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以紫阳群体种茶树鲜叶为试材,以铁观音品种茶树鲜叶为对照(CK),研究了采摘标准和做青强度对乌龙茶的生化成分变化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采摘标准的茶树鲜叶生化成分含量差异显著,以小开面最丰富,中开面次之、大开面最差;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水浸出物、咖啡碱的含量减少,氨基酸有所增加;茶多酚和水浸出物持续减少,做青强度越大减少幅度越大,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增减变化还与鲜叶原料有关。各处理之间成茶感观品质差异显著,所有处理除了小开面重做青茶样与CK品质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均与CK差异显著。还提出了利用紫阳群体种茶树鲜叶进行乌龙茶加工的工艺。  相似文献   

2.
茶叶的发酵工序是形成茶叶不同品种的关键环节。本文采用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法,比较分析了云南普洱碧罗春茶(不发酵茶)、福建乌龙茶(半发酵茶)和普洱熟茶(全发酵茶)红外特征谱的异同。结果显示,三种茶叶的红外光谱比较相似,但由于发酵程度不同,三种茶中茶多酚类物质成分的含量不同,因而它们具有各自的红外特征谱。研究表明,茶叶的发酵程度与红外特征谱的1037cm^-1、1147cm^-1、1324cm^-1、1520cm^-1和1240cm^-1附近吸收峰的强度和峰形密切相关,根据上述红外光谱特征峰的吸光度和峰形,可以区分茶叶的发酵程度等。FTIR光谱法为不同发酵茶叶种类的鉴别,提供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武夷岩茶肉桂为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烘焙处理,研究烘焙工艺中温度、时间因素对茶叶感官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烘焙能够去除茶叶的青味和杂味,提高茶叶香气,降低茶叶青涩味,改善茶叶滋味;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在加工过程中均是呈下降的趋势;茶黄素、茶红素、茶褐色呈上升趋势。130℃烘焙5h的武夷岩茶肉桂感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4.
以老枞水仙鲜叶、奇兰鲜叶为试验材料,采用恒温水浴法与超声波法测定其茶多酚含量,结合2种成品茶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恒温水浴法与超声波法提取,老枞水仙鲜叶茶多酚含量分别为18.0%和17.8%,奇兰鲜叶茶多酚含量分别为14.4%和14.6%;老枞水仙成品茶茶多酚含量分别为42.18%和42.98%,奇兰成品茶茶多酚含量分别为34.18%和37.12%.研究结果可为老枞水仙品质分析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7个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模拟茶树叶片高温干旱失水过程,观测其叶片水分(相对含水量RWC、失水率RWL、自然饱和亏WSD)、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茶树叶宽、叶面积和叶片指数与RWL显著负相关。7种茶树叶片对高温失水反映迅速,在1~2 h内RWC、RWL迅速上升,WSD下降,肉桂、水仙保水能力较优,金观音最弱。光合色素含量测定表明,7个茶树品种的Chla含量处于同一水平(30.07~30.74 mg/L),而Chlb在品种间差异显著(11.78~28.56 mg/L),高温失水0~2 h内叶绿素总量除水仙外均下降。茶树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对高温失水逆境的反映迅速,主要集中在0~3 h内:Y(Ⅱ)在0~2 h内下降、2~3 h间上升。茶树的光合色素与叶绿素荧光参数间有相关性,并且在正常条件下和高温失水时(3 h)的相关性存在差异。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以上三类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出,7个茶树品种在高温失水条件下的叶片综合性能表现从强到弱为:肉桂>九龙袍>丹桂>毛蟹>金观音>水仙>奇兰。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为茉莉酸甲酯诱导来提高茶叶香气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为新型花香红茶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创新要点:首次将茉莉酸甲酯应用于诱导茶叶香气品质提高,初步验证了茶叶香气品质提高的本质原因:相关酶活性提高,基因表达上调。研究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对红茶香气进行富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解吸附分析,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茶鲜叶中香气相关酶基因表达。重要结论:茉莉酸甲酯诱导后的茶鲜叶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上升,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下降;PPO和β-樱草糖苷酶基因表达上调,β-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下调。茉莉酸甲酯诱导后的茶鲜叶能明显提高由其制成的红茶香气品质,且萜烯醇类和萜烯类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温控炭焙结合传统炭焙的优点,并结合现代温度控制技术,对于保持茶叶品质的稳定和高效利用能源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武夷岩茶为材料,在130℃、120℃和110℃温度下分别烘焙6h,分析不同炭焙温度对武夷岩茶水仙感官品质、主要理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温控炭焙130℃6h处理的茶样感官审评得分最高。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呈下降趋势,水浸出物含量差异不显著。汤色RGB值CK处理最大,A3处理最小。  相似文献   

8.
