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工具和数字公民素养维度出发,利用Nvivo与Excel软件对我国153份数字素养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发现我国数字素养政策存在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过溢、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匮乏、供给型与环境型政策工具内部失衡、政策工具在数字公民素养维度使用不均衡等问题,建议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增强供给型与环境型的财政支持类政策工具使用、重视工具-目标组合效应、构建多元主体协同体系。图5。表4。参考文献38。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探究我国为实现促进大数据发展的政策目标而构建的政策工具选择体系结构,揭示大数据政策工具选择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我国促进大数据发展政策工具选择提供建议。[方法/过程]构建由63项聚焦大数据发展的政策文本构成的政策样本集,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集中包含的政策工具进行编码。建立包含基础资源维度、技术维度和领域维度的政策工具选择三维分析框架,通过编码映射,建立其与政策工具编码的关联。从领域维度,使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样本政策文本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结论]政策工具编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数据政策工具选择中存在缺乏长期规划,政策及政策工具协同不足,政策工具选择欠丰富;政策工具选择结构失衡;需求表达模糊,难以定位关键政策及政策工具等问题。应加强战略规划和发展理念指引,重视政策及政策工具协同,规避公共风险,构建需求驱动和问题导向的政策工具选择体系结构,创新设计与应用关键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3.
在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现有涉及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的法律法规以及各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我国数字内容产业政策工具在管理主体、存在问题和不同层次政策工具组合等方面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数字内容产业政策存在现有政策工具体系搭配不协调、政策工具体系结构失衡、与产业活动不匹配等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完善建议,包括调整环境型政策工具结构、加强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完善政策工具体系结构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案例分析法,以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以及利益相关方为主线,归纳整合出全球国家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转型的特点,即对接数字转型整体趋势以再造国家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面向日趋广泛的受众多元拓展服务内容,以数字工具驱动服务形式创新和开放合作以建立服务主体多层次协同机制.由此提出我国国家档案馆应从把握档案事业发展机遇明确数字转型本土化内涵,融合中国特色深化服务内容体系建构,应用数字技术拓展服务空间和遵循社会化趋势建立服务主体的协同机制等层面入手,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转型.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政策文本角度分析我国乡村文化发展不同阶段的价值理念、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及演进脉络,为乡村文化相关政策制定与执行提供参考。以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条款文本为研究样本,在政策计量视角下,基于外部结构、政策工具、主题特征三维分析框架,依次对样本进行政策主体、发布时间、效力级别等外部结构统计分析,政策工具编码分析,词频统计、构建共现矩阵、绘制网络关系图谱等主题特征分析,基于此进行政策主题时序演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文化政策发展呈持续、稳定状态,但效力级别整体不高;政策工具结构不均衡,政策子工具使用情况差异更大;乡村文化政策重点主要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政策演进呈现出由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转向着力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工具选择策略,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实施梗阻问题,本文对28个省/市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文本进行了编码分析和内容分析,从构成框架、具体内容方面提炼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特征,揭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政策工具选择的区域差异和梗阻状况,最后提出各省/市制定和实施新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应以多元政策主体利用不同政策工具实现差异化政策目标为导向,采取“基础建设型”“资源供给型”“服务利用型”不同工具选择策略,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构建由62份有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的政策文本组成的政策样本集,采用内容分析方法,按照分析框架构建、分析单元划定、政策工具编码、频次统计分析等步骤,借助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从政策工具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基本要素两个纬度对样本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当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政策存在不同基本要素间政策分布差距过大;政策工具应用结构失衡、应用范畴单一;各部门配合有待加强等问题。未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政策的制定应优化政策工具应用结构,推动各基本要素均衡发展,提升政策工具与基本要素间的拟合度,增强政策可操作性,构建能够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基础数据库和北大法宝中的政策文本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从价值取向、政策效力、政策工具3个角度构建研究分析框架,对长三角城市群八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进行分类统计,探究特征、分析不足,从内容、主体和发展机制角度提出建议:提高政策内容系统性,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度,进而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9.
