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开刚  洪平  尚文元  宗丕芳 《体育科学》2003,23(5):102-105,F003
采用实验法,利用跑台进行递增负荷运动时测定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最大有氧能力。结果显示:1)VO2max平台持续时间(VO2maxPD)是另一个可以反映游泳运动员的最大有氧能力的重要标识,只有把VO2max和VO2maxPD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全面反映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内涵;2)心率无氧阈(HR—AT)应成为游泳训练中控制训练负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竞技水平及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的差异,探讨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特征与规律,为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评定及训练安排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以参加全国女子大学生排球联赛的32名优秀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利用跑台和功率自行车等仪器,对受试者进行有氧递增负荷和30s最大极限负荷运动。在测试过程中,分别记录运动员有氧能力相关气体、功率和血乳酸指标及无氧能力相关功率和血乳酸指标等,并对运动员各阶段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显示,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整体有氧、无氧能力与其他耐力、爆发性运动项目的优秀大学生运动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竞技能力、竞技水平、竞技成绩的不断提高,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表现出较高水平;通过有氧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员VO2max、HR、BLA、Pmax、无氧乳酸阈等指标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心肺能力、负荷强度、耐乳酸能力等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最大极限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员PP、AP、PD、BLA等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绝对力量、力量耐力、速度耐力等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存在位置特征,有氧能力特征大致表现为:副攻>二传>接应>主攻>自由人运动员;无氧能力特征大致表现为:1)无氧磷酸原供能特征为:副攻>自由人>主攻>接应>二传运动员;2)无氧乳酸供能特征为:主攻>接应>二传>副攻>自由人。研究提示:排球运动员训练时应该遵循自身专项位置特征,制定符合专项能力的生物能量训练方案和计划,另外,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在训练时应加强对主攻运动员能力的培养,在制定战术体系时主攻运动员应多参与战术配合。  相似文献   

3.
桑拿浴后渐增负荷运动对有氧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10名身体健康的体育系男子大学生在桑拿高温脱水恢复期,运动时的最大吸氧量(VO2max)、血乳酸浓度(HLa)、通气阈值(VT)的变化,并与常温条件相同运动负荷时相比较,探讨桑拿高温脱水恢复期时的运动对有氧能力的影响。其结果发现在桑拿浴后,恢复期常温条件运动时,VO2max、VT及运动时间都比常温条件增加,同时HR和HLa浓度有所下降,表明桑拿后恢复期可能具有“应激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住高练低训对提高CBA后备男子篮球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所测试的24名陕西东盛俱乐部的后备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成两组,实验对照组(12名)和HiHiLo组(12名).对递增负荷运动时两组运动员的无氧阈(AT),血乳酸水平(lactate of blood)和最大摄氧量(VO2max)进行测定.结果:HiHiLo组无氧阈功率从实验前(152.84±24.92)W提高至实验后的(168.86±25.39)W(P<0.01).血乳酸指标在150W至240W时段低于其实验前水平(P<0.05和P<0.01).VO2max指标从实验前(52.65 ±4.87)ml/kg/min提高至实验后的(63.86±6.82)(P<0.05).实验对照组无氧阈功率、血乳酸水平和VO2max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高住高练低训可以有效提高男子篮球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6名国家女子短道速滑队主力运动员1个月的高原备战前后与有氧运动能力相关指标的测量、分析以及变化规律的研究,为大赛前高原备战模式在短道速滑运动中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6名国家女子短道速滑队主力运动员进行为期1个月的高原备战训练,训练计划由国家队主教练统一制定,高原备战训练前、后1周内采用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的实验方式进行测试,.VO2max采用.VO22000 Breeze Lite气体分析仪直接测试,血乳酸采用H2 L4550491测试仪利用分光光度法取即时耳血测试;结果:高原备战后运动员体重变化没有显著意义,.VO2max、最高心率、最大功率等相关指标显著性提高(P<0.05),无氧乳酸阈、乳酸阈功率显著性提高(P<0.05),运动后血乳酸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原备战可以有效地提高优秀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的.VO2max和无氧乳酸阈值,从而能够明显提高其有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IST—Ⅱ型等动游泳训练测试系统进行递增负荷运动时测定游泳运动员上肢最大有氧能力。结果表明:1)IST—Ⅱ等动游泳训练测试系统是一种较好的训练、测试用游泳专用测功仪,可通过递增负荷安全、有效地测定游泳运动员的上肢的有氧能力;2)VO2max平台持续时间(VO2maxPD)是另一个可以反映游泳运动员的最大有氧能力的重要标识,只有把VO2max和VO2maxPD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全面反映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内涵;3)心率无氧阈(HR—AT)应成为游泳训练中控制训练负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力性项目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水平,可以采用测定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的方法加以评价。1 最大摄氧量及其应用最大摄氧量(VO2max)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有力竭性运动中,当氧运输系统各个环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的目的:(1)采用递增工作强度以简便方法寻找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VIATmax),并测试其可靠性和准确性;(2)找出能有效评定和监督VIATmax的生理指标;(3)研究受试者主观寻找并控制VIATmax的可能性。研究发现:(1)一次性递增强度跑台运动产生的乳酸阈和通气阈双重拐点结合,可作为判断VIATmax的简便可靠方法;(2)VO_2max速度和伴有较低心率的VO_2max相对值是评定VIATmax的有效指标;(3)VIATmax可以被受试者或运动员感知,并能在运动中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9.
