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揖沱崩滑堆积体稳定性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模糊数学方法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建立了滑坡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滑坡的稳定性分为五个等级,确定出了影响边坡稳定的19个因子及其分级标准,据各影响因子在引起滑坡滑动中的重要程度,给出了各因子的二级权重。建立了计算各影响因素隶属度的隶属函数和专家评定结果。利用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宋家庄作揖沱崩滑堆积体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新兴技术投资风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兴技术的高风险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确立了新兴技术投资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知识建立了新兴技术投资风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此对投资新兴技术时的各种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以便投资企业尽早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point对航空企业进行能效分析与评价,是保障航空企业开展节能优化、提高能源效率有效性的关键内容。通过对航空企业的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耗特征分析,从技术应用、能源利用及经济效益三个方面,建立了航空企业能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三角函数建立了评价指标对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函数,构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能效评价模型,通过样本学习训练,获取专家经验知识和直觉思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具有较高的评价精度,且具有广泛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89,自引:22,他引:67  
利用层次分析法原理,结合德尔菲专家调查法和模糊隶属度分析等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具体评价过程和应用方法进行了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5.
高树奎 《科技通报》2019,35(11):67-71
电力变压器绕组热点健康状态在线评价分析过程复杂,且热点位置具有不确定性,传统模型无法得到可靠的特点健康状态评价结果。为此,构建了一种新的电力变压器绕组热点健康状态在线评价分析模型。利用环境温度与运行负载参量的顶层油温对电力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完成电力变压器绕组热点健康状态在线评价分析模型的构建,利用隶属函数神经网络求出所有输入变量的模糊隶属度,把得到的模糊隶属度传输至模糊推理神经网络,给出所有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利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获取热点健康状态评价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评价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知识资本构成分析及其技术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首先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技术资本和市场资本四方面构建知识资本,并较详细地分析了每部分的主要构成。然后,系统地介绍了如何对其评价,提出利用特尔斐方法先建立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语义差别隶属度赋值方法把定性指标定量化,采用模糊隶属赋值法将定量化指标无量纲处理,同时引入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采用分级处理思想对知识资本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出知识资本的综合评价模型。这种分级处理的思想,既有利于解决知识资本评价中遇到的错综复杂的关联性,而且通过这种分类分级评价,易于通过软件的开发来辅助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灰色模糊理论构建边坡高层建筑基坑排桩方案优化模型,对基坑排桩方案进行优化,提升其方案实施整体效果。先构建了灰色模糊隶属度,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灰色模糊可变决策模型。利用信息熵法和层次分析法完成评价指标的选定及权重的确定,构建完善的边坡高层建筑施工基坑排桩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对方案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其得到的方案与实际采用的方案是一致的,该方法有对基坑排桩方案择优选择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模糊数学是一门新兴的数学分支,是为了解决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模糊现象而发展的一门学问。模糊数学是以模糊集合为基础,其基本精神是接受模糊性现象存在的事实,而以处理概念模糊不确定的事物为其研究目标,并积极地将其严密量化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信息。首先介绍了模糊理论的相关知识,然后利用模糊评价方法,构建了模糊数学排球接球技术评价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属性综合评价系统的新兴技术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新兴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已逐步为各国政府和管理学界所公认。要投资新兴技术,首先要对其进行识别,以及评价和选择,然而新兴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创造性毁灭特性给新兴技术的识别、评价和选择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利用在属性集和属性测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属性综合评价和决策系统,对一组技术进行了判别,进而对其进行了分类,以求找出其中的新兴技术,为新兴技术的评价和选择,以及新兴技术的最终商业化和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衡量空气质量优劣程度的模型。先以模糊综合评价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依据环境质量标准建立因素集。再拓展衡量标准,建立评语级。为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因子所占权重,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得到空气质量优劣等级。利用模型,评价出保定市空气质量等级为"重污染",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11.
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属性特征,基于技术生态位视角,对联盟合作伙伴技术生态位的"态"和"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联盟合作伙伴技术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备选伙伴选择进行验证。研究有利于为联盟选择和评价合作伙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论文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中合作企业选择的难题,从"个体因素"维度和"关系因素"维度构建了合作企业双维两阶段筛选模型,"首轮选择"阶段运用综合属性值排序和多目标优选决策等方法确定"入围"合作企业,"动态调整"阶段根据合作企业筛选的过程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运用能力——绩效评价矩阵对合作企业进行动态筛选,将合作企业区分为"激励型"、"平衡型"和"中止型"三种类型。实例应用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合作企业选择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跃迁模型:制定新兴技术战略的一种理论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魏平  高建 《科学学研究》2006,24(5):684-687
借鉴破坏性创新理论,提出企业应对新兴技术的跃迁模型。通过案例分析认为,企业在制定技术战略时,应先使技术满足消费者预期的基本功能,把战略重点放在以降低成本尽快获得较大规模市场份额上,然后争取或强化技术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4.
新兴技术商业化潜力的涵义及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技术层出不穷,从中选择具有重大商业化潜力的新兴技术进行重点发展和政策扶持,将能产生巨大的商业利润和社会效益.详细辨析了新兴技术商业化潜力的内涵和特征,并针对其潜力构成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为后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与选择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正楚  吴艳 《科学学研究》2011,29(5):678-683
 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挑选一些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和发展,时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建立一套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此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评价与选择。首先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四个特点遴选了评价指标,其次采用Weaver-Thomas产业评价模型进行评价与选择,最后以湖南为例,对该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与选择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竞争的战略意义,建立评价模型,选择韩国等比较样板,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为代表的技术差距,进而解码差距基源,在此基础上针对问题破解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颠覆性技术遴选是在一定范围内对颠覆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预测识别和评价判断的行为,其目的是确定未来国家军事、产业和经济发展重点并科学有效进行规划和部署。在深入研究国内外颠覆性技术遴选现状和预测评估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实际,从理论上研究了颠覆性技术遴选评价的体系框架,提出颠覆性技术遴选的基本思路和运行流程。  相似文献   

18.
方曦  刘平  何华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5):65-70
通过国内外研究对新兴技术项目投资选择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和归纳,以影响因素为一级指标,结合企业投资的战略定位与目标,从技术、市场、产业、一致性和社会效应5个阶段构建新指标体系,最后利用经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3D技术项目投资进行评估,发现技术指标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实例分析验证指标模型的可行性,同时案例选取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政策分析导向技术评价范式与发展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毅  仝允桓 《科学学研究》2004,22(Z1):43-49
技术评价开始是作为政策制定者的工具用以形成其对与技术变化相关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随着技术发展的日益重要, 20世纪 70年代出现的政策分析导向技术评价的功能是作为一个阻止科学家、官僚体系和 /或经济势力对重要问题垄断的关键过程。技术评价的任务是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关于科学技术问题独立的、客观的、有效的信息。本文分析了这种技术评价范式的内涵、特点和制度安排,并分析这种技术评价发展方式在各国有很大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绿色技术创新两阶段模型,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特色构建由研发、经济、环境和社会绩效组成的四维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设定主、客观权重,通过归一法处理后形成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并从发展趋势、行业差异和地区差异3个角度对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企业2016—2019年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1)2016—2019年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研发绩效增长显著,但转化绩效欠佳;(2)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和地区差异性,存在薄弱产业和“洼地”。深入探寻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瓶颈、薄弱产业和“洼地”,在深刻剖析原因的基础上给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和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