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踝关节软组织扭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踝关节的解剖学特点踝关节又称距上关节或胫距关节 ,由胫腓骨下及距骨组成 ,外踝及胫骨后下缘共同组成踝穴 ,距骨上面的鞍形关节面位于踝穴中 ,外踝较内踝长约 1cm且靠后方。距骨体前宽后窄 ,背伸时较宽的距骨体前部进入踝穴 ,踝关节稳固 ,距屈时较窄的距骨体进入踝穴中 ,有一定的侧向运动和较大内翻运动 ,踝关节显得较不稳定。此外 ,使足背伸外翻的第三腓骨较弱 ,而使足背伸内翻的胫骨前肌较强 ,因而使足内翻的力量大于外翻的力量。另外 ,踝关节内侧为三角韧带 ,分深浅两层 ,浅层为跟胫韧带 ,止于截距窦的上部 ,深层呈三角形 ,尖朝上 ,…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踝关节扭伤是较为常见的。损伤后,将不同程度地影响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有碍运动成绩的提高和技术的发挥,如果处理不当,还会给运动者带来终生痛苦。因此,有效地预防踝关节扭伤和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对保证训练的正常进行,提高训练质量,促进健康,延长运动寿命大有裨益。一、踝关节扭伤的原因踝关节由胫骨、腓骨下端和距骨组成,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足伸(背屈)时,较宽的距骨体前部进入踝穴中,踝关节较稳定,不易受伤。而当足跖屈时,较窄的距骨体后部进入踝穴内,允许有一定的侧向运动和较大的内翻运动,踝  相似文献   

3.
史和福 《游泳》2005,(4):50-52
踝足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是支撑人体重量和行走的重要关节。简单地说踝关节由胫、腓骨与距骨滑车组成,其关节面由胫骨的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腓骨外踝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的上关节面和内、外侧关节面构成。关节囊前、后薄,内、外增厚;踝关节为屈戊关节,其运动轴在距骨体的横轴上。构成足部的骨骼有26块,其中跗骨七块、跖骨五块和十  相似文献   

4.
踝关节的结构: 踝关节是由胫骨、腓骨、距骨组成的一个叉状关节窝和以距骨上方滑车关节面为关节头而连结成一个滑车关节(又称距上关节),关节束附着关节软骨周围。这个关节只有一个运动轴,绕额状轴作曲伸运动(足向下为曲称跖曲,足向上为伸称背伸)。由于距骨的滑车关节面前宽后窄,当足曲时滑车关节面较窄的部分未能填满关节窝(窝大头小存有空隙),因而踝关节可以绕矢状轴作微小的外展和内外运动。由于距骨是前宽后窄,当踝关节背伸时距骨体前部进入踝穴较稳定(距骨关节窝),不能向两侧摇摆活动,踝关节跖曲  相似文献   

5.
<正> 三、踝关节及其活动(一)踝关节的构造(图4—1、2、3)躁关节又叫距上关节。由胫骨和腓骨下端的关节面组成一个叉状关节窝,距骨滑车关节面为关节头,借关节囊连结而成滑车形关节。距骨滑车关节面的形态特点是前宽后窄,当踝关节伸(勾脚或蹲下)时,宽的部分进入叉状关节窝内,踝关节的稳固性大,但当踝关节屈(绷脚面或足尖踮立)时,窄的部分进入叉状关节窝内,踝关节的灵活性大,除能做屈伸运动以外,还能做幅度不大的内收外展运动。加固踝关节的主要韧带有内侧的三角韧带  相似文献   

6.
踝关节损伤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关节损伤是运动外伤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严重地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踝关节损伤90%多为足内翻位,使外侧副韧带发生损伤,又以距腓前韧带损伤为最多(80%以上),发生关节囊损伤造成关节积血者亦不少见。运动员撕脱性骨折(指胫骨)较少见,踝关节开放性损伤更为少见。在腾空后足屈(足庶)状足夹着地时,过度内收位损伤,由于腓骨长肌腱牵拉造成第五踱骨基底部典型的撕脱性骨折。踝关节损伤根据损  相似文献   

