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负荷训练法是短跑训练中的一种训练组合方法。文章探讨先负荷训练法,为短跑训练提供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实验法,以及测试法,以实验中学分为三个组的学生的短跑训练实验前后的成绩比较为例,分析了变换训练方法在中学生短跑训练中的效果研究,得出了负荷变换训练法和形式变换训练法在中学短跑训练中起到的较为明显积极的作用,运用此两项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短跑训练成绩,此方法同样适用于中学生短跑教学以及训练的课程中等以上结论,训练了中学生的持久耐力的能力,对于短跑的训练以及教学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重复训练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对强化各种项目的训练效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短跑因其固有的特点,更适合采用重复训练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阐述了重复训练法的概念、作用及其特点,分析高中短跑项目的特点,提出重复训练法在高中短跑训练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间歇训练法是在训练中安排适当的间歇,使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达到更高的强度和更大的量;而短跑作为田径赛中距离短、强度大、速度快的项目,由于其技术动作特点,在训练中负荷量与强度的科学安排就显得十分重要。从间歇训练法的特点和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短跑训练中采用间歇训练法的现状,如不同距离的间歇训练法、不同强度的间歇训练法、不同速度的间歇训练法、创新性的间歇训练法等;同时,探讨提出选择合适的距离、合适的速度、适宜的运动量;正确的确定间歇时间和休息方式;严格控制训练过程,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做好训练前的各项准备,切实预防训练过程中的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发生等短跑训练中实施间歇训练的策略建议,这将利于使间歇训练法在专项运动训练中更大范围地推广与运用,进一步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训练成绩和运动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实验比较抗阻训练和平跑训练,证明哪一种训练法是发展短跑运动员的最大速度的最好方法。并从动力学特征上对两种训练形式进行比较。得出抗阻训练方法对短跑运动员最大速度训练效果不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陈昌虎 《新体育》2023,(4):57-60
长期而来,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短跑速度训练中通常会选择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这两种传统训练方法内容片面、手段单一,既不能保证训练效果,无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不能让学生感受到短跑这项运动的魅力。本文对这两种沿用了多年的传统训练法的特征进行分析,将其优势汇总到一起,由此获得全新的混合训练法。在8周之内对三组学生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用数据对比的方式验证了混合训练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一、耐力素质训练方法的划分耐力训练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对耐力训练方法的划分,国外专家的看法也不尽一致.原民德的哈雷博士根据持续负荷、间歇负荷以及比赛的原则,将发展耐力的训练方法分为持续负荷法、间歇负荷法和比赛检查法(亦称模拟比赛法).原西德的舍尔希也采用上述划分,并在间歇训练法中进一步分成专项(大强度)间歇训练和一般(小强度)间歇训练以及重复训练法,他认为持续训练法、专项间歇训练法、一般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是耐力训练的四种基本方法.这一观点与原西德格罗塞等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想象训练法的运用效果──短跑冠军田玉梅谈心理训练武汉体育学院函授生田玉梅一、以想象训练代替实际训练,再现100米优势笔者是一位短跑运动员,1985年以11″63的成绩,第1次打破100米全国纪录,从此,跃进全国女子短跑先进行列。1987年上半年的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前,较多的学者都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运动员在长跑项目中取得成功,必须经过一段系统增加训练负荷的、超过日常训练水平的训练期,采用的这种进行性增加训练负荷,即所谓的“过度训练法”,可使成绩得到明显提高。但是有些运动员的机体会对这种训练作出负面应答,形成“过度训练”。由此可见,“过度训练法”与“过度训练”意义是不同的。过度训练法是一种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过度训练则是运动员没有能力适应  相似文献   

