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乳酸检测是中长跑项目进行科学训练的有效手段,血乳酸检测在训练中可以起到判定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预测成绩、设置合理的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速度、协助教练员根据预期成绩安排训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中长跑项目中利用血乳酸检测指导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乳酸检测是中长跑项目进行科学训练的有效手段,血乳酸检测在训练中可以起到判定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预测成绩、设置合理的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速度、协助教练员根据预期成绩安排训练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运动训练中提高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训练分别叫做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在运动训练中通常包括有氧和无氧代谢两个过程,只不过供能比例不同,我们可根据有氧和无氧供能的比例来安排训练内容和选择训练方法(表1,表2)。表1是说明在不同专项的训练计划中可以培养所必需的身体素质,应安排训练时间的百分比。例如,一个1600米跑运动员的训练,在训练计划中应有20%的时间进行速度训练,25%有氧训练,55%无氧训练。表2是说明不同训练方法对速度、有  相似文献   

4.
血乳酸测定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科学已逐渐渗入运动训练中,其中,血乳酸浓度的测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发现,运动后的血乳酸浓度不仅反映了运动员的机能状况,还由于血乳酸是糖无氧代谢的产物,血乳酸浓度的变化直接反映了体内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能力,所以,血乳酸的测定可以为教练员安排训练强度提供客观依据.尤其在田径、游泳等周期性项目中更具有实用价值。乳酸在体内的代谢人体内,糖的分解代谢主要有有氧氧化、无氧酵解及磷酸戊糖旁路三种形式,其中与运动有关的是有氧氧化与无氧酵解(见图).糖的有氧氧化是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正常有氧条件  相似文献   

5.
女子赛艇运动员两周冬训前后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乳酸是评定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观察两周冬训前后女子赛艇运动员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评定运动训练对机体有氧、无氧代谢的作用效果,以及探讨递增负荷运动与血乳酸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6.
乳酸是机体三大能源代谢中共同产生的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它的浓度既反应不同供能体系所占的比例,又反应出机体利用乳酸转化为能量的能力,因而血乳酸已成为监测运动训练的重要生化指标.本文旨在研究少儿游泳运动员有氧和无氧耐力训练中血乳酸的变化规律及与脉搏的关系,为少儿游泳训练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乳酸阈训练对蹼泳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个体乳酸阈对18名青少年蹼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进行了8周实验研究,纵向观察有氧训练、无氧训练、有氧无氧混合训练三种方式对运动员有氧耐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方式在个体乳酸阈强度训练下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指标均具良好的生理效应,但从有氧耐力所获训练效果显示,有氧无氧混合训练方式最优。  相似文献   

