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虚拟参考咨询台的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复旦大学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台提供电子邮件及实时在线咨询服务,本文介绍了本馆自行开发的虚拟参考咨询台的建设、功能及其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虚拟咨询服务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发展的主流,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对我国高校图书馆虚拟咨询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实施虚拟咨询服务的可行性,以求在读者网络文献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高校图书馆能提供方便、快捷、实时互动的优质信息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3.
远程协助在图书馆网上实时参考咨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时咨询服务是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种效率非常高的交互式虚拟咨询服务方式。本文将远程协助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网上实时参考咨询的业务整合、创新当中,构建一个远程协助网上实时参考咨询平台,更好地满足高校信息用户的参考咨询需求。  相似文献   

4.
实时咨询在图书馆虚拟咨询服务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结合图书馆主页实时咨询需求,分析了3种具有代表性的实时咨询软件的功能、特点及部署方法,为图书馆部署实施咨询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国内外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比较分析研究,提出了国内上网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项目运行的一些合理性建议,包括加强队伍建设,重视非实时型服务模式;分析图书馆效益,慎重考虑实时型虚拟参考咨询;加强协作力度及协作规范化等,以期推动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内若干虚拟参考咨询项目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红军 《图书馆论坛》2007,27(2):70-73,84
介绍了国内7种具有代表性的虚拟参考咨询项目运行的情况。并以此提出了国内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项目运行的一些合理性建议,包括加强队伍建设,重视非实时型;分析图书馆效益,慎重考虑实时型虚拟参考咨询;加强协作力度及协作规范化等,以期推动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图书馆网上实时咨询服务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时咨询服务是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深化和创新的情况下开展起来的.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实时咨询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实时咨询服务的特点,探索实时咨询的发展前景.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8.
IM——实时虚拟参考咨询方式的再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深入分析图书馆利用IM提供实时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趋势,比较采用即时通讯工具与图书馆专门虚拟咨询系统开展实时咨询的特点和优劣势,并提出相关观点。  相似文献   

9.
微博客在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分析常见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及其局限性,阐述微博客的应用特征;介绍微博客在图书馆信息发布、实时咨询、联合管理、内部交流、用户培训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指出微博客在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提高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CSCW环境下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是现代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首先分析了计算机协同工作环境下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功能,然后在CSCW环境下建立一个能够开展实时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系统模型,最后给出了系统的物理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11.
陈洁 《图书馆》2007,(4):94-95
本文简要介绍了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在网络实时咨询服务中应具备的素质及在图书馆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合理化虚拟参考咨询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指出目前中小型高校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构建合理化参考咨询的模型,并针对模型的重点部分进行了论述,指出图书馆的虚拟参考咨询建设要以本馆实际情况为基础,要以实用为本。  相似文献   

13.
介绍网上参考咨询服务的起源和发展,指出它是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平台,提出当前网上参考咨询服务的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并着重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网上咨询服务的实时解答系统。  相似文献   

14.
知识管理对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理论阐释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探讨以知识管理的研究视角对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进行理论阐释与实践引导。认为图书馆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应做到:加强对显性知识的序化组织与展示,重视用户自助服务;采取善待电话咨询、完善Web表单咨询、配合Chat咨询的思路,深化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重视人本管理,实现馆员与用户之间隐性知识资源的充分开发与交互;强化参考咨询软件的知识库功能,以及与馆藏资源检索无缝整合的功能,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动转换;发扬知识联盟与知识共享的图书馆传统,走合作虚拟参考咨询之路。  相似文献   

15.
虚拟参考服务的实现方式对服务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潘卫 《图书馆杂志》2003,22(5):49-53
本文分析了异步(e—mail、web表单等)、实时(chat、video,Web customer call center software,Voice over Intemet Internet Protocol(VoIP)等)及全自动等虚拟参考服务方式对提问解答结果、对用户利用服务、对用户技能、对馆员技能、对服务管理、对支撑服务的信息资源的总体影响,以及对提问的适应性;为充分发挥各种实现方式的优势并降低各自的劣势对服务的影响,本文也特别强调了不同实现方式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图书馆发展中的十个热点问题   总被引:117,自引:0,他引:117  
当前影响中国图书馆发展的十个热点问题是 :关于图书馆的生存价值、关于图书馆的范型转变、关于WTO与图书馆、关于免费和收费、关于虚拟参考服务、关于数字图书馆和资源描述、关于图书馆联盟、关于图书馆员的专业性、关于图书馆法和关于国际图联的改革及走向。参考文献 15。  相似文献   

17.
The Internet is the research tool of first choice among today's library users. Libraries are responding by introducing a number of Internet-based reference service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se techno-literate users. Focusing on an academic library in the Caribbea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ssues that privilege traditional over virtual reference and examines issues such as student information research skills, the physical format of the collection, levels of staffing, and the role of culture.  相似文献   

18.
论文根据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现状,结合比较互联网互动问答平台与虚拟参考咨询的优劣,对将互动问答平台的特色引入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业务进行分析,得出互动问答分享平台在虚拟参考咨询中使用的可行性,构建基于互动问答分享平台的虚拟参考咨询模式。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As library service providers for distance learners, we are constantly searching for ways to assist them in their use of library resources. Virtual (real-time chat) reference is yet another tool to utilize in reaching these students. While virtual reference has been around for several years and many libraries offer such services, as a medium-sized institution, Emporia State University took some time to move into providing such a service on a formal basis. Several issues, including staffing and funding, delayed entrance into this arena. It was not until a collaborative academic reference venture among several academic libraries in the state was proposed that the ESU library was able to offer this servic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llaboration will be discussed, as well as lessons learned that can be applied to any collaborative proj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