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歧视知觉、学业求助与学业拖延的关系,对370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歧视知觉、执行性求助、回避求助与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工具性求助与学业拖延呈显著负相关;学业求助在歧视知觉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拖延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班级学习环境、学业成绩与学业求助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实践表明,许多学生在需要帮助时却不主动寻求帮助,虽然影响学生求助的因素很多,而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环境,成为影响学业求助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班级学习环境、学业成绩与学业求助的相关研究,探讨学习环境对学业求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令格 《科教导刊》2020,(1):124-126
本研究利用PISA2015年数据探究了青少年自我教育期望、学习态度和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了青少年自我教育期望对学习态度和学业表现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学习态度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学生自我教育期望正向影响学习态度;青少年自我教育期望正向影响学业成绩;学生自身教育期望可以通过学习态度对学业表现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中学生的希望特质,学业压力学业成绩的影响。以532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学生希望特质量表,中学生学业压力量表和学业成绩,用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探讨希望特质和学业压力对学业成绩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学生的希望水平、动力思维、路径思维均与学业成绩显著相关,期望压力与学业成绩显著相关。结论:希望特质是调节中学生学业压力的重要心理因素,希望特质及学业压力对学业成绩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是指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所知觉到的教师期望,其对学生的学业和人格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和调查的基础上,探索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结构,编制“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问卷”,进而探讨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由态度反馈、强化评价、机会特权和支持指导四个维度构成;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问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从总体上看,女孩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水平高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知觉到的教师期望发展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问卷法考察初中生自我概念、师生关系、教师期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学绩组学生的自我概念、师生关系和教师期望水平显著优于低学绩组学生;高师生关系组的自我概念显著优于低分组学生;高教师期望组的自我概念显著优于低分组学生;(2)自我概念、师生关系和教师期望均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自我概念在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之间中介作用显著;自我概念在教师期望与学业成绩之间中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245名初二学生为被试,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教师期望知觉、自我价值感及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积极效应与自我价值感、达成价值、实用价值及兴趣价值呈显著正相关,消极效应与与自我价值感、达成价值、实用价值及兴趣价值呈显著负相关;(2)自我价值感在教师期望知觉对价值各维度的影响上起到了中介作用.教师期望知觉对兴趣价值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借助PISA测验,以我国东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五个地区的5066名初三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与其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家庭SES与学生的学业学习存在密切关联。母亲受教育水平、家庭中的学习辅助工具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最为显著;家庭财富水平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联,取决于投资物品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关联度。(2)家庭SES与学生的学校类型显著相关。家庭SES水平高的学生,进入重点中学的比例更高。(3)中国父母对孩子普遍持有高教育期望,家庭SES水平与父母教育期望存在一致关系。(4)父母教育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越高,孩子的学业成绩越好,学校类型在这种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初中生成就目标取向与学业效能感、学业成绩的关系,采用问卷对204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初中生在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学业效能感在年级上差异显著。(2)掌握目标取向和成绩接近目标取向与学业效能感和学业成绩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对学业效能感和学业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成绩回避目标取向与学业效能感之间相关不显著,对学业成绩有负向预测作用。(3)学业效能感在成就目标取向与学业成绩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做出合理解析需要结合三个层次的比较:社会比较、维度比较与时间比较。通过对学业成绩的综合比较,教师对成绩背后的影响因素做出专业判断,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对学业成绩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发生偏差的学业自我概念,有助于学生建构正确的学业自我概念,最终有利于学业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高中生教师期望知觉与实现幸福感间的关系以及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采用教师期望知觉量表、学习动机量表、自评学习成绩和实现幸福感量表对75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模的方法对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的多重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教师期望知觉显著正向影响实现幸福感;学习动机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习成绩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同时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多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动机是决定成就最根本的内在因素。根据期望价值理论,从态度和信心两个方面来考察动机,通过研究在校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业成就,发现:(1)信心,态度、学业成绩均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显著好于男生,因而动机强于男生;(2)学业成绩与动机呈正相关,因而女生学业成绩进步快于男生;(3)在诸多影响英语学业成绩的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信心和态度;(4)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动机没有实质性影响;研究数据证实期望价值理论对动机的描述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探讨职校生学业求助的特点,分析职校生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取向及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求助之间的关系。发现职校生学业求助行为水平低下,遇到学习困难更倾向于执行性求助或回避求助。职校生工具性学业求助和回避性学业求助三个年级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执行性学业求助三个年级之间存在差异。职校男生的工具性求助极其显著(p〈0.001)的低于女生;执行性求助男女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回避性求助行为极其显著(p〈0.001)的高于女生。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取向与学业求助行为有显著关系。自我效能低的学生更不愿意求助或作执行性求助,支持脆弱假说。  相似文献   

14.
“学业不良”是指学生实际的学业成绩低于其智力等因素所提供的学习潜能应达到的成绩。笔者认为,师生关系不良是造成学生“学业不良”的重要原因,只有构建对话式的师生关系,才能引领学生走出“学业不良”,走向学业成功。“学业不良”存在的现实,要求教育者改变教育的价值取向,树立新型的学生观,构建对话式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应是一种平等、理解、和谐、人道的交往关系。它以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热爱为基础,以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为原则。相信学生,爱护学生,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被灌输的容器。这种师生关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学业成败,即学业成绩差异。它不仅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更是进行识别、分流、筛选的主要依据。而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它通过“教师期望”和“师生互动”两个中介变量对学生的学业成败产生影响。本文从分析这两个变量着手,研究它们对学生学业成败产生影响的具体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教师关心、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27名初中生为被试,考察了他们心目中“关心型”教师的主要特征,以及知觉到的教师关心、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结果发现:初中生认为一个关心学生的教师应该在有效教学、民主管理、学习指导和生活关心几个方面有所表现;初中生知觉到的教师关心、学习策略、效能感与学业成就的相关显,其中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略论学业求助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略论学业求助的意义●李晓东一学业求助(academichelp-seeking)近年来受到西方学者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一种曾被低估但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自我调控学习策略。以往之所以忽略了学业求助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与西方社会的价值取向有密切关系。在西...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农村初中生学习策略的现状,探究学习策略对农村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为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辅导提供实证依据。本文采用《学习策略问卷》调查了358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策略水平,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农村初中生学习策略与其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学习策略的平均水平为3.04;学习策略总体水平及各维度均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精加工、求助和努力管理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出现,留守儿童问题产生,并因其特殊性而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数以千万计留守儿童的发展,关系到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更是其发展中的一项直观指标。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重点关注教师期望、教师鼓励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教师鼓励对留守儿童成绩有显著正向关系;在教师期望、教师鼓励对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过程中,学生自信的中介效应存在,且为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0.
教师期望是教师对学生当前与未来学业成绩和一般课堂行为的推断和预测,这种期望通过自我实现预言的方式干预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教师对高期望学生和低期望学生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并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了促使期望实现的行为,使学生的学业成就或行为等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该文对教师期望效应对学生表现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及主要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