10.
“间歇训练法”是一种对练习动作结构和运动负荷强度、间歇时间具有严格的要求,以使肌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训练的练习方法。由于间歇训练法3种类型(极强性、强化性、发展性)的负荷时间、供能形式、负荷特点与摔跤训练中相同因素的特点相吻合,因此,将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法引入摔跤训练实践并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与运用,对于提高摔跤训练的科学性、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G822.02 20030827创新"循环接力"训练法对提高速度能力的研究[刊,中,I]/罗旭东//田径.-2002(11).-26-27图2表4(TY)田径//循环训练//训练法//速度//耐力//素质训练//接力跑G822.1 20030828柔韧训练对短跑步幅的实验研究[刊,中,I]/易长军//重庆体育科学研究.-2002(4).-30-34表3参7(XH)柔韧性//训练法//短跑//步幅//速度//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专家通过实验以及训练实践发现负重跑能够显著提高腿部的伸肌和反应性力量,但不同负重负荷对短跑技术产生的影响,以及不同负荷对专项力量训练效果均未见系统研究。通过研究不同负荷时负沙背心跑对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的作用,对该短跑专项训练手段在短跑专项力量训练中的科学运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验、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 ,对短跑训练中运用重复训练法在不同季节、练习距离与负荷强度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在不同季节、不同距离与负荷强度的相关性 ,在春夏两季相关性不大 ,秋冬两季相关性较大 ;不同季节、相同距离与负荷强度的相关性 ,在春夏两季各短距离负荷强度均可一致 ,对在秋冬两季 6 0 m影响不大 ,而对 10 0 m、15 0 m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许多作者都已指出研究动作技能形成阶段训练负荷的因子结构和确定各训练周期负荷准标问题的重要性。但至今为止对高级短跑运动员训练负荷的因子结构还未进行详细的研究。本文研究目的在于确定高级短跑运动员春—夏训练期、秋—冬训练期以及全年训练周期内训练负荷的因子结构。为此对12名高级短跑运动员训练负荷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用的标准旋转参照轴的方法进行主成份分析,从而确定训练负荷的各因子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 我们在多年田径短跑训练中,把牵引跑和跑格的两种训练法运用到速度训练中,取得了极佳的效果。本文对这两种训练法作一详细介绍,供同行们参考。 一、牵引法 训练目的:牵引训练,对一名运动员(前者)来说起到阻力作用,可以促进腰腿部肌肉群的发展,而对另一名运动员(后者)来说主要是强制运动员进行快速跑动,这样它能使神经中枢建立起快速跑动的条件反射。同时,它还能消除运动员在心理上对速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训练质量从而获得良好的运动效果以及促进计算训练法的普及与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计算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认为:准确掌握运动员负荷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是在间歇训练法和计算训练法运用过程中的核心内容。间歇训练法主要是通过教练员的实际经验控制训练负荷;计算训练法在间歇训练法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利用计算机和系统工程理论制定的速度表有效的提高训练的科学性,但同时应该辅以教练员的实际经验。  相似文献   

17.
爆发力的训练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采用文献综述且结合运动训练实际,论述了爆发力的训练方法,即大负荷训练法、大幅度训练法、递增训练法、超等长训练法、反应训练法、组合训练法等,并就爆发力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探讨了立定三级跳远的训练方法;方法:主要发展力量素质、速度素质、柔韧性素质和协调能力,特别是采用大负荷、超等长训练法进行力量训练;结果:经过一年的系统训练,考生成绩大幅度提高;结论:采用大负荷、超等长训练法进行力量训练,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前,较多的学者都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 运动员在长跑项目中取得成功,必须经过一段系统增加训练负荷的、超过日常训练水平的训练期,这种方法即所谓的“过度训练法”,可使成绩得到明显提高。但是有些运动员的机体会对这种训练作出负面应答,形成“过度训练”。由此可见,“过度训练法”与“过度训练”意义是不同的。 过度训练法是一种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过度训练则是运动员没有能力适应“过度训练法”所增加的运动量,症状的共同特征是成绩停滞不前或显著下降。此外,运动员还出现运动性疲劳,并伴有较高的静息、心率及…  相似文献   

20.
速度是一切运动的基础 ,短跑训练必须从青少年抓起 ,短跑运动的特点是以无氧代谢能量为主 ,但无氧训练必须以有氧训练为基础 ,有氧训练虽然不能直接提高短跑成绩 ,但能使运动员增大吸氧量 ,改善运动员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提高其素质 ,承受大负荷训练和大负荷训练以后的恢复。本文通过对我校短跑组 1 6名男生 ,抽样确定两组进行数据统计比较 ,初步探讨有氧训练对青少年男子短跑成绩影响 ,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和训练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