对高校女生血清睾酮(T)、皮质醇(C)水平及VO2max等指标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血清T、C水平、T/C值及VO2max的变化随月经周期均有一定变化规律;T/C值的波动和VO2max的波动一致。提示:女大学生存在最大运动能力变化周期,但与运动员不同,个体差异较大;其健身运动于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应有不同的安排和内容。  相似文献   

10.
短期高强度训练对优秀篮球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马冀平 《体育学刊》2002,9(1):40-41
为了调查短期高强度训练对篮球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 ,对 2 0名 (男、女各 10名 )优秀篮球运动员 ,进行跑台渐增负荷运动直到力竭为止。同时测定气体代谢最大吸氧量 (VO2max)、通气量 (VE)、血乳酸(BLa)、心率 (HR)、血睾酮 (T)、皮质醇 (Cor)及血红蛋白 (Hb)。结果为 :1)短期高强度训练期后男、女两组无氧阈 (AT)值与训练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VO2max却未有显著性差异 ;2 )短期高强度训练期后男、女两组Hb值与训练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T、Cor在训练期前后却未有显著性差异。其结果表明 ,短期高强度训练并不能提高VO2max,而AT却明显提高。提示可采用AT值作为反映篮球运动员有氧耐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以杭州绿城足球俱乐部中超队18名运动员为测试对象,通过测试递增负荷过程中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及恢复期血乳酸分析男子足球运动员有氧代谢特点,结果显示:浙江男足运动员和中国国家男足运动员在VO2max(L/min)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相对VO2max(ml/kg/min)方面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而在VE、HR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浙江男子足球运动员有氧能力低于国内优秀足球运动员(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供能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Wingate各项指标、MAOD值以及VO2max等对篮球运动员的供能特征进行研究,以同年龄段普通中学业余田径队员作为对照,结果为:篮球运动员的PK值大于同年龄段普通中学业余田径队员,说明该项目更多动用的是ATP-CP系统;而MP值及MAOD值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乳酸能系统的供能在该项目的能量代谢中并不占主要地位;此外,篮球运动员VO2max低于同年龄段业余田径队员,这可能与项目特点以及评价指标本身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验8周CrossFit训练是否对健康成年人最大有氧能力、爆发力、体成分有影响,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是否显著。方法:选取14名至少受过CF训练一年以上的男性训练者分别在训练前和训练8周后进行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测试、wattbike 6S峰值功率测试,采集训练者的最大摄氧量(VO 2 max)、体成分、6S峰值功率等相关参数。结果:结果:(1)8周crossFit后,健康成年男子的BMI、最大摄氧量绝对值有显著下降(P<0.05),体脂百分比下降具有极显著性(P<0.01)、最大摄氧量相对值,6S峰值功率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体重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不具有显著性。(2)从皮尔逊相关性得出体重与体成分之间相关性不高,体脂百分比与最大摄氧量相对值(rp=0.94,P<0.01)、最大摄氧量绝对值(rp=0.87,P<0.01)峰值功率(rp=0.89,P<0.01)之间也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1)体重与体成分其他指标之间相关性不明显(2)CrossFit可以显着改善健康成年男子的最大摄氧量、无氧峰值功率和身体成分。  相似文献   

14.
