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先秦时期武术从业者群体进行历史追溯,考察不同群体的生存状况、从业活动与社会地位。结果显示:先秦时期武术从业者群体活动是武术发展的源头,该时期武术与宗教、政治和军事等交叉兼容、相互渗透;原始社会的巫师是"武"文化传播者的化身,其巫术与"舞、武、医"构成一种共生关系,他们是武术从业者群体出现的文化源头;两周时期射师的职业活动具有道德教化功能,其群体的活动性质已超越武技范畴,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先秦时期的武士是尚武精神的化身,他们在国家意志的体现中充当重要角色,在社会变革中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近三十年来有关我国武术教学的2 497篇研究为基本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资料法、可视化分析等方法对近三十年来我国武术教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变化规律、研究机构、研究者、研究热点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近三十年来我国武术教学经历了积极探索、迅速发展、平稳发展3个发展阶段;研究机构与研究者呈现相对分散与相对独立的状态;研究内容由单一化向多维度、深层次方向发展,且未来研究的热点将主要集中在武德教化、传统文化的传承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武术是我国的一项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健身与观赏是当前武术发展中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方面。其中,武术的观赏活动,即武术的审美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代审美发展变化的影响。在当代审美大众化、多元化、全球化、商品化、媒介化等特征的影响下,武术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武术健身的审美呈现出大众化、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4.
王炳生 《武当》2014,(5):61-61
巍巍《武当》露峥嵘,三十耕耘立大功。《武当》杂志创刊三十周年,真是值得人们隆重纪念。它以挖掘、整理、继承、发展、宣传中国武当武术为己任,挖掘整理了鲜为人知的武当拳、械、功法和特技,极大地丰富了武当武术的内容。探索了武当武术各派别拳种的源流和发展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有意识的放宽武术管理渠道,鼓励民间办馆,刺激武术事业走向社会化、产业化、商品化的道路。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武术经济圈正在形成,已呈现出产业化的雏形。但是现在武术还不是正式奥运会项目,在国内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武术市场需求较少,武术市场体系不完善,法治法规不健全,经济人才不足,管理不力,俱乐部体制欠缺,武术活动宣传力度不够等,这也使得武术事业发展比较缓慢。现对我国武术市场产业化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康小亮 《精武》2010,(11):78-78
中国传统武术门派繁多,源远流长。此刻我听着东去的江涛,看着风中飘曳的苇叶,抚摸身上这套洁白的武术服,胸中陡然生发出一种无以言状的沉重……回顾三十年来“武术热”在中国大地上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热播的那部以体现武术为主题的电影《少林寺》开始,掀起的轰动效应遍及全国,波及世界。  相似文献   

7.
武术的定义     
李连杰 《武当》2009,(10):1-1
练习武术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在这些日子里,我遇到过许多武术名家,并且看到过很多的武术风格,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以下是我本人对于一般武艺的看法,尤其是武术。  相似文献   

8.
消费社会中武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岗  吴志强 《体育学刊》2011,18(1):116-119
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消费时代,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内容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武术正面临着全面的挑战。研究认为:消费社会中的武术传播只有解决4个方面的问题,即加速武术商品化的进程、实现武术产业化的链接、构建武术现代化的平台、走进当代媒体人的视野,才能够让中国武术真正的融入到当今消费社会中,才能使中国武术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12种体育类核心期刊自1979年至2013年间发表的近三千篇武术类文章进行研读,以众多载文凸显出的特点为依据,厘定出我国武术类研究的八大方向。文章以《体育文化导刊》为透视窗口,梳理武术类论文363篇,着重对武术历史、武术文化、武术理论、武术发展四个研究方向进行剖析,希冀探寻三十多年武术研究的嬗变规律、呈现特点及其阶段性成果,策力后续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
体育商品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利"字当头,这与中国传统伦理重群体、崇人伦、重义轻利、提倡个人对群体对国家的服从忍让和牺牲的伦理观相抵触。尽管体育商品化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扩大了体育的影响、提高了体育从业者的物质回报,但其所导致的诸多弊病,诸如假球黑哨、兴奋剂、弄虚作假等丑恶现象也极大的伤害了体育本身。加强体育从业者的伦理道德培养和塑造,乃是根本和当务之急。发展体育也需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相似文献   