7.
根据资料统计,在关节韧带损伤病例中,踝关节扭伤的比例是占首位的。而在踝关节扭伤的病例中,外踝伤又明显地多于内踝伤。究其原因主要在于:(1)足的屈肌力量大于伸肌力量,内翻肌力量大于外翻肌力量。(2)外踝比内踝长,内侧三角韧带比外侧的三角韧带坚强,内翻比外翻幅度大。(3)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足跖屈时,踝关节稳定性较差。在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项目的跑跳活动中,人体在腾空阶段时,足处在跖屈内翻位,如果落地时身体重心不稳,向一侧倾斜或踝在其它的物体上或高低不平的地面上,就会以足的前外侧着地,使足内翻,导致外侧副韧性损伤。如果落地时,身体重心向内,偏移,踝关节突然外翻,当然也就可能导致内则三角韧带损伤。踝关节扭伤严重的可造成韧带断  相似文献   

8.
慢性外踝不稳与距骨斜角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距骨斜角与慢性外踝不稳的关系 ,拟提供一种慢性外踝不稳的定量诊断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慢性外踝不稳青年患者 62人 ,共 64例外踝不稳踝关节 (男 3 7人 3 9例 ,女 2 5人 2 5例 )与外踝无损伤者 2 2 4人共 44 5例踝关节 (男 118人 2 3 5例 ,女 10 6人 2 10例 ) ,用“踝关节加压内翻拍片架”进行踝跖屈内翻固定 ,拍摄踝关节跖屈内翻应力正位片。结果患者组距骨斜角平均9.3° ,对照组距骨斜角平均 4.2° ,P <0 .0 0 1。结论陈旧性外踝韧带损伤患者如踝内翻应力片显示距骨斜角 >9° ,则可考虑慢性外踝不稳 ;患踝距骨斜角≤ 9°但比健侧大 2°或以上 ,也应考虑慢性外踝不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短跑运动员途中跑踝关节技术的比较研究,探讨了踝关节技术与屈蹬技术的关系,以及踝关节技术对运动员途中跑中各项技术指标产生的影响。研究认为:背屈踝前摆腿技术要优于放松踝的前摆腿技术。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屈蹬技术的形成,蹬地更有力,支撑时间更短,步频更快。  相似文献   

10.
足屈背及其背屈肌在下肢运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目前为止,国内各种版本的《运动解剖学》教科书及一些国外资料,在叙述下肢运动时,一般都只描述髋、膝、踝三个关节产生各种运动的原动肌。对于足的运动,也只谈距上(踝)关节和距下关节的运动,而且多以足的跖屈为主。笔者认为,在下肢运动中,尤其是走、跑、跳运动的蹬离地面的动作中,由于各运动环节是被原动肌在远固定条件下牵拉而运动的,这样足也必须作为一个运动环节参与下肢运动,所以光谈踝关节的运动是不够的。跖趾关节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足的背屈及其背屈肌的作用很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给予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击剑运动员后腿膝、踝关节在向前弓步刺中的关节力矩、角度和角速度生物力学参数表现,寻找影响弓步速度的主要因素.方法:通过对12名击剑运动员后腿在测力台上进行原地向前弓步刺动作的三维捕捉,运用VISUAL 3D分析软件计算运动员动作过程中重心最大水平速度,后腿膝、踝关节峰值力矩及最大关节角速度,动作启动时的后腿膝、踝关节角度,并对影响重心最大水平速度的各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各个因素对运动员向前弓步刺重心最大水平速度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是:踝峰值力矩>膝角>膝峰值力矩>踝角>踝角速度>膝角速度.结论:在后腿的训练中优先发展肌肉力量对于提高击剑运动员弓步速度具有重要意义,在平时训练时要加强击剑运动员后腿股四头肌群力量、趾屈肌向心收缩力量、踝关节肌肉快速力量训练以及在实战中基本姿势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踝关节即距骨小腿关节,又名距上关节,它是由胫骨的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和腓骨的外踝关节面共同形成的叉状关节窝,以及距骨滑车的关节头构成。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站立行走的时候,全身的重量基本上都落在踝关节上。在田径教学和训练中,踝关节除了负担身体重量外,它对跑跳项目具有重要作用。在起跳的蹬伸阶段,在跨栏跑的落地支撑当中,在平跑的扒地转换过程中,它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支撑动作的稳定性及动作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对10名跳远专项二级运动员8周系统的振动力量训练研究表明:在刺激频率为30~35 Hz、加速度25~30m/s2条件下,实验组(I组)和对照组(Ⅱ组)髋、膝、踝关节的伸屈肌群最大功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I组髋关节伸屈肌、膝、踝关节的屈肌最大功增长幅度比Ⅱ组大,屈肌最大功增长幅度比伸肌大,而且屈肌的最大功要比实验前呈现显著性增长;I组髋关节伸屈肌、膝关节屈肌、踝关节伸肌相对峰力矩的增值幅度比Ⅱ组大,而髋、膝、踝三个关节屈肌相对峰力矩增长幅度相对较小.髋、膝、踝关节肌力增长情况表明:髋关节前4周增长幅度较低,后4周增长幅度较高,呈现出明显的"先低后高"变化特征;而膝、踝关节前4周增长幅度较高,后4周提高幅度降低,呈现出明显的"先高后低"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在运动损伤中软组织损伤占人体损伤之首,而踝关节的扭伤要占全身关节扭伤的80%以上。关于踝关节损伤国内尚未见准确统计学报道。在美国,每1万人口每天发生1例踝关节损伤。踝关节既是人体负重较大的关节,又是大多数体育运动项目中负荷较大的关节,因此,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学生踝部损伤时有发生。为此本文对踝部软组织损伤的预防问题作下述探讨。二、踝部损伤的预防措施(一)让学生了解踝部解剖学特点与发病机制教师利用室内课向学生介绍有关踝部的生理特点与踝部软组织损伤的发病机制,有利于学生在运动中掌握适宜的踝部运动机制。如人…  相似文献   

