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协调性评价——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永祥  吴成基 《资源科学》2006,28(1):192-197
地质遗迹及地质公园旅游近年来得到了很大重视,但随之凸现出保护与利用的协调性问题。应用专家评价法对陕西省25处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利用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得到其所属的五种保护与利用协调性类型。结果表明,保护不好必然带来利用不好。评价将其划分为保护利用偏差型、保护偏好利用偏差型、保护利用一般型、保护偏好利用一般型、保护利用偏好型5种类型,各种类型遗迹点的评价特征值分布显示出各自的聚居范围,建立的几何图法则有助于精确解析问题。在评价因子的选取时兼顾了资源对象、环境对象与组织对象3个方面。结合中国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实际,保护评价选出7个因子,利用评价选取了6个因子,这些因子基本涵盖了协调地质遗迹保护和利用矛盾时应考虑的问题,在全国亦具有典型性。因而,这种方法也适合于全国其它地区的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的保护与利用协调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磴口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地貌类型多样,以沙漠、狼山、黄河为主体,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本文对园区内的地质遗迹进行分类并做综合评价.得出综合定量评价值为80.88分,属二级旅游区.在此基础上建议相关部门在地质遗迹景观和地貌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坚持遵循旅游开发原则,实施相应开发措施,做到既能发挥旅游优势又能保护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地质公园事业在我国发展迅猛,磐安大盘山省级地质公园于2013年建成并开园,拥有各类地质遗迹点58处。本文着重分析了十八涡壶穴群、玉山玄武岩台地、浙中大峡谷、平板溪等代表性地质遗迹景观的发育特征,对地质遗迹的成因及其科学价值等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地质遗迹景观开展了定性和定量评价,确定国家级地质遗迹3处,省级地质遗迹5处,县市级地质遗迹50处;对尖山-夹溪和盘山-花溪园区的地质遗迹特色和价值分别进行了评价。最后,对地质公园建设过程中地学旅游开发和地质遗迹保护、科学研究和地学科普教育等内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敏感性分析是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及开发利用的基础.通过野外调查及分析得出深圳东部海岸带的主体地质景观类型为地质地貌景现共47个,占总体景点数量的72.3%,其中主要的地质遗迹类型为火山地貌遗迹和海岸地貌遗迹,分别为7个和27个.占总量的10.8%和41.6%.东部海岸地带面积约437km2,以国家级、省级地质遗迹景点为主,数量及比例分别为22.44%和21,42%.以高程、坡度、植被、土地利用、道路距离、景观等级及景观类型等因子聚类,得到3种影响类型:未受影响景点类型、轻度影响景点类型、威胁严重景点类型.据此确定了9个要重点采取保护措施的景点以及26个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采取保护措施的景点.最后从景点的环境敏感性角度,对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协调统一提出了景点保护模式.为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清水河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模式主要围绕流水地貌地质遗迹以及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展开,加强典型特色流水侵蚀地貌地质遗迹的科学研究,挖掘地质公园流水地貌地质遗迹的地质内涵,将地质公园建设成为地质遗迹得到有效保护、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观光旅游为一体,文化特色浓郁、科研价值较高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大力推广地质公园所带来的科研科普价值,使其成为重要的科研科普基地,并以公园的发展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周边产业及整个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4—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全面分析信息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互动关系,但两者的关系还需进一步协调。两者协调性不足的原因是旅游产业的信息技术应用落后于信息化发展;信息化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贡献较大,并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旅游产业发展对信息化有较强的正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7.
河北邢台峡谷群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河北省邢台县境内,包括峡谷群园区、九龙峡园区、云梦山园区三个园区,是一个集峡谷群、瀑布景观、沉积构造、岩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综合性地质公园。丰富的地质遗迹景观具有重要的科学、美学、科普及旅游价值,针对重要且稀有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得地质公园能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多伦县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低,经营产品单一、缺乏特色,相应法律法规不完善等.指出了多伦县发展乡村旅游的科学选择: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及宣传力度;发挥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品,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政府主导,规划先行.  相似文献   

