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信息获取问题初探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在信息社会中 ,弱势群体的信息获取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弱势群体进行了界定和划分 ,分析了城市弱势群体的特点、信息需求及信息获取中存在的障碍与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中部与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河南省A市与四川省M市各级公共图书馆为例,在对两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信息获取保障服务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从无障碍服务保障基础、对弱势群体相关信息的了解情况、无障碍信息资源建设、无障碍信息服务等四个维度进行全面比较分析,总结其共性与差异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广州市和中山市两地区同学院用户群为研究对象,对两地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从信息需求、信息获取和信息利用行为三个方面调查分析两地用户信息行为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两地用户信息行为进行比较,分析两地用户信息行为的共性和差异性,对多校区不同用户的群体提出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4.
刘丽 《图书馆论坛》2020,(1):117-125
文章采用田野调查法观察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及信息需求,选择区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土地流转后农民经济较宽裕,精神却比较空虚。问卷定量化展现了农民在科技信息利用、信息需求类型、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获取渠道、休闲方式选择、信息获取程度等方面的内容。聚类分析形成了政策类信息需求及利用、生活类多样化信息需求及利用、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及利用、网络信息的需求及利用等4个类团。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对象的调整与兼顾、公共文化服务教育和精神扶贫功能的发挥、农民文化需求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唤醒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注不同用户群体信息行为之间的差异有助于提高信息资源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综合分析法,从性别、年龄、学历、学科等4个方面出发,对新时代不同用户群体的信息行为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学科用户的信息行为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不同性别用户在信息获取渠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年轻用户更倾向于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具有博士学历的用户对信息素养培训服务的期待程度相对较低;社会科学用户更喜欢阅读图书、学位论文。文章建议信息资源保障主体更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定位,重视需求导向,构建反馈机制,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的特征开展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  相似文献   

6.
针对网络信息的无序性影响了人们获取教育信息的效率,介绍了以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分类为基础,获取不同类型的网络教育资源的渠道和方法,以期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获取渠道,更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更有效的获取教育信息。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信息需求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需求内容、信息意识、信息获取途径、信息购买能力、生理卫生信息需求五个方面调查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的信息需求现状;从信息歧视、信息障碍引发的“鱼贯效应”、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服务效率三个方面调查其信息获取障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实行信息正义;以“平等”的视角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建立以政府为导向的“新生代”农民工信息援助体制;实现信息均衡,避免“新生代”农民工逆向信息选择等合理化建议.表10.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及信息需求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浙江省企业信息意识、信息资源保障状况、技术创新信息需求和信息利用现状的调查,表明传统媒体虽仍是浙江省企业获取技术创新信息的渠道,但已不再是主导性渠道.  相似文献   

9.
使用访谈、抽样调查、Likert量表调查的方法,调查陕西省各地965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信息需求内容、获取渠道、信息消费能力、生理卫生信息的需求现状;从“身体政治”引发的信息歧视,信息需求内圈化,实践意识引发的信息需求差异,公益性信息服务效率调查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信息获取障碍.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反对“身体政治”形成信息霸权;尊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价值取向和实践意识;建立以政府为导向的信息援助机制;发挥公益性信息机构的资源优势,消除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信息需求内圈化趋势;提供生理卫生信息指导等合理化建议,改善陕西省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在于利用,文章在调查高校用户这一知识结构、参政意识、信息需求、信息技能都较高的特殊人群对政府信息利用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政府信息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阐释其根源,最后从转变观念、拓宽渠道、加强为弱势群体服务、打造易用平台等方面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试论情报学的三大重点研究领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认为,情报理论及情报管理、情报检索与情报技术、情报分析或情报研究构成情报学的三大重点研究领域。在情报理论及情报管理研究中,提出围绕资源--技术--服务定性框架展开研究的思路;在情报检索与情报技术中,提出重点发展智能情报检索和智能情报技术方向;在情报分析或情报研究中,提出遵循信息保真、信息增值、信息集成三原则。  相似文献   

12.
论信息资源整合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是将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把无序的资源变为有序,使之方便用户查找信息、方便信息服务于用户。如何提高信息资源的整合效率,满足用户对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升资源整合实施者的素质,使他们了解信息资源整合的概念、整合的理论基础、整合的方法和途径、整合涉及的技术、资源整合后引发的信息服务变革等知识是当前信息资源整合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关于信息消费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梳理国内有关信息消费论著的基础上,从经济学视角探讨了信息消费的概念、内涵,归纳了信息消费的六个特点,并简述了信息消费的三个结构要素,即信息消费研究对象———信息消费者、信息消费品、信息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4.
信息活动的伦理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活动不仅是一个行为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行为价值问题。准确把握信息活动的伦理维度是信息伦理研究的认识前提。文章从信息活动的内在价值尺度和信息活动的外在道德秩序与规范两方面对这一基础性问题进行了论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思维方式、研究策略、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四个方面,对《信息资源价值论》一书进行了述评,揭示出这一理论成果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当前研究信息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梳理了信息环境研究的脉络,界定了信息环境的含义,探讨了信息环境的构成要素和影响信息环境的主要因素,展示了几种主要的信息环境的结构特点,分析了目前信息环境建设和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最后,提出了创建公平、安全、高效的信息环境的目标和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C.C.Kuhlthau的信息搜索模型基础上,增加Web2.0概念中的共享、共创与共建和Personas概念中的嵌入、驱动与交互,来创建与使用型人2.0去开发差异化用户行为模型。透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追踪观察,建立具有心理与社会特性的型人,用以探讨如何提升信息服务系统。因此或许延伸了Kuhlthau模型的研究与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
信息生态位理论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信息时代,人类的各项社会活动都与信息有关,信息生态位是人类社会活动最基本、最基础的生态位。本文借鉴生态学中的生物生态位原理,从理论上对信息生态位的内涵与外延、维度与宽度、重叠与分离、形成与变化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长春市企业信息利用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对长春市企业信息需求、信息意识、企业信息保障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信息素质教育之教材建设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鹰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26(3):13-15,68
以美国主要信息素质定义和信息素质教育标准为参照,提出信息选择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创作能力是信息素质三大核心能力,由此提议信息素质之教材内容主要围绕信息选择、信息检索、信息创作展开并提出了具体内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