微波杀青对“永川秀芽”名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微波加热对可用于“永川秀芽”生产原料的小叶种(川茶)、中叶种(福鼎)、大叶种(蜀永2号)分别进行杀青处理。通过分析杀青叶品质、感官品质、生化成份等,认为:微波加热运用到“永川秀芽”杀青工序中,杀青叶水分散失较均匀、叶质更柔软,有利于揉捻造型和减少碎茶率;不同品种原料最适微波杀青参数不同,微波杀青对原料的一致性要求更高;微波加热技术运用于绿茶杀青中可提高茶叶鲜味品质和滋味协调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种植、不同单位检验品质的综合研究表明:(1)强筋小麦与普通小麦产量处于同一水平,强筋小麦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明显.不同土壤条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小于不同品种对产量的影响.(2)品种类型之间籽粒黑胚率无明显差异,品种间差异显著;粘土地黑胚率降低、角质率高.(3)品种类型之间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无明显差异,但强筋小麦加工品质指标明显高于普通中筋小麦.土壤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是复杂的,沙质土壤对湿面筋提高不利,有利于稳定时间的提高;土壤对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小.(4)不同化验单位对小麦品质检验的结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应用 ICP-MS 法对产自云南省保山市的8种绿茶、3种红茶、6种普洱茶样品中轻稀土元素(LREE)(La,Ce,Pr,Nd,Sm 和 Eu)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REE 在红茶、绿茶和普洱茶中质量分数丰度变化趋势一致,不同种类茶叶中 LREEs 质量分数差异大,表现为:绿茶>普洱茶>红茶,其中普洱茶中轻稀土氧化物(LREOs)总质量分数较高,可能与原料选择的茶叶生长成熟度较高有关.各轻稀土氧化物质量分数占总量高低顺序为:CeO2>La2 O3>Nd2 O3>Pr6 O11>Sm2 O3>Eu2 O3,其中 CeO2,La2 O3,Nd2 O3这3种氧化物占总量的89.57%,虽然各茶叶中 LREO 质量分数差异明显,但质量分数丰度模式相似,不同茶叶间质量分数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土壤背景值差异引起.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严格的田间小区品比试验对5个津巴布韦引进烤烟品种(系)和2个对照取样,对其9项重要化学成分进行检测.通过对比分析表明:津引烤娴资源的化学成分与K326相比,呈现“两糖低、烟碱低、氧化钾高”的三大显著特征;与云烟87相比,呈现“两糖低、淀粉低、氧化钾高、石油醚提取物高”的四大显著特征;在云南高原种植条件下,津引良种的烟叶氧化钾含量(质量分数)超过2%,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超过5%,总糖、还原糖分别低于31%和26%,淀粉含量低于3%和上部叶的烟碱含量低于2.5%.这说明,云南现有种植品种与津引品种有差异明显,在云南种植津巴布韦品种可以生产出类似津巴布韦的优质烟叶.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对不同季节采摘的铁观音荼香气组分进行比较分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春、秋不同季采摘的铁观音茶中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从春季采摘的铁观音茶中分离并确定出12种化学成分,从秋季采摘的铁观音茶中分离并确定出6种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3.
