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性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不同时代背景下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当前幼儿的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分享意识存在对自我施与性分享行为的高自我评价,而对同伴的施与性分享行为低预期的特点;幼儿在自己对同伴的施与性分享行为以及同伴之间的施与性分享行为发生概率的预期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而在采取不当的方式分享他人利益上和在不当分享行为的遭遇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年级差异,在对不当分享行为的惩罚必要性的理解上存在极显著的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2.
耿桂娟 《教师》2019,(3):121-121
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会能力,也是幼儿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幼儿期孩子的分享意识淡薄,帮助幼儿产生内在的分享意识和行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实践证明: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去引导幼儿,让幼儿在主观上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才会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更加稳定,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来分析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和意识。  相似文献   

3.
分享行为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对幼儿的同伴交往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小班幼儿的分享行为并不乐观,甚至表现出自私自我的现象,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全发展。这是与幼儿的认知水平、心理发展及成长教育等因素有关,对此本文提出了培养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几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幼儿人格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4-5岁是培养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关键期。研究以天津市某公办幼儿园中班幼儿为对象,对实验组幼儿进行为期8周的分享主题绘本教学活动,旨在促进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绘本教学显著地促进了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且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之间接近显著相关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一、研究对象与方法针对幼儿行为的发展特点,我们设计了《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调查问卷》,并在19个幼儿园对3~6岁的29名幼儿(其中男孩150人,女孩146人)进行了施测。收回有效问卷296份。该问卷包括三个维度、六个问题。三个维度分别是:“我对别人”(2、4题)、“别人对我”(1、题)、“别人对别人”(5、6题),每个维度包括积极取向和消…  相似文献   

6.
在实践教育中,发现幼儿的独占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十分缺乏分享意识。作为承担幼儿教育义务的教师,有必要探讨培养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的策略,使幼儿学会分享,从中体会与人共享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分享是人类的一种亲社会行为,学会分享对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培养儿童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是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我国当前的幼儿社会领域教育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违背分享行为之根本的“伪”分享教育倾向,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幼儿教育者应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实施社会性教育,通过创设分享的情境和机会让幼儿实践和体验分享行为,并要慎用表扬和奖励等强化手段,在以身作则中把握分享教育的尺度.  相似文献   

8.
分享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但现代大多独生子女存在着自私、自我中心、合作意识差等问题,因而培养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9.
丁霞 《早期教育》2012,(10):29-32
分享是亲社会的一种表现,是指个体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分享更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享意识与分享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观察法、谈话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中班幼儿的分享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分享行为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对幼儿的分享行为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家长分享教育知识的匮乏、对幼儿的溺爱,还有亲缘关系的不和谐,都容易造成家长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强行要求幼儿进行分享、限制幼儿自发分享、忽视幼儿分享体验等问题。对此,必须加强家园合作,丰富家长的教育知识;对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持引导鼓励的态度;加强榜样示范作用,从而提高幼儿的分享意识,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说,幼儿的分享意识较差,这与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关,也与幼儿的交际环境,以及对分享内涵和意义的认识有关。为此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要准确掌握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努力改善幼儿的人际交往环境,特别是加强对幼儿分享的教育、引导和行为训练。  相似文献   

12.
幼儿分享行为能促进幼儿个体品德和社会适应力的发展。幼儿分享行为培养一直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幼儿分享行为的内涵与意义出发,阐述了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并从幼儿个体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分享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近二十年关于幼儿分享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相关的文献为基础,对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方法、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现状、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幼儿分享行为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对幼儿分享行为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分享就是指自己喜欢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以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分享。分享行为的培养有利于让幼儿亲近群体、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最终把关爱同伴以及共享快乐作为行为标准。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们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此时教师要重视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以及健康的人格品质,本文就分析了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相似文献   

15.
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表明,我国的学龄前儿童是缺乏分享行为的。我在多年的幼教实践工作中发现,幼儿的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我普就我班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了调查:在25人中,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球的幼儿占57%;有争抢玩具就要,若不给他就哭(或告状)的幼儿有32%;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幼儿有40%。这些结果充分表明本班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而这些表现出强烈独占倾向的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这使我意识到这一问题必须给予解决。本拟对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供幼教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观察记录法及访谈法,论述了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以及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提出营造分享氛围、创造分享机会、渗透分享策略、深化分享体验等途径,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分享行为。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自行编制的故事及实验情境,对浙江省台州市120名幼儿进行了“移情训练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的分享行为水平都很低。但呈现出不同的层次;移情训练能有效促进幼儿分享行为水平的提高,特别对大班幼儿的效果显著;移情训练能提高幼儿的分享观念认知;幼儿的分享行为受教养方式的影响。由此提出教育者特别是教师...  相似文献   

18.
分享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好同伴关系、形成道德的基础。通过创设糖果分享、玩具分享和奖品分享3种情景,对农村3-5岁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幼儿的分享水平较低,分享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玩具分享上存在性别和是否独生的差异,不存在年龄差异;糖果分享和奖品分享上存在年龄差异,但不存在性别和是否独生上的差异。基于对农村3-5岁幼儿分享行为的特点分析,进一步提出提高农村幼儿分享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混龄教育是将年龄相差12个月以上的幼儿编排在一个班级,让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幼儿身处同一环境共同学习和生活,对促进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全面和谐发展,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者通过对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分析,指出混龄教育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混龄教育促进幼儿分享行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开始注重人的个性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学会分享是其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分享能帮助儿童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圈子,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从而能够与人交往、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师在工作中应注意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让幼儿明确分享的意义,开展分享活动训练,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并与家庭合作,强化巩固幼儿的分享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