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河流在作家贾平凹的眼中既是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的生育形象,又是纯洁美丽、通情达理的女神形象,更是贾平凹先生走在城市他乡的精神家园。在贾平凹先生小说中出现了很多河流意象,这些河流意象或起着承载生命的作用;或与人物形象相互映衬;又或起着转折故事情节的作用,了解其存在的意义,可为探索作者的创作思想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
“诗魔”洛夫是语言的历险者,更是意象的魔法师。洛夫诗中有大量独特的“石”类意象。这些意象内涵丰富,表现力强,既有直抵灵魂的生命之石、温婉柔情的爱情之石,也有外冷内热的自身之石、无尽无涯的乡愁之石,展现了洛夫诗之为魔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地理环境不仅影响着当地的自然景观,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感、文化价值取向。骆一禾的河流意象书写带有明显的个人记忆与文化情结,河流的特性与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共同形构了独特的河流形象,而这独特的河流、渡河者形象又可以反过来印证诗人的诗学理想。文章对骆一禾诗歌中河流意象进行梳理,以文学性的角度来分析河流意象的表征与文化意义,揭示骆一禾选择河流的文化心理。然后通过渡河者的形象及“渡河”这一行为分析,解读认知地图中的找路元素,揭示潜藏在诗人无意识层面对民族精神文明的重构、生命自明的诗学理想。  相似文献   

4.
1798年,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编写的《抒情歌谣集》宣告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时代的到来。诗人在浪漫主义诗作中描写了大量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包括高山,河流,而翱翔于天空中的飞鸟,成为诗人抒发情思,承载梦想的天使。该文首先介绍意象这一名词概念以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其次根据英国浪漫主义诗作中出现的各类鸟类意象去解读它们所承载的意义。最后总结这些鸟类意象在浪漫主义时期诗歌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雷晓敏  郑瑞永 《海外英语》2014,(17):203-204
1798年,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编写的《抒情歌谣集》宣告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时代的到来。诗人在浪漫主义诗作中描写了大量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包括高山,河流,而翱翔于天空中的飞鸟,成为诗人抒发情思,承载梦想的天使。该文首先介绍意象这一名词概念以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其次根据英国浪漫主义诗作中出现的各类鸟类意象去解读它们所承载的意义。最后总结这些鸟类意象在浪漫主义时期诗歌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雨巷》所营造的意境美,与诗人在诗中所创设的几个典型而又独特的意象的作用是分不开的。“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这些意象本身就带着浓厚的江南地域文化韵味、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这些意象的组合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相似文献   

7.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迅速崛起,整个英国社会弥漫着帝国主义情绪,而历险小说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复兴和繁荣.它的发展和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密切相关.在英国国教福音派“强健的基督教”的信条影响下,历险小说明显表达了浓厚的帝国主义思想.而随着维多利亚时代帝国主义思想的变化,历险小说中的帝国意识在不同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所有这些都印证了当代著名学者萨义德关于文化与帝国主义共谋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化对比视角展示了中西文化中一些典型的文化意象,以实例反映这些意象在两种文化中所具有的不同内涵,着重论述了文化意象在诗歌中的传递。通过对中英文诗歌中的文化意象的分析,认为翻译者在意象的传递过程中要充分具备文化翻译意识,力求进行完整而充分的意象传递。  相似文献   

9.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历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食品又产生了许多文化意象指涉。在不同的文化母体中,这些互文性文化意象指涉存在不同之处。在食品翻译实践方面许多学者在如何传递这些文化意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少有涉及食品翻译中出现的互文性文化意象对译文造成的理解干扰研究。借助互文性理论视角,分析食品翻译中互文性文化意象的干扰,从而进一步完善食品翻译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的另一个你》讲述了一个富豪和一个流浪汉通过一个善良女人的努力,相遇、相知、互相改变的故事。通过对作品中频繁出现的河流意象的解读,更深一层地阐释作品的主题,经过归纳总结,从原作中提炼出河流的三个基本意象:河流的救赎意象、河流的历史意象、河流代指黑人的意象。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9.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