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前审稿环节形式化、审稿人职责不清晰、没有量化的审稿标准等诸多问题都出现在高校学报的审稿过程中,使审稿工作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保证审稿高效有质量的进行,必须从强化对"三审制"的认识、熟练地掌握审稿人的职责、审稿标准必须实行量化、有效运用学术检测工具等方面,使审稿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才能使审稿机制更加的规范化。本文首先介绍了审稿机制的概念,然后分析了高校学报审稿机制的规范化存在的不足,最后完善高校学报审稿机制。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学报专家审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是反映高等学校科研及教学成果的重要阵地,专家审稿对于提升学报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学报的专家审稿存在着审稿意见简单化、审稿周期过长,主观意识过强等问题。要提高专家审稿的效率和质量,必须建立动态专家审稿库,采取双向匿名审稿方式,并且强化编辑自身职能,做好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3.
对影响高校学报源头质量的审稿工作,从转变审稿理念入手,剖析重视审稿与高校学报质量的关系问题,以正确认识审稿的客观规律,探讨如何提高审稿效率,确保稿件质量,从而提高高校学报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对影响高校学报源头质量的审稿工作,从转变审稿理念入手,剖析重视审稿与高校学报质量的关系问题,以正确认识审稿的客观规律,探讨如何提高审稿效率,确保稿件质量,从而提高高校学报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采用网络审稿可以提高稿件的时效性、缩短论文发表周期。针对目前各编辑部的网络审稿资源处于静态和相对孤立的情况,指出进行网络审稿资源整合势在必行,以达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经验共享是资源共享的初级阶段,将各编辑部审稿资源上网、相互友情链接是权宜之计,建立功能强大的审稿网才是编辑行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郑秀娟 《编辑学报》2009,21(5):425-426
每种审稿制度各有利弊.从<古地理学报>审稿的实际出发,阐述实名制审稿的得与失,为期刊界的审稿制度探讨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王丽婷 《出版广角》2015,(6):108-110
高职学报发展的特殊性是高职学报编辑审稿的现实基础和基本要求,高职学报编辑的审稿能力包括:在大量水平参差不齐的稿件中选择优秀稿件的能力;基于文稿的特殊性选择合适审稿专家的能力;对具有培植价值的文稿进行修改优化的能力;判断专家审稿意见的能力。通过营造良好的编辑环境,提升编辑的职业敏感度,加强对审稿能力的专业技能训练,以提升编辑的审稿积极性和能力,并最终体现在高质量的编辑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报编辑信息化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为高校学报编辑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编辑等审稿专家的审稿能力大大提高,提高了审稿速度和效率,节约了审稿时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论文发表慢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学报编辑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多没有充分应用,有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好一些的编辑部,多局限于文字编辑处理和电子邮件服务,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学报的特色是彰显职业特点,然而,技术应用性文章的增多和新研究方向的出现,又给编辑部的审稿增加了难度.在学报审稿专家队伍中增补企业专家是个好办法.高职院校学报企业审稿专家队伍建设的基本做法:建立企业审稿专家库,从企业作者中聘请审稿专家,从参与校企横向课题的企业技术人员中聘请审稿专家,聘请企业审稿专家担任校企互动栏目的主持人或指导专家.  相似文献   

10.
