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上海市高校大学生自行车协会会员的健康现状与骑行锻炼意识、骑行投入、骑行动机及影响因素等,旨在为引导大学生参与自行车骑行并将骑行真正作为一种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有效运动方式融入学习与生活中,同时为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认为,上海市高校自行车协会会员作为一个大学生群体:1)健身意识好,但分享自行车运动的意识不足;2)自行车装备投入、骑行维护与保养方面的花销不高,日常参与骑行的时间投入不多,每次练习的强度属于中小强度;3)以满足校园通行需求、锻炼身体、保持健康为参与骑行的主要动机;4)骑行花费和缺乏专门的骑行组织是制约参与自行车骑行运动持续性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自行车骑行是一个受重力、地面支撑力、空气阻力、地面摩擦力等多种力综合作用的过程,而在户外骑行公路自行车因风速和骑行路面的变化受力过程更为复杂。健身车如何在骑行过程中做到现实场景的真实感,不仅需要在视觉上进行表现,更重要的是实现健身车骑行的负荷与实地骑行感觉的一致性。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公路自行车骑行过程的动力学数学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分析不同骑行状态下的特征与规律。仿真结果显示,在相对平缓路面上骑行时,速度应保持在12m/s左右;在通过连续起伏路段时,若距离较短可加快骑行速度,若距离较长应降低骑行速度;在以额定功率上坡和下坡骑行时,倾斜度较小的上坡路段和倾斜角度较大的下坡路段对速度影响不大;全力冲刺200m可达到速度的峰值,而200~250m是完成冲刺阶段的最佳距离。该组参数将运用于健身车样车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3.
马国强  刘茂  唐琪 《体育科研》2016,(4):91-94,99
自行车骑行效率通常被定义为自行车骑行过程中一定氧耗和能耗水平下的功率输出,自行车骑行能力的增强,多伴随骑行效率的提高。性别、年龄、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差异会对骑行效率产生不同影响;而自行车骑行过程中踏蹬技术、身体姿态,甚至运动器材的变化,则可通过改变踏蹬过程中骨骼肌发力和能耗影响骑行效率;专业自行车运动员的骑行效率与训练强度呈正相关关系,阶段性的肌力或专项训练可能通过提高做功和能量节省化促进骑行效率的。  相似文献   

4.
《湖北体育科技》2018,(7):605-608
为考察休闲骑行参与者休闲动机因素,以及其与休闲涉入的关系,采用休闲动机和休闲涉入问卷对213名休闲骑行参与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休闲骑行参与者的休闲动机有4个因素,分别是智力性、刺激-逃避性、胜任-熟练性和社交性,其中社交性和刺激-逃避性是骑行者参与骑行的最主要因素;休闲动机中的社交性和智力性因子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休闲涉入。研究在理论上分析了休闲骑行者参与骑行的动机因素,并明确了其与休闲涉入的关系;在实践上解析了当前休闲骑行活动发展的现状,同时为大力发展骑行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自行车骑行是一项有利于健康的运动项目,在日常生活中鼓励人们更多地采用自行车代步出行和骑车锻炼对于促进公共健康、降低慢性疾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大力推行自行车骑行和自行车复兴的政策、项目和规划。但自行车骑行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健康的负面因素,通过在道路骑行中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道路骑行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达到骑行健身的效果。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自行车骑行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与骑行有关的负面影响,以及国内外自行车骑行的现状,为与自行车有关的健康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西安市单车休闲骑行运动现状进行分析,了解西安市大众单车休闲骑行活动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单车休闲骑行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微机控制的自行车运动员综合训练测试系统,可提供运动员在特制的训练台上骑行,台上装有模拟阻力和测速装置,还设置有脚蹬力和多种测角装置,可同步检测各种力值与角度并实时处理。骑行中由模拟显示盘显示诱导、骑行的轨迹信号和骑行参数。系统配有三套软件可进行诊断、检测和诱导。可屏幕分析或储存打印。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自行车运动员在骑行过程中的踏蹬动作进行了研究。测试中使用了肌电、测力和高速摄影同步采集系统。结果表明,测试对象在骑行技术上存在着踝关节力量不足和膝关节主动屈曲不够等问题。文章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贺洪 《少年体育训练》2010,(2):22-22,21