公共数字文化治理是促进公共数字文化事业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分析公共数字文化治理政策能够完善政策设计、赋能公共数字文化治理。文章构建“政策工具-参与主体”二维分析框架,对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治理政策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治理仍然存在政策缺乏规范性和政策合力、政策工具结构不均衡、主体参与失衡问题。为改善上述问题理应推进立法工作,凝聚政策合力;结合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特点,优化政策工具结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治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解决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困难是社会数字转型面临的重要挑战,文章剖析相关政策的内容结构,可为政策优化、数字鸿沟弥合、利益相关者协同推进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过程]文章构建“政策工具—数字鸿沟—行动者”三维分析模型,对我国政府发布的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政策文本内容和结构进行编码分析,根据量化结果提出政策与实践优化策略。[结果/结论]目前政策主要运用供给型政策工具,子类工具运用有所倾斜;数字鸿沟维度侧重于解决接入沟问题、集中依赖少数政策工具;行动者类型多元但功能调动不均,部分行动者类型有待细化。可从以下路径优化:加强政策工具体系的平衡性,以需求驱动“缺位”政策工具的充分运用;以鱼渔兼授理念强化使用沟和知识沟治理,循序渐进缩小老年人数字鸿沟;调动多元行动者并细化类别,挖掘行动者角色和价值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是维护个人隐私权、防范隐私泄露的有力工具,从结构特征与政策工具双重视角对其分析探索,可窥探逻辑结构内涵、价值作用路径以及存在问题等。首先,采集我国有关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共计72份,运用内容分析法对651条相关文本条款进行编码和解读,从发文时间、发文主体、参与主体和保护手段等维度分析其结构特征。其次,从环境型、需求型和供给型3个维度评析政策工具的作用价值。最后,基于双重视角进行交叉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逻辑结构呈现发文主体协作性强且领域融合、政策参与主体多元化等特征,其价值作用路径体现出对政策使用具有侧重性、以发挥环境型政策的间接作用为主等特点,但也存在政策工具结构失衡、互补作用弱、公众参与渠道受限等问题。依据调研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我国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方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是地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纲领性政策。文章以我国16省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从政策目标、政策作用主体和政策工具三个维度对政策文本进行解构。笔者经分析发现,研究对象存在政策目标内容精确度不足、政策作用主体的价值有待发掘、政策工具分布失衡三大问题,提出地方政府需有针对性地推动政策目标精细化、社会力量作用最大化、政策工具均衡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保障老年读者权利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广大老年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为了解我国老年读者权利保障政策现状,本文从政策工具视角出发,构建“政策工具—老年读者权利要素—政策参与主体”三维分析框架,对2012—2022年间我国发布的81份政策样本进行文本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我国老年读者权利保障政策以指导、规划类政策为主,政策体系结构有待完善;政策工具使用偏向于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比重偏低;老年读者权利要素偏重于使用权保护,其他权利要素保障较弱;政策参与主体以政府主导为主,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保障老年读者权利的格局尚待形成。为此,应构建“1+N”的老年读者权利保障政策体系,打好政策工具应用的“组合拳”,注重老年读者各方面权利的均衡保障,激发政策多元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提升政策整体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4.
揭示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演化特征,为政策制定者优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提供参考建议。以1991—2022年长三角地区919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主题、政策发文主体和政策工具3个维度,利用自然语言处理、二模网络分析、主题编码等方法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文本进行量化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呈现。研究发现:(1)政策主题方面,政府关注的领域越来越多元化、系统化和具体化,但是政策较强调政府的宏观指导和对行政手段的使用,较少涉及市场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方面;(2)政策发文主体方面,市级及以下级别发文主体开始发挥作用,且专业化、个性化、基层化的发文主体越来越多,政策发文主体的区位分布不够均衡;(3)政策工具方面,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多,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政策工具的使用与地区、发展阶段和时代背景相关。基于上述问题,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包括:增强政策的区域协同性;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市场化机制;优化对政策工具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文化遗产日益普遍化,其资源建设、技术赋能、服务供给等亟需通过协同治理实现提质增效。[方法/过程]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论述数字文化遗产协同治理提出的合理性;其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论文、政策等文本中析出文化遗产治理中的协同要素,结合数字文化遗产特性构建其协同治理的逻辑框架;最后,借助案例分析法,选取 Europeana项目进行映射分析,验证上述逻辑框架并探讨其实现路径。[结果/结论]数字文化遗产协同治理的逻辑框架主要由主体协同、资源协同、服务协同与技术协同构成,并在实践中有所验证。其实现路径包括:缔造多主体合作网络、创设统一化标准方案、打造各色多元资源服务、提供可操作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以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文化供给,有效缓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结构性失衡困境,成为基层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满足农民分众化、个性化、多层次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文章从数字技术嵌入并驱动的多元治理、内容偏好、技术接受、网络赋权等维度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动力机制,探讨数字化背景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提升的动力因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供给的实现,需进行供给侧的系统性数字化转型,遵循数据要素参与治理、农村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平台赋能协同供给、增强保障机制运转韧性的路径指向,进而推动农村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数字出版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运用直接影响产业发展的方向与效果.本文以2006-2020年中央层面的数字出版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政策工具理论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特点,构建了一个包含政策工具类别、产业活动环节在内的二维分析框架,通过内容分析法展开具体的文本研究.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数字出版政策工具的选择存在整体结构失衡、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与产业活动环节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锁定、市场消费环节的政策力度欠佳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借鉴英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建设的经验,以期为完善和健全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体系做出贡献。[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制度发布主体、时间分布、制度框架及内容方面对英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文本进行分析。[结果/结论]英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制度体系主要由宏观管理制度、基本保障制度和具体指导制度构成,对此提出坚持“问题导向“”长久运行“”阶段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国内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评价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芳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5):146-152
[目的/意义]探讨当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评价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研究特点,基于研究现状提出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评价研究的建议。[方法/过程]从整个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视角出发,采用文献内容分析法,从评价主客体、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与工具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分析当前国内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评价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当前国内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评价研究内容存在多样化又相对集中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指标责任主体不甚明晰,缺乏顶层指标体系设计,评价客体不全面,评价客体的研究成果未整合,缺乏与其他文化领域的比较研究,以及轻效能评价。从评价机制、评价视角、评价框架设计及以效能为导向设计评价指标等方面提出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71篇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政策文本的归纳总结,回溯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政策发展历程,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划分为共建、共享、融合三个阶段,并从宏观管理、建设实践、运行保障三个方面分析解读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共建共享阶段的政策内容。文章从融合创新的视角为公共数字文化政策制定的未来方向提出了鼓励数字资源价值挖掘与语义融合、重视移动平台建设与移动新媒体渠道推广、提倡多语言资源建设与发现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