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不同因素影响江苏省高校教师健身认知与行为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和月收入的高校教师,在体育健身认知方面予以了一致性回答,然而在体育健身行为方面表现出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对江苏省大学教师健身认知与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主要结论:江苏省大学教师对健身方面的认知程度较强,但健身行为较弱,体育人口约占27.9%,影响大学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首要主客观因素是“惰性”和“没有时间”;健身项目主要选择羽毛球、乒乓球和慢跑,锻炼形式以个人或亲朋结伴为主要特征,建议:加强对大学教师的健身宣传,发挥高等学校工会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把体育健身融入教师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L大学954名大学生为样本,以大学学生健身需求与行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证分析了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健身需求与行为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体育健身需求旺盛强烈;每周体育健身次数、每次体育健身时间、每次体育健身强度下降;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场地不足、设施缺乏、宣传缺失、学校要求、同学影响、健身氛围、体育教学等。建议:加强体育健身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体育健身氛围;完善高校体育设施,提升体育健身资源调度与管理水平;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苏北城镇(乡)人群体育健身认知与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江苏省苏北城镇(乡)人群体育健身认知与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概括出苏北城镇(乡)人群的健身认知特征和健身行为特征,并对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制定当地群众体育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和数理统计方法时黑龙江大学生女大学生运动健身认知、行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大学女大学生对运动健身的“知、信、行”有明显的偏差。通过分析研究,建议在对黑龙江大学女大学生的运健身活动给予适当的技术指导,促进女大学生体育运动健身以及健康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内隐认知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内隐认知的特征、内隐认知在促进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领域中的体现及对相关现象的理论解释和内隐认知与隐性体育课对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的影响等3个方面,阐述了内隐认知在促进大学生体育与健康中的功效。试图通过本文研究,促使高校体育教育更加关注大学生的体育内隐学习,从而与外显体育学习相伴生辉,实现体育课程贯彻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多元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吉林省知识分子体育健身活动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概括出吉林省知识分子的健身认知特征和健身行为特征,并对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体育实践能力的类型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前期研究确定了四种体育实践能力,即体育健身能力、体育娱乐能力、体育观赏能力和体育学习能力及其要素.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揭示这些能力因素在不同个体中的组合方式,概括出四种体育实践能力的类型特征及结构.研究表明,体育健身能力类型可分为:科学健身型、感性健身型、空谈健身型、远离健身型.体育娱乐能力类型可分为:身心享受型、身体享受型、心理享受型、不享受型.体育观赏能力类型可分为:专业观赏型、理论观赏型、经验观赏型、盲从观赏型.体育学习能力类型可分为:科学学习型、经验主导学习型、理论主导学习型、学习困难型.这种类型的差异主要是由个体体育知识技能、运动认知和体能、体育态度等方面的不同发展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高徐  张龙  么广会  田广 《体育科技》2013,(5):75-78,94
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六盘水不同社会阶层成年人体育健身行为进行研究,得出结果:不同阶层的成年人体育健身行为是不同的,健身场所方面,大多数人都是集中在社区公共健身场地、付费健身场所、单位健身场地、学校及家里锻炼场地进行健身活动;体育锻炼频率在每周5次以上、每周3-5次;体育健身形式主要是散步或跑步、乒乓球、羽毛球;体育健身目的主要是用于强身健体、预防疾病,愉悦心情、缓解压力,增加社交机会、交流;每月体育健身费用的情况上,主要是在不花钱、50元以下、50-100元;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年人体育健身习惯不同,主要是体育锻炼习惯不清楚占多数,为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六盘水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进一步提高六盘水人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行为提供实用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对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农民体育锻炼态度与健身工程做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对体育健身工程的认知、满意度较好;农民体育锻炼态度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前后,在行为意向、行为控制感及主观标准这三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而在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及情感体验这几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  相似文献   

11.
温州市高校大学生的体育健身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绕大学生体育健身这一主题,对温州市6大高校的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健身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对策,旨在为进一步推动高校的体育教育改革,为提高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和身心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其鲜明的文化特色在我国传统体育中独树一帜。稷下学宫的建立。孕育了齐文化丰富的养生思想。“天人合一、形神统一”,“静心、调志”,“节食慎居”的生活养生观强化了现代“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健身理念,使齐文化养生的丰富内涵服务于现代人的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13.
徐红萍  李江 《体育科技》2011,32(1):12-14
运动员体育道德认知与体育道德行为脱节是影响运动员体育道德水平的重要因素。从社会道德、家庭道德、体校的体育道德教育等方面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最后从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完善体校的体育道德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运动员体育道德认知与体育道德行为脱节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九运会对广州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九运会是21世纪我国的首次竞技体育大比武,促使了广州市民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健身活动正在成为市民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九运会给广州及各地的全民健身运动注入了资金和活力,场馆建设迈进了一大步,大众健身活动蓬勃发展;九运会营造了一种体育化氛围,影响着市民的体育现念和体育行为;九运会有效地促进了市政建设、交通便利、环境改善,使整个城市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浙江省城乡居民对体育在 社会上的看法。方法:就体育与政治、体育与经济、体育与文化、体育与性别、体育与偏差行为五个方面对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结论:浙江省城乡居民对体育的社会认知水平较高;男性体育的社会认知水平高于女性;城乡居民教育水平与体育的社会认知水平不存在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余暇体育行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调查了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余暇体育行为。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健身功能及健心、娱乐、社交功能认识较深;在余暇体育活动选择上,男生以对抗性强、身体接触多的项目为主,女生以运动量小,隔网对抗、身体接触少的项目为主。提出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力度;建立余暇体育俱乐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体育需要动机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和平 《体育学刊》2005,12(3):83-85
用集对分析法对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学生的体育动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体育需要的动机男女有别,男女生体育动机主要反映在调节情绪、娱乐、强身健体3个方面,其它方面女生在保持体态、得到学分较突出;体育动机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调节情绪、娱乐、寻求刺激、强身健体、交往5个方面,差异性体现在得到学分、防病治病、保持体态、防御自卫和发泄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体育地理学微观研究的理论框架。认为:"人地关系"仍是体育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人的体育活动行为与体育场所空间(结构)关系的研究将成为体育地理学微观研究领域的热点,主要包括体育场所空间结构、体育场所空间感知、居民体育活动行为三大研究内容。体育场所空间结构研究主要包括体育场所类型划分、体育场所物质及社会空间结构等;体育场所空间感知研究主要包括场所意象、场所感、感知满意度、体育场所信息及体育知识的获取等;居民体育活动行为研究主要包括体育活动出行距离、出行时间、持续时间、圈层结构、交通方式、空间偏好等特征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9.
健身健美过程中饮食的营养搭配及摄取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健美运动是锻炼肌肉最为有效的体育项目。研究表明,该项目对饮食具有严格的要求,科学的搭配和摄取食物中的营养,对于当代大学生健身健美、增进健康、改善形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营养、卫生、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是健康肌体、满足肌肉生成、达到健美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一般自我效能与冰雪运动参与行为的关系,揭示锻炼自我效能和锻炼效果认知在一般自我效能与冰雪运动参与行为间的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36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一般自我效能通过锻炼自我效能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冰雪运动参与行为;锻炼效果认知调节一般自我效能和冰雪运动参与行为的关系;整体模型检验发现,一般自我效能、锻炼自我效能、锻炼效果认知、冰雪运动参与行为构成了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2)一般自我效能和锻炼自我效能是两个不同且有联系的层次。本研究结果扩展了锻炼行为的研究领域,有利于揭示冰雪运动参与的影响因素和内在作用机制,对促进大学生乃至全民冰雪运动参与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