根据自行车比赛规则要求,在赛车场内进行的比赛,距离短,强度大,骑行时肌肉、神经高度紧张;而公路比赛的特点则是时间长,距离长,平均强度低。由此可见,这两种比赛要求两种不同的技术。笔者根据自己的运动和教学实践,分析了在骑行技术上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长距离骑行技术与短距离骑行技术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正>当天气不理想的时候,准备好一个专门为提升骑行运动表现而设计的室内锻炼方案是很好的选择。这个针对臀肌和腘绳肌进行的强化训练,能为骑行运动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提升速度。锻炼臀肌和腘绳肌对骑行者的好处强壮的臀肌和腘绳肌能提高骑行时的功率。它们提供向前推进的力,让你在自行车上保持稳定,所以你需要强健这些肌肉,以更好地应对高速和长时间的骑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别建立室内功率自行车踏频递增骑行和一次力竭骑行2种运动模式,探讨Actigraph GT3X+加速度计3个轴向上的加速度计数变化评价自行车运动员不同强度骑行状态下下肢骑行稳定性的有效性。方法:青年男性自行车运动员等分入优秀组(EG)和普通组(NG)。2组运动员在1周内分别进行Wattbike功率自行车递增运动负荷骑行测试(GXT)和模拟1 km计时骑行测试(1 kmTT),2次测试间隔72 h。测试中分别在运动员的右腿腓骨头下缘和外踝上缘固定1个Actigraph GT3X+三轴加速度计,测量膝、踝关节在矢状轴(SA)、冠状轴(CA)和垂直轴(VA)方向上的加速度计数。结果:(1)GXT中,2组运动员膝、踝关节3个轴向的加速度计数均表现为VA>SA>CA,并随着骑行频率的提高而有所增加;2组运动员膝、踝关节VA轴向加速度计数均与骑行功率显著相关(r>0.9),仅NG组膝关节CA计数与功率存在中度相关关系(0.70.8,P<0.01),但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膝、踝关节的CA加速度计数变化可有效评价下肢运动环节的骑行稳定性,CA计数增加提示下肢稳定性降低。膝关节SA加速度计数是反映运动员踏蹬过程中是否有主动抬腿上提、促进踏蹬圆滑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研究自行车运动员在不同场地的骑行功率、阻力、速度及领骑尾随状态与场地条件之间的关系。用 5台德国产自行车数据收集分析系统 (SRM自行车仪 )收集 ,处理在南京、深圳、昆明、秦皇岛、香港、科罗拉多 (美国 )、卡里 (哥伦比亚 )等多个场地训练和比赛的生物力学数据后 ,按照不同场地和不同骑行状态计算在每个外在条件下运动员人车系统的阻力 ,并对其进行ANOVA分析。主要结论 :场地海拔和表面材质与骑行阻力有显著性关系。不论在什么场地骑行 ,领骑阻力与尾随阻力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 1)。在领骑时 ,阻力与速度有显著性关系(P<0 .0 1) ,而在尾随时阻力与速度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出行不仅方便环保,而且更具有锻炼身体的作用.近两年随着共享单车风靡各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出行选择骑单车,单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最后五公里的最佳选择.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情况,伴随发展的就是骑行俱乐部如雨后竹笋般涌现出来,很多人加入骑行俱乐部.而且骑单车去旅游也成了大多数人的爱好乐趣.但是,骑行在满足人们身心愉悦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相当的痛苦,那便是膝关节疼痛,很多人都遭受过骑行一段时间以后膝关节的疼痛.更多的人再盲目跟风骑行锻炼以后,膝关节疼痛便成了他们的困扰.本文将着重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不同骑行姿势膝关节的受伤风险,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和建议骑行爱好者以正确的姿势和方式骑行,更好更有效地保护膝关节,更好地享受自行车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马国强  李之俊  杨涛  刘茂 《体育科研》2010,31(5):63-66,69