9.
横头山、松峰山地质公园园内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状态良好,人文景观独特,这些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地域特色鲜明,综合价值较高,公园有广阔的多功能发展空间,可以建成科研、教学、旅游、渡假、保健疗养、科普教育和娱乐场所的统一体,发挥它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本文从地层岩石组合、岩性、地貌、区域构造运动方向等方面分析了其形成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孙业红  闵庆文  刘某承 《资源科学》2013,35(7):1526-1534
旅游发展是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管理的重要举措,有针对性地、科学地掌握其旅游资源利用特征是成功发展旅游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技术型(浙江青田)、景观型(云南红河)和遗址型(江西万年)农业文化遗产地为例,开展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利用特征对比研究.研究建立了以主体旅游资源特征、辅助旅游资源特征、外部因素特征以及客源与市场特征为内容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利用特征评价体系,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分析的“优势—劣势-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提出技术型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市场带动资源模式”,景观型采用“资源带动市场模式”,遗址型采用“节事活动带动模式”,可为案例区及其它相似区域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查明莲花山水质的水文地质,化学成分特征和应用价值,先后对清心泉,灵龟吐液进行6次观察和2次水质分析,初步证实:两口井水质清沏明亮,口感好,富含偏硅酸和钠离子,现已测定的各项指标均达以国家饮用矿泉水标准,是一种饮用天然偏硅酸矿泉水。  相似文献   

12.
设K为代数闭域k的有限生成扩域.C:f(x)=ayn为K上曲线,其中f是k上至少有3个单零点的多项式且n>3是正整数,n不是域k的特征的倍数,再设a■Kn,那么曲线C不能定义在k上,即曲线C:(x)=ayn不会k(a)同构于一条k上的曲线.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是什么?物联网不是互联网、传感网、产品电子代码,也不单纯是一种技术应用。物联网将“互联网”和“物”连接在一起,就意味着把破坏性创新引进到当今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世界。与互联网不同,物联网是物、网络、语义等视角的综合而形成的集网络、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技术融合系统。在物联网语境中,物联网技术像人一样形成了人为的自主特征。物联网意味着一种潜在的技术异化的环境:个人隐私以多种方式受到威胁。而现有对隐私的制度规约存在诸多的不完备性。  相似文献   

14.
廖汗成 《科技广场》2005,(10):60-62
文章介绍了一种利用多项式公式,推导出一种仅使用加法求整数的任意次方根的算法及代码实现,并对此算法时间复杂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办学特色是指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特有的、稳定的、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优质风貌,以及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一所高校办学优势和特性的总和。地方高校要实现较好发展,根本出路在于特色办学,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整体考虑,把握凝练、构建和路径三个环节,要以现有特色凝练提升为前提,整体特色体系构建为核心,特色培育路径选择为关键,真正实施"特色兴校"战略,推动地方高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自利和互利之间关系的分析,揭示了氏族制度时期体现互利的公共权力被替纯粹自利服务的国家权力的异化。而随着自利之间的不断斗争,最终将导致国家权力向体现互利的公共权力的重新回归。这也就意味着替纯粹自利或部分自利服务的国家权力的消亡,而国家作为体现互利的公共权力的载体将继续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   

17.
湖北农村土地流转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比较落后。阐述了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做法,借鉴浙江的经验,湖北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农村的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8.
纳米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米生物效应是将纳米技术与生物、化学、物理、毒理学与医学等领域的实验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纳米尺度物质与生命过程相互作用及其结果的一个新兴科学领域。本文介绍了纳米生物效应研究的科学意义,国际发展现状和趋势,我国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我国如何发展纳米生物环境效应与安全性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PowerPoint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功能强大、实用性较强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因它简单易学、容易上手,已成为目前教师制作课件的首选工具。利用PowerPoint自身提供的动画设置及触发器功能,完成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经常需要采用其它交互性较强的软件才能实现的功能:下拉菜单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成层地基固结性状中不同定义平均固结度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勇  龚晓南  连峰 《科技通报》2006,22(6):813-816
一维地基固结理论从传统的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到成层地基一维固结理论中。由于实际地基大多由性质不一的成状土组成,成层地基固结度计算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固结度有按沉降(压缩量)定义的地基总平均固结度和按作用的平均有效应力(或所消散的平均孔压)定义(简称按平均孔压定义)的地基总平均固结度。但对实际工程对它们的大小比较讨论甚少,对实际的选取应用没有理论上的支持。本文从一般均质地基的固结度定义入手,在相对比较理想的土体条件假设下,系统的比较了它们的大小区别,并在单面排水条件下结论Us>Up是一定成立的,并且根据以有的半理论解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来说明本文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