15.
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与专项成绩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 8名男子跳高运动员进行了专项成绩和身体素质测验 ,同时测试了运动员下肢髋、膝、踝 3个关节的等速屈伸肌力。通过相关分析探讨了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下肢力量水平与专项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髋关节屈伸肌力矩、膝关节伸肌力矩、踝关节跖屈肌力矩与跳高专项成绩相关。  相似文献   

16.
对 12名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进行了专项成绩测验和下肢髋、膝、踝 3个关节的等速屈伸肌力的测试。通过相关分析 ,探讨了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下肢力量水平与专项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举重专项成绩与髋关节伸肌力矩、膝关节伸肌力矩、踝关节跖屈肌力矩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足部形态学特征与踝关节肌肉力量及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选取65名成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48.85±7.95)岁,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6.66±3.62)kg/m2。足部形态学特征使用三维足形态扫描仪进行测量与评价,踝关节肌肉力量(包括跖屈、背屈、内旋、外旋)使用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仪进行测量与分析,受试者运动能力使用灵活性、跳跃能力、本体感受性测试项目进行测量与评价。结果:校正年龄和BMI后发现,足长度、宽度、围度和高度等形态学指标与踝关节跖屈、背屈、内旋和外旋肌肉力量显著相关(r=-0.27~0.57,P<0.05),但未发现拇外翻角度与踝关节肌肉力量指标显著相关;足长度、宽度和围度指标与灵活性和跳跃能力指标显著正相关(r=0.25~0.44,P<0.05),足弓高度指数与纵跳高度呈显著负相关(r=-0.29,P<0.05),所测足形态指标均与本体感受性指标不相关。结论:足长度、宽度、围度和高度与踝关节肌肉力量以及运动能力之间具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跳远运动员专项成绩与专项身体素质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 10名男子跳远运动员的专项成绩、专项身体素质以及下肢髋、膝和踝 3大关节等速屈伸肌力矩等指标进行测试。通过相关分析探讨了跳远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下肢力量水平与专项成绩之间的关系 ,发现髋关节屈伸肌肌力、膝关节屈伸肌肌力和伸肌的离心肌力以及踝关节的跖屈肌力与跳远成绩相关  相似文献   

19.
运用CYBEX NORM等速测力系统,对两名健将级女子速滑运动员左、右腿髋、膝、踝三关节的屈、伸肌群进行了向心运动形式的肌力测试,并根据需要对左、右腿膝关节还进行了等速离心测试,以便找出两人运动学差异的内在动力学原因,为改进技术提供动力学依据。同时描述了速滑运动员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力矩曲线特性,进行深入探讨。测试结果:两名运动员的髋关节肌力发展不平衡;快速运动中,二人膝屈肌的肌力水平较差;二人踝关节伸肌群在适应较快速度收缩能力方面较差。  相似文献   

20.
柔韧性是身体素质之一,主要指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和皮肤的伸展能力.速滑运动员柔韧性可分为全面柔韧性和专门柔韧性.全面柔韧性是指各个关节在各个方向上一定活动程度的能力.专门柔韧性是指踝关节的背屈和蹠屈,膝关节的屈伸,髋关节屈、伸、展、收的能力.柔韧性的作用在于它能保证速滑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