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动数字阅读用户体验动态行为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用户体验成为移动数字阅读领域备受关注的因素。本文从用户体验的动态阶段出发,从体验维度、认知和情感以及持续采纳行为等角度构建移动数字阅读领域用户体验动态行为的理论模型以及研究假设。通过收集434份有效问卷,利用Lisrel8.70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和修正。结果表明:1)在用户体验决策阶段,期望确认程度和满意度是影响持续采纳意向的重要变量;2)在用户体验交互阶段,期望确认程度对于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愉悦存在显著影响;3)在用户体验期望阶段,用户体验三层维度对于用户的持续采纳意向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反思层体验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认知层体验,最后是感官层体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探讨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期望促进社会化问答社区的可持续发 展。【方法/过程】基于期望-确认模型和使用与满足理论,构建了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模 型。通过问卷搜集547 份有效样本数据,采用PLS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用户对社会 化问答社区的感知有用性和满意感是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主要因素;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满意感;确认正向 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满意感。与此同时,娱乐需求和信息需求正向显著影响持续使用意向。此外,社交需求对 持续使用意向不产生正向作用;而娱乐需求、社交需求和信息需求与满意感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欧阳博  刘坤锋 《情报科学》2017,35(10):152-159
【目的/意义】移动虚拟社区是一类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渠道,社区用户的持续信息搜寻是其发展繁荣的 关键。【方法/过程】依托期望确认模型、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和沉浸理论,构建移动虚拟社区持续信息搜寻意愿影响 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PLS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是用户持续信 息搜寻意愿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满意度部分中介沉浸体验对用户持续信息搜寻意愿的影响显著;信息系统的质量 维度中,服务质量和系统质量正向显著影响用户期望确认,最终影响用户持续信息搜寻意愿,信息质量的影响不显 著。  相似文献   

4.
朱多刚 《现代情报》2019,39(4):76-85
[目的/意义]本研究以期望-确认理论(ECT)和技术接受模型(TAM)为理论基础,同时引入IT自我效能和电子服务质量因素,提出一个整合的模型用以解释和预测用户对社会化阅读服务的持续使用行为。[方法/过程]采用问卷方式共收到有效样本589份,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理论模型中的变量关系进行假设检验。[结果/结论]结果发现:1)整合的模型能够分别解释用户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向52%和45%的方差变异量。2)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满意度是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决定性因素。3) IT自我效能通过感知易用性对用户持续使用意向产生间接影响。4)此外,电子服务质量中的效率、信息质量和隐私安全等外生因素分别对用户的确认程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而影响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信息技术的持续使用是衡量其成功的重要标志,探究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是解决微信小程序用户流失的先决条件。[方法/过程]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期望确认模型,构建了微信小程序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模型,采用参考经典量表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收集,通过实证分析确认微信小程序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微信小程序持续使用意愿影响机制如下:1)用户的期望确认程度对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用户的满意度是影响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因素;3)用户的使用习惯对持续使用意愿没有预期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基于互联网行业的"社交"和"社群化"等概念,以网易云音乐为具体对象,研究社交体验对移动APP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方法/过程]本研究借鉴期望确认模型,构建研究社交体验对持续使用意愿影响的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用户使用移动音乐APP时产生的获得体验、沉浸体验和人际体验显著影响满意度,获得体验和满意度显著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探析影响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的因素以及影响机理,对高校图书馆改进与优化移动 图书馆,提升图书馆移动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首先以高校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基于TTF构建高 校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设计问卷并面向高校研究生获取样本数据,利用最小偏二乘法进行结 构方程模型分析;之后,选取尖点剧变模型对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的影响机理进行动态分 析。【结果/结论】结果发现,任务—技术匹配和绩效期望正向显著影响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用户使用行 为会随着任务—技术匹配和绩效期望的变化发生剧变。  相似文献   

8.
