;政府的主导以及明确的体育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是农村体育发展的推动者和加速器;农村体育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并对未来更广大农村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体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文献法、问卷法、走访调查法,对菏泽市农村体育进行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鲁西南偏远地区农村体育发展对策。在“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的同时,旨在通过进一步研究农村体育,可以把握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脉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经济是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影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体育发展众多因素中的重中之重。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对民族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这种事例屡见不鲜。显然,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其体育事业的繁荣与健康发展。具体而言,民族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所能为民族地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取决于经济发展带来的农民生活水平、思维观念、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山西省11个地、市16岁以上(不含学生)的农村居民5458人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山西省农村群众体育是低水平、不健全、发展不平衡的。但从发展趋势看,认为,各级政府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意识已见诸行动,农村群众体育日渐社会化,开创出了一条富有黄土风情特色的农村体育新路子。同时,对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凸现出的“农民工”创业与健身的矛盾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围绕认知、态度和参与及需求方面对湘西地区农村妇女体育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村妇女对全民健身计划关注程度低,健身态度积极性不强;认知水平尚处于浅层次上,不能很好的区分体育与劳动,对健身项目的认同表现不同,但该群体对体育在生活中作用的重要性认知较强,体育功能认知呈现多元化;参与情况:妇女参与率低,选择健身项目内容单一,活动时间不具有连续性.开展最普遍的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以松散、小型的群众自发组织为主;妇女对体育的需求度并不太高,但对体育内容的需求多元化,并针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提出如何发展妇女体育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对农村体育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梳理了科技变迁、人口变迁、价值观念变迁以及文化变迁等社会变迁对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并结合社会变迁这一文化背景,对新时期农村体育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旨在为农村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调查与分析,揭示总体小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体育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体育将成为新时期我国群众体育的工作重点。广大农民不仅需要体育,而且热爱具有乡土特点的体育活动;尽管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但农村也具备了一些可以利用的必要发展条件。发展农村体育要着眼广大农村而不必以小城镇为重点,政府要承担起发展农村体育的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苏南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小康社会目标下影响苏南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发展对策对于进一步提高苏南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湘鄂渝黔边区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阎孝英  向政  邹炜 《体育科学》2004,24(6):17-18,21
通过对湘鄂渝黔边区8个市县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边区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据此提出:1)开展大众健身活动必须与本地区传统项目相结合,开展活动必须与边区商贸相结合;2)开发培育体育消费市场必须使边区的民族体育活动与边区旅游业相结合;3)增加边区居民收入,转变消费意识才能逐步缩小边区居民与经济发达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