在场地专项力量耐力训练课期间,设计了在训练组间间歇先恢复骑行再按摩的消除疲劳干预模式,与仅进行按摩和恢复骑行两种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按摩放松可有效缓解运动员场地大强度力量耐力训练后局部肌肉的酸胀、疼痛感,对于保证训练强度作用显著;而主动恢复性骑行可改善神经肌肉系统机能,加快代谢产物消除,预防疲劳积累。初步确定在力量耐力训练组间间歇进行恢复骑行10min后再局部按摩10min的个体化最佳疲劳消除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城市绿道骑行环境空间感知与行为意向的关系,在广东省高校骑行协会选取329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PSS26.0和AMOS24.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环境空间感知的评价均值最高,对配套感知的评价均值最低;城市绿道的环境空间感知、服务感知、配套感知与大学生绿道骑行的行为意向呈正相关(P<0.01);城市绿道的服务感知、配套感知与环境空间感知相互间呈正相关(P<0.01)。因此,继续加强城市绿道环境空间的建设,构建绿道串联城市中具有独特性的自然景观,提供便捷的城市绿道骑行配套及服务,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城市绿道骑行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自行车运动两人跟骑的空气阻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人、车实体风洞试验,测试两人跟骑空气阻力随风速、距离和侧面迎风跟骑的阻力变化,目的在于了解自行车运动员在骑行中不同骑行姿势的空气阻力变化情况,为自行车运动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体育博览》2013,(8):121-121
全球知名运动品牌Oakley(欧克利)为传达自行车骑行文化,从7月8日起举如以环法为主腰为期七天的特别晨示活动,以别开生面的活动形式和亲身体验点燃广大消费者对骑行文化的激情,为炎炎夏日注入运动活力。为了庆枧百届环法自行车赛的举行,作为倡导骑行运动的先驱者,Oakley今次携手中国国家自行车队担当起了骑行文化传播的使者,并于活动现场正式宣布成为中国国家自行车队官方指定赛调眼镜品牌,助力中国运动员取得更佳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场地自行车不同传动比下大强度骑行过程中功率、频率变化进行测评,分析传统疲劳指数、频率指数和净疲劳指数在疲劳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名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分别使用50:12和50:13两种传动比进行两次200m俯冲骑行测试,使用SRM自行车专用功率记录仪采集骑行全程的功率和踏蹬频率,分别计算传统疲劳指数、频率指数和净疲劳指数。结果:运动员完成200m俯冲骑行到达终点前30s过程中,功率、频率前7s同时逐渐增加,8-11s功率增加但频率维持原来水平,功率在12-15s左右达到最大,此时频率约为130rpm左右,随后可见频率仍在增加,但功率逐步降低。场地自行车大坡俯冲骑行过程中,传统疲劳指数明显高于净疲劳指数,两者计算结果的差异来自与是否将频率变化包括在内。结论:净疲劳指数较传统疲劳指数更好地反映了场地自行车骑行中的功率-频率关系,并能描述不同速度下的疲劳程度。运动员可以通过适度增加传动比,降低频率来提高200m计时赛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9.
《新体育》2013,(1):80-81
OSPREY RAPTOR骑行背包 专为山地骑行推出的背包,适用于单车骑行的理想尺寸,其精简设计的整理袋拥有足够的空间携带食物和衣物,低侧的压缩带让装备贴近背包,弹性正面袋可携带额外的装备。内置3升的HydraForm水袋,即使在水袋充满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包内空间。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Taylor&Francis数据库中对相关研究进行检索,主要汇总、分析有关骑行中肌肉激活和协同的研究文献。结果发现:肌肉的募集模式和协同激活影响到全身的代谢功率、曲柄上的输出功率以及骑行的总效率;下肢肌肉的激活在蹬踏过程中普遍存在双边不对称现象;一个完整蹬踏周期内不同阶段的下肢肌肉激活水平有差异,曲柄角度、地形、姿势、蹬踏频率也会对肌肉的募集产生影响;膝关节疼痛、肩颈酸痛、腰背疼痛等与肌肉异常工作有关的非创伤性损伤在骑行者身上频发。后续的研究可以着力于探究通过调整设置更匹配个体参数自的行车设定去改善非创伤性损伤中肌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