冷怀明  罗长坤 《编辑学报》2005,17(5):360-361
分析医科大学学报的来稿范围局限:医学论文的科研设计与统计学问题较多,审稿专家局限校内,同行专家难找,临床专家较忙不能按时完成审稿任务等.提出建立医科大学学报同行专家审稿指标体系和运行机制应注意的问题,为建立有针对性的同行专家审稿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提出图书编校质量的不确定性概念,分析产生不确定性的原因,探讨基于流程管理的解决方案。基于“建立流程—明确任务—监督检查—评价激励”的思路,建立编校流程管理链条,即制定合理的编校流程制度,明确各流程任务,引入过程监督和检查措施,设立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评价激励机制。通过编校流程管理,降低图书编校质量的不确定性,达到控制图书编校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张建业  刘勇 《编辑学报》2019,31(6):626-630
在对学术期刊常规编辑出版流程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运用流程再造的思想对编辑出版流程进行了冗余设计及裁剪,给出了详细的设计说明,并根据工作实践进行了审校流程及勘误设计,为提高审校效率和质量提供了有效手段。此外,还在使用和研究投稿软件支持系统的过程中,进行了功能定制、流程控制等适应性改进,使软件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工作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图书馆服务流程建设的情况,提出对图书馆实施扁平化服务流程再造.认为理清图书馆的服务,让服务贴近读者,促进图书馆服务的精细化是扁平化服务流程再造的实践需要;认为读者需求的全面调研,服务的归纳分类,服务流程的反复检验,对各项服务流程进行规范的文档控制是扁平化服务流程再造的4个关键环节.以重庆大学图书馆为例,对图书馆扁平化服务流程再造过程进行详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图书馆业务流程管理机构的变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图书馆的业务流程管理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对原始图书馆的管理,经历了以物质流为基础,以信息流控制物质流,物质流、信息流相混合,并向着以信息流为基础的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发展的过程。本文主要用图表的方式来勾画我国图书馆业务流程机构设置的变迁轨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复合图书馆的业务流程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复合图书馆业务流程产生的背景,提出复合图书馆业务流程设计的基本目标与要求。在分析影响复合图书馆业务流程设计的多种因素的基础上,作者探讨了复合图书馆业务流程的实施方案的基本框架,并指出现阶段推广复合图书馆的业务流程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6.
徐清华  赵惠祥 《编辑学报》2016,28(4):368-372
应用知识管理的手段,对《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编校排版流程结构进行分析,对流程环节进行前移、拆分、删除后获得优化后的流程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对流程中核心环节的任务进行条分缕析地分解、梳理,获得每个环节的分层次的环节任务,从而获得优化的编校排版流程.应用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实践表明,该流程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使流程工作量大幅减少,提高了流程效率,提高了期刊质量,并且可以给予流程相关的人员更好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7.
面向LOD的关联发现过程的定位、目标与复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关联数据应用过程中的关联发现过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面向关联开放数据(LOD)的关联发现过程的定位、目标与复杂性。本文认为,关联发现过程处于关联数据应用过程三阶段(数据发布、数据互联与数据消费)中的第二阶段。关联发现过程的整体目标是构建多类资源之间的关联数据网络,该过程的本质就是关联数据网络不断演变的过程。关联发现的过程具有多任务、多路径、多步骤等复杂性特征。目前流行的关联发现框架还存在缺乏对整个网络演变过程的支持、任务类型单一、缺乏流水线机制等不足。因此,关联发现技术的研究急需新的面向整个关联数据网络的、支持完整演变过程的、支持多任务集成的理论、方法与框架。图5。表1。参考文献17。  相似文献   

18.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过程管理是利用人员、设备、环境等各类资源,对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进行过程计划、执行、监控和持续改进与创新的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评估过程管理计划、评估过程管理执行、评估过程监控以及评估过程的持续改进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与过程及过程方法相关的概念与原则,阐述信息安全与质量、信息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分析过程方法在信息安全管理及相关标准中的应用与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实际,针对ISO 27000中的过程方法模式--PDCA,探讨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中的过程与过程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 综述若干国外竞争情报服务流程和技术竞争情报服务流程,强调情报流程在情报工作中的重要性。对比分析已有情报流程的特征。[方法/过程] 从竞争情报服务和技术竞争情报服务两个方面,分别阐述各代表性服务流程的特点和效果,对比分析各流程的关键要素。[结果/结论] 指出已有的情报服务流程忽视了关键情报课题的作用,提出建立以关键情报为轴心的服务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