选择不同抗性的8个烤烟品种(系),在其烟苗5~7叶期接种烟草普通花叶病毒普通株系(TMV-U),移栽人大田30 d后比较了8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各品种质体色素含量、淀粉含量的变化与品种抗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而MDA含量、Pro含量、NR活性和SOD活性与品种抗性之间密切相关.2)抗病品种感染TMV后SOD活性下降或明显下降,而多数感病品种体内SOD活性却呈现明显增加趋势.3)达到“免疫或抗”水平的有NC102,NC297两个品种,带毒后可能是通过体内维持MDA含量相对稳定或者大幅增加NR活性来抵抗TMV的危害;而达到中抗水平的红花大金元品种则可能是通过大幅增加自身Pro含量来抵抗TMV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以15个不同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不同茶树品种不同叶位的氟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间氟含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参试品种中水浸出氟含量以霞浦元宵茶最高,全氟含量以丹桂最高;而茶树品种间和叶位间氟浸出率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氟总浸出率最高的品种是龙井43(达到97.2%),丹桂最低(仅为58.9%)。茶树同一轮新梢不同叶位因茶叶老嫩程度而异,即叶龄越老,含氟量越高。  相似文献   

15.
对KRK22,KRK26,KRK23,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5个烤烟品种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现蕾后整个发育过程中,KRK26叶绿素平均含量整体最高,与其余4个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KRK22,KRK23,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叶绿素平均含量差异不显著,比较而言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叶绿素在现蕾后降解速度较快.2.津巴布韦引进品种的上部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整体较高;对于中部烟叶,红花大金元和KRK26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其次为KRK23和KRK22,云烟87最低.3.KRK26品种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现蕾后整个过程中相对较高,随生育期的推进其活性下降速度较慢,后期氮代谢强度高于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6.
以桑葚为主要原料,以酿酒活性干酵母为桑葚酒发酵菌种,通过正交试验的研究,可以确定桑葚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总糖含量22%、发酵温度28℃、接种量0.1%、SO2添加量40ppm。影响桑葚酒发酵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总糖含量(A)〉发酵温度(B)〉接种量(C)〉SO2添加量(D),桑葚酒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果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GCG对女性皮肤抗衰老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8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志愿者每天早晚用韩后有机茶蕊嫩白洁面乳洁面后,各使用一次、韩后有机茶蕊嫩白水、韩后有机茶蕊极嫩精华30ml、韩后有机茶蕊嫩白乳或嫩白霜,连续12周,且在此期间不使用其他护肤品,并分别于使用前、使用后6周、使用后12周测量志愿者的皮肤干燥程度、脱屑程度,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分析皮肤纹理及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使用含有EGCG成分的护肤品前皮肤表面脱落的角质细胞数量为62134.91±7692.34,显著性高于使用6周、12周后的21098.234±6582.14、8134.974±5989.38(P〈0.05)。使用含有EGCG成分的护肤品前皮肤角质层含水量为49.234±19.29,与使用后的49.114±25.12、53.764±12.94无差异性(P〉0.05)。皮肤纹理分析:轮廓线的平均深度与平均粗糙程度在使用前后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结论:合有EGCG成分的护肤品抗衰老效果明显且没有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训练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意志品质量表,对参加心理行为训练的38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干预组在前测、后测中,其果断性因子、自觉性因子、自制力因子和总均分都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坚韧性因子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对照组在前测、后测中,各项因子得分和总均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在及时后测中,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意志品质各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均分差异极其显著(P0.01);④在长效后测中,干预组和对照组在自觉性因子和总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理行为训练能有效提高大学生意志品质水平,可广泛应用于高校大学生意志品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以高产小麦宁麦8号和宁麦9号为研究对象,对两材料整个衰老过程中旗叶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两材料旗叶脂肪酸中14:0、16:0、18:1和18:2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而16:1和18:3的含量则呈现下降趋势.脂肪酸不饱和指数也呈下降态势,其中18:3的变化对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影响最大.宁麦9号较宁麦8号在不同脂肪酸变化上比较缓慢,表明宁麦9号膜结构在整个旗叶衰老期间相对稳定,这可能是宁麦9号高产抗早衰的基础之一.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和16:1含量可以作为育种中抗早衰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