程慧平  金玲 《情报科学》2018,36(4):171-176
【目的/意义】对国内IT/IS 用户持续使用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把握用户持续使用研究的国内发展动 向,为未来IT/IS 用户持续使用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建议。【方法/过程】以“核心期刊、CSSCI 期刊”发表的用户持续使 用研究论文为对象,通过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法,从文献数量分布、信息系统分类、相关理论与模型、影响因素4 个 方面剖析国内IT/IS 用户持续使用研究现状。【结果/结论】国内IT/IS 用户持续使用研究处于稳步上升阶段;学者们 主要关注持续使用意愿,对持续使用行为的关注较少;以使用与满足理论、期望确认模型为主要理论和模型基础, 以模型扩展和理论整合研究范式为主。最后,对未来研究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文军  任剑 《情报科学》2017,35(8):72-78
【目的/意义】从认知维度、社会维度以及情感维度三个层面分析移动阅读用户的心理特征,揭示移动阅读 服务持续使用意愿的发生机理。【方法/过程】借鉴刺激-机体-反应(S-O-R Model)模型,构建移动阅读服务持续 使用意向的因果模型,通过对37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研究数据,采取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中各变量之 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是移动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重要因素,信息交互质量、 系统交互质量对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情感依恋不仅显著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向,还对感知有 用性和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人际交互质量显著正向影响感知社交性,但感知社交性对有用性感知、满意度以及持 续使用意向的作用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通过研究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引导与优化用户信息采纳行为。【方 法/过程】本文以UTAUT模型为基础,引入信息质量、感知风险和信任环境3个变量,构建了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 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绩效期望、社会影响、信息质量、 信任环境和努力期望直接正向影响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信息采纳意向;感知风险负向影响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信 息采纳意向;用户信息采纳意向、促成因素直接正向影响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信息采纳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探讨学术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期望促进学术微信公众号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 基于期望确认模型(ECM)和PPM模型,构建了学术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搜集300份有效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用户对学术微信公众号的满意度是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满意度,间接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期望确认正向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满意感,间接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与此同时,感知娱乐、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正向显著影响期望确认,间接影响感知有用、满意度、持续使用意愿。此外,转换成本、替代者吸引对持续使用意愿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越来越多人使用手机搜索信息和服务,不少用户正在从电脑搜索向手 机搜索转移,探讨用户转移意向及影响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议题。【方法/过程】为探究用户从电脑搜索向手机搜 索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本文以双系统认知理论为基础,构建用户搜索行为转移意向理论模型和相关 假设。通过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共回收 375份有效样本,利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 感知移动性、感知场景性和低转移成本三个分析因素均对转移意向具有正向影响;直觉因素中的感知流行性对转 移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电脑搜索习惯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转移情境具有正向影响。最后,针对手机搜索 服务提升和用户搜索行为优化提出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海  袁顺波  段荟 《情报科学》2019,37(6):126-132
【目的/意义】探究影响移动政务APP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内在作用机理,提高移动政务用户的使 用体验。【方法/过程】以S-O-R理论为基础,从外部刺激和内部转化两方面出发,构建移动政务APP用户使用意愿 影响因素模型,据此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相对优势和满意度对移动政务APP 用户的使用意愿产生直接显著的影响,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会间接影响移动政务APP用户的使用意 愿。最后,从提高用户使用意愿的视角,提出重视移动政务APP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叶凤云  李君君 《情报科学》2018,36(10):58-63
【目的/意义】探索移动互联网学术搜索用户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提升移动互联网学术搜索用户满意 度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 ACSI和 D&M为理论基础,结合学术搜索行为过程构建移动互联网学术搜索用户满意 度评价模型,在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并设计测量量表后,基于 472份有效问卷利用 AMOS17.0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实 证分析。【结果/结论】搜索口碑显著影响用户期望,用户期望显著影响感知信息质量,感知信息质量显著影响感知 价值,用户期望和感知价值显著影响用户满意度,感知系统质量和感知应用质量对感知价值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梁太鑫  刘世峰 《情报科学》2022,39(2):162-168
【目的/意义】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是现代旅游发展的关键支撑,研究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用户使用意愿与行为 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平台运营商不断优化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方法/过程】基于UTAUT模型,综合考虑信任程 度、感知风险、产品或服务权威性等,构建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掌上高 铁”为例,设计了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测量量表,通过发放问卷方式收集数据,利用软件 R4.1.0对结构方程模型 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论显示:付出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信任程度、产品或服务权威性对使用 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使用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绩效期望和使用意愿对使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创新/局限】本文新增了“产品或服务权威性”变量,构建了铁路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即“掌上高铁”软件用户使用行 为影响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16.
感知价值视角的移动SNS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文军  周新民 《科研管理》2017,38(8):153-160
基于对国内外社交服务用户动机的梳理,分析移动SNS用户感知价值的结构维度包括社会价值、信息价值和娱乐价值。借鉴感知价值和期望确认理论,构建了移动SNS用户持续使用意向模型。以328份移动SNS用户为样本,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社会价值、信息价值和娱乐价值不仅直接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向,而且还通过满意度间接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和期望一确认理论模型(ExpectationCOnfirrnationTheOry,ECT)为基础,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通过对交互式学术门户网站使用群体的分析,提出了交互式学术门户网站的持续使用模型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有用感知、易用感知、归属感知、交互性、网络外部性均正向显著影响网站的持续使用态度:满意度、自我效能和态度正向显著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向,主观规范对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不显著。最后结合模型验证结果对我国学术门户网站的建设和运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郭佳  曹芬芳 《情报科学》2018,36(9):77-81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用户的不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缺乏关注。【方法/过程】基于社交媒体倦怠视角和 转换倦怠视角,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和结构方程建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社交媒体中感知过载与用户 隐私关注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并通过社交媒体倦怠正向影响不持续使用意愿;转换成本和习惯正向 影响用户转换倦怠,并通过转换倦怠负向影响不持续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19.
代宝  邓艾雯 《情报科学》2018,36(5):64-70
【目的/意义】系统揭示影响社交媒体用户不持续使用和转移行为的主要因素。【方法/过程】对国内外关于 社交媒体用户不持续使用和转移行为的 35篇实证研究文献,从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模型所包含的变量两个方面 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影响社交媒体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可分为用户的认知性因素、情感 体验性因素和态度性因素,以及技术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影响社交媒体用户转移意愿的因素可分为推力因素、拉 力因素和锚泊因素三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研究知识付费平台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丰富知识付费用户行为理 论,而且为平台持续吸引用户、优化知识供给提供参考和建议,是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方法/过程】以“在 行网”为例,通过八爪鱼软件爬虫获取真实用户评论数据,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用户评论数据进行三级 编码,产生33个开放式编码和10个关联式编码,最后形成3个核心式编码,分析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知识付费平台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包括:重复行为、期待行为和推荐行为,用户认知、用户情 感是持续使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由此构建了知识付费平台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