This investigation was undertaken in an effort to establish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ccer players and to relate them to positional roles. A total of 135 footballers (age 24.4 +/- 4.6 years) were assessed for body mass, % body fat, haemoglobin, maximal oxygen uptake (VO2 max), leg power, anaerobic capacity and speed prior to an English league season. The sample included 13 goalkeepers, 22 full-backs, 24 centre-backs, 35 midfield players and 41 forwards. The goalkeepers were significantly heavier (86.1 +/- 5.5 kg; P < 0.01) than all groups except the centre-back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estimated body fat percentages than centre-backs, forwards, midfield players (P < 0.01) or full-backs (P < 0.05), significantly lower estimated VO2 max values (56.4 +/- 3.9 ml kg-1 min-1; P < 0.01) and were slowest over 60 m (12.71 +/- 0.42 s). The midfield players had the highest predicted VO2 max values (61.4 +/- 3.4 ml kg-1 min-1), this being significantly greater (P < 0.05) than for the centre-backs. The forwards were the fastest group over 60 m (12.19 +/- 0.30 s), being significantly quicker than goalkeepers or centre-backs (P < 0.01) and full-backs (P < 0.05). Anaerobic power, as well as knee extensor torques (corrected for body mass) and extensor-flexor ratios, were similar between groups. No difference in estimated body fat percentage was observed between any of the outfield players, and haemoglobin concentrations were similar among players of all positions.(ABSTRACT TRUNCATED AT 250 WORDS)  相似文献   

15.
Volleyball has been described as an 'interval' sport with both anaerobic and aerobic components. At the higher skill levels, technical performance may be limited by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physical fitness,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peed and vertical jump. This investigation compared teams at the two uppermost levels of men's volleyball in Canada for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physiological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The subjects were members of the national (n = 15) and universiade teams (n = 24). The parameters examined included percent body fat, maximal oxygen uptake (VO2 max), anaerobic power, bench press, 20-m sprint time and vertical jumping ability. The on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teams was in age. Despite similarities in standing and reach height, the national team player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block (3.27 vs 3.21 m) and spike (3.43 vs 3.39 m) jumps. An evaluation of anaerobic power measures produced similar power outputs during a modified Wingate test, yet the national team members had higher scores (P less than 0.05) for spike and block jump differences as well as 20-m sprint time. The large aerobic component of elite volleyball play was supported by the high VO2 max value recorded for the national team players (56.7 vs 50.3 ml kg-1 min-1).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either years of specific physical conditioning and playing or the selection of individuals for the national team who possess more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as a consequence of genetic endowmen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eparation of international calibre volleyball players.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测定了 1 7例体育系女生和 1 4例生物系女生 70 % VO2 max恒负荷前后体内血乳酸 (简称 BLA)和乳酸脱氢酶 (简称 LDH)含量。结果表明 :体育系女生在恒负荷后体内的 BLA浓度明显低于生物系女生 (p<0 .0 5) :LDH在恒负荷后含量明显增高 ,但两系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在 70 % VO2 max后 BLA含量有明显差异 ,这主要是体育锻炼使机体机能改善 ,有氧代谢能力和耐乳酸能力提高 ,从而为体育系的体育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有氧代谢能力与耐力项目训练中运动强度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全面阐述了有氧代谢能力的概念,提出了最大摄氧量、无氧阈、最大摄氧量平台的持续时间都应是耐力训练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发展此3项目标应采用的训练强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不同训练水平的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糖酵解代谢能力,探讨其无氧耐力的特征。方法:对27名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进行30s和60s的无氧功测试,记录相关功率指标及运动后的血乳酸。结果:(1)糖酵解代谢供能能力有明显性别差异,男子30s和60s的最大功率、相对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相对平均功率和疲劳指数均明显高于女子,但男、女运动员的血乳酸无明显差异;(2)男子优秀组运动员30s和60s的最大功率和平均功率明显高于普通组,但优秀组和普通组间相对最大功率和相对平均功率无明显差异。女子优秀组30s和60s的最大功率显著高于普通组,但相对最大功率、平均功率、相对平均功率和疲劳指数无显著性差异;(3)与散打相比,中国式摔跤运动员表现出较强的无氧耐力,但与自行车、举重和体操项目相比其无氧耐力较差。结论:(1)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具有较强的无氧耐力,且男子明显高于女子;(2)不同水平男、女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无氧耐力具有明显差异,优秀组明显高于普通组;(3)结合血乳酸指标可以更客观地评价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无氧耐力;(4)30s和60s无氧功测试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无氧耐力。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特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和实验等方法,对53名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主要由无氧能力因子、有氧能力因子、恢复能力因子和激素水平因子构成,表现为机体无氧、有氧能力强,恢复能力好,雄性激素水平相对较高;2)相对平均无氧功率、相对最大摄氧量、血尿素和血清睾酮可作为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典型评价指标;3)"百分位数法"制订的不同体重级别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评价标准,能较好地反映现阶段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可为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评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男女共3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18周的珍珠球锻炼,测量并比较锻炼第1周、第10周、第18周体重、BMI、肌肉重、脂肪重、上臂围、腰围、臀围、大腿围等8项体型指标。结果表明,通过18周的珍珠球锻炼,男女大学生各项体型指标都出现积极变化,说明珍珠球运动能够改善大学生的体型,使脂肪减少,肌肉增多,呈现健康体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