11.
唐友 《中华武术》2006,(5):35-35
“北京致一瑞周武术社”近期即将成立,这是记者刚刚从北京市武术协会获悉的。这一以著名武术家徐致一和高瑞周命名的武术社的成立将为首都武术百花园增添一朵奇葩。据悉,该社社长将由二位武术家的弟子、武术名家白玉玺担任社长,菲律宾世纪太极拳社总教练、华裔陈永年先生资助。因此,这也将是京城首家引进外资建立的武术社团。  相似文献   

12.
这三十年,武术的健康、全面发展,可以说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这儿不拟展开,仅就民间武术的继承与弘扬,谈点感悟。  相似文献   

13.
柯超 《武当》2011,(12):5
2011年10月28日至30日,江苏省鼓楼杯(南京)第三届武术精英赛在南京大学体育馆成功举办,来自江苏省内的近1700住武术爱好者在两个大项、三十余个小项上进行了精彩角逐。本次大赛由南京市鼓楼区体育局主办,南京鼓楼区体育总会、南京鼓楼区武术协会承办,江苏省抗衰老学会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和南京民  相似文献   

14.
江淮武术     
建国以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安徽武术活动得到了迅速提高,群众性武术日益普及。最近,省体委进行了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使古老的九华山拳、叉拳、晰阳拳、东乡拳、五禽戏、石头拳、五童气功拳、岳王锤等又焕发了青春。参加这次武术挖整工作的老拳师有三十余人,最大年龄93岁,共献出各种套路  相似文献   

15.
武术概念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历史学、逻辑学的研究方法,围绕武术的概念问题,对它的本质属性、内容形式进行了探讨。并系统地考察了自三十年代开始武术正式成为近代体育项目以来,不同时期人们对它认识的异同。通过这种对研究对象的内涵、外延以及历史、现状的比较、分析,来确定我们今天对武术的概念认识,进而在这基础上按照逻辑学的要求对武术作出定义。  相似文献   

16.
武术境界论     
马剑  邱丕相 《体育学刊》2007,14(5):68-72
提出武术境界论题,其目的在于解决武林人的理想。武术境界是武术对武林人总的意义世界,是从现实的武术人生中抽象出来的理想世界。武术境界能够启迪武术人生,觉解习练武术应达的理想与意义,是武林人的心灵守护神。按照层次划分,武术境界包括“然境”、“术境”、“艺境”和“哲境”。具有什么样的武术境界,将会拥有什么样的武术人生。  相似文献   

17.
武宣 《武当》2013,(9):10-32
传统武当内家拳法,作为中华武术的一大名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然经千年封建王朝的更迭,武当道场的兴衰变迁,也让武当拳的传承传播由盛转衰,由显归隐,渐至散失。三十年来,《武当》杂志以弘扬传统武术文化为己任,深入全国各地搜寻武当武术传人、功法,归并整理,总计挖整出二十八个门派,三百余套功法,这些功法套路源流明析,代有传人,且有史证记载,真实构成了武当内家拳法的基本体系、形态。今在《武当》创刊三十周年之际,我们特将武当武术二十八个门派、三百余套功法集录于此,作为三十年挖整工作的见证。  相似文献   

18.
张力 《中华武术》2006,(3):39-39
“武术是什么?”这是近期李连杰频频亮相媒体中常谈到的话题。李连杰是一个生活低调的人,从影二十多年,接受采访不多。然而,这半年他却以一名人世“僧人”的形象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当然,一方面是为其最新作《霍元甲》做宣传;另一方面,也足更重要的,就是借此传递他习武三十多年对于“武术是什么”的理解,希望大家通过他和他的电影的讲述,真正了解流传千年的中华武术的真谛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日前,“武术柔韧训练器”由北京体育大学武术教研室讲师王华锋研制成功,并荣获“爱迪生发明银奖”。 该训练器依据武术特点,严格按照人体解剖、生物力学以及机械原理而设计,基本上包括了压、搬、撕、耗、滑、拉、晃、撑等近三十种练习方法,能对人体肩、  相似文献   

20.
马振邦,回族,中国武术八段。自幼习武,精通查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通备、劈挂、红拳等传统武术。担任陕西省武术队教练,总教练三十年,培养出了徐毓茹、高西安、白文祥、赵长军等著名武术运动员。上世纪八十年代担任多部武打影视剧的武术设计、武术指导,塑造了电影武当中南山道长等人物形象。出版了十路弹腿新、旧两册,和武术初学二十六讲等著作。发表了关于武术运动的一点浅见(?)还武术的本来面目谈拳械套路中的武术意识和神态合一等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