8.
范宏文 《冰雪运动》2011,33(2):8-10
血乳酸是评价训练负荷强度和专项训练要求最行之有效的指标,训练时测定乳酸值的变化,可以掌握运动强度和训练过程中代谢能力的变化。通过对黑龙江省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冰期训练中血乳酸的监控,发现黑龙江省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冰期某些有氧耐力训练后的血乳酸偏低,未达到训练效果;在无氧耐力的训练手段中,某些手段处于混氧训练阶段,未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能力。整体看短道速滑冰期训练的乳酸值趋势偏低,在今后训练中应进行严格的血乳酸监控,随时调整训练负荷,以使训练达到有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孙波  林华 《体育科学》2002,22(2):72-72
柔道运动是以有氧供能为基础,以无氧供能为主的身体对抗性运动。在柔道训练中科学的安排负荷量,以刺激和诱导骨骼肌的能量代谢以及机体的适应变化,将直接关系到柔道运动的抗争能力和必胜信心。研究分析了在柔道训练中心受训的大学生、研究生不同训练负荷后的血乳酸,并在此基础上,对柔道训练不同手段的生理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两种无氧阈测试法在赛艇运动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两种不同的无氧阈测试方法(乳酸法和Conconi法)对赛艇运动员进行测试,并比较其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其无氧阈血乳酸值无显著性差异,无氧阈心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心率之间的差异有可能是由最大乳酸稳定状态下的个体乳酸阈最大速度引起的,在赛艇训练中以Conconi测试的心率拐点作为无氧阈训练的评定指标更有利于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血乳酸测定在游泳训练中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210名优秀游泳运动员2650人次血乳酸的测定。 1.在递增负荷试验中,乳酸——速度曲线上段的右移表示无氧能力改善并与运动能力的提高有密切关系。 2.高原训练中,血乳酸值逐周下降,反映有氧能力的改善。 3.我选手在训练全力游与比赛的血乳酸值与游速仍有一定差距。 4.牵引游属一种强度高的训练,要注意安排适当间歇,以防血乳酸积累偏高。 5.不同强度游所获的乳酸速度曲线,可用作以不同乳酸值推测游速,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2.
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测功仪模拟赛艇2 000m比赛,以探究赛艇项目比赛过程中的供能特征.10名某省优秀赛艇运动员(男6女4)自愿参加赛艇测功仪6.5min的全力划.运用便携式气体代谢仪(CosMed,K4b2)所测得的摄氧量数据和血乳酸分析仪(Diagnostic C-line,EKF)所测得的血乳酸数据进行能量供应量的计算.结果表明,赛艇项目2 000m三大供能系统的比例分别为6.2%(无氧无乳酸)、10.1%(无氧乳酸)、83.7%(有氧).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相似,并进一步明确了有氧供能对于赛艇比赛的重要性.三大供能系统比例的确定为教练员安排训练负荷和评价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976年法国一位科学家,在训练中采用血乳酸来控制训练强度,他采用中等强度和高强度负荷后2—5分钟抽取运动的耳血测出血乳酸浓度与速度的关系。实验中还发现运动后2—5分钟血乳酸浓度达到最高。在运动训练中,乳酸浓度迅速上升有两个点,即称有氧点和无氧点,我们主要分析无氧点以后乳酸情况。当血乳酸达4毫克分子时,乳酸迅速上升,在此之后(约5毫克分子),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竞技水平及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的差异,探讨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特征与规律,为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评定及训练安排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以参加全国女子大学生排球联赛的32名优秀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利用跑台和功率自行车等仪器,对受试者进行有氧递增负荷和30s最大极限负荷运动。在测试过程中,分别记录运动员有氧能力相关气体、功率和血乳酸指标及无氧能力相关功率和血乳酸指标等,并对运动员各阶段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显示,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整体有氧、无氧能力与其他耐力、爆发性运动项目的优秀大学生运动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竞技能力、竞技水平、竞技成绩的不断提高,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表现出较高水平;通过有氧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员VO2max、HR、BLA、Pmax、无氧乳酸阈等指标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心肺能力、负荷强度、耐乳酸能力等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最大极限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员PP、AP、PD、BLA等动态变化规律,显示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绝对力量、力量耐力、速度耐力等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优秀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存在位置特征,有氧能力特征大致表现为:副攻>二传>接应>主攻>自由人运动员;无氧能力特征大致表现为:1)无氧磷酸原供能特征为:副攻>自由人>主攻>接应>二传运动员;2)无氧乳酸供能特征为:主攻>接应>二传>副攻>自由人。研究提示:排球运动员训练时应该遵循自身专项位置特征,制定符合专项能力的生物能量训练方案和计划,另外,女子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在训练时应加强对主攻运动员能力的培养,在制定战术体系时主攻运动员应多参与战术配合。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省举重队优秀运动员和二线队伍的青年选手12名为对象,对其实施自编的有氧训练操训练,测定训练前后有氧能力、无氧能力和身体生化指标(血乳酸、血尿素氨、血肌肝、血清酸激酶、血清异柠檬酸、脱氧酸等)。结果显示:有氧代谢训练对提高无氧能力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无氧代谢能力和综合供能水平,并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协调性、柔韧性和完成技术动作的整体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乳酸能训练主要根据人体负荷后产生乳酸机制,在有氧训练,无氧训练基础上,将负荷强度用乳酸的形式进行表达,是训练过程中由定性向定量转化的产物。乳酸能训练理论是将人体负荷后的有氧和无氧供能两大组成部分,划分为,一般乳酸能训练(有氧广泛耐力,有氧强化耐力AT)、乳酸能训练、最大乳酸能训练,三大  相似文献   

17.
心率、血乳酸在赛艇科学化训练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赛艇训练中常用的训练手段进行血乳酸、心率的监测,发现在常用的训练手段中,心率、血乳酸浓度和运动负荷的强度大多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训练实践中,心率可作为控制赛艇训练强度的有意义的参数.4mmol/L无氧阈功率训练不能达到乳酸状浓度的最高稳定态训练,无氧阈功率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能力的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无氧阈强度在游泳训练中作为训练强度不仅可以评定有氧强度,而且是选择无氧强度的重要方法。游泳项目中无氧能力和有氧能力是一个相互利用,互为提高的过程。有氧和无氧训练应该从机能整体性原则去认识,片面的将其分离必然使训练计划制定和强度的安排产生指导性错误。  相似文献   

19.
血乳酸监控速度滑冰长距离项目运动员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王福利 《冰雪运动》2007,29(4):16-18
目的:利用血乳酸进行速度滑冰长距离项目运动员个体化训练特征的研究,为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血乳酸测试法、专家咨询和查阅相关资料等研究法;结果:通过分析滑行速度、血乳酸值与脉搏之间的关系,控制训练过程,使运动员比赛成绩得到有效提高;结论:把握滑行速度、血乳酸值与脉搏之间的关系,能使有氧、有氧——无氧和无氧训练有机结合,并形成符合项目规律和运动员特点的最佳配比,能够有效促进运动员耐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实验法,对参加第7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14名大学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准备期进行4周以无氧阈强度和有氧无氧混合性负荷为主的有氧训练。结果表明:有氧训练显著提高运动员心肺功能,训练后同级负荷血乳酸降低,曲线右移,有氧能力提高。同时,绝对力量、速度耐力和耐力力量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