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目的/意义]引入危机管理要素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主题演变规律,为精准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处置与动态决策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以特定突发事件的事实文本数据为来源,利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主题模型,构建动态主题演化模型,挖掘社交媒体突发事件中的阶段划分与话题,并归纳出舆情危机的构成要素.[结果/结论]以PPRR和4R危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网络空间治理是现代化治理课题的应有之义,识别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及演化路径,对化解网络舆情、净化网络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信息生态理论,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csQCA)对2018-2022年间发生的40个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案例进行分析,考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成及演化的必要条件及各因素组合方式,在此基础上选取不同组态下的代表性案例进行过程追踪分析,进一步探索网络舆情信息生态系统中各信息因子组合对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及因果机制。【结果】信息敏感度、网民参与度、技术硬环境是影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成演化的必要条件,网媒报道量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成演化具有重要影响。【结论】根据分析结果,应从做好监测预警工作、规制信息人行为、畅通多元沟通渠道出发净化网络舆情信息生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意义]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的主题,而微博用户对不同主题的表达和关注也会直接影响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和规模以及舆情事件的走向。针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微博用户主题演化分析有助于应急管理部门更好地理解重大突发事件的发展轨迹以及公众在不同阶段的关注点,以便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方法 /过程]以网络舆情信息特征为立足点,辅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舆情信息客体与本体进行剥离,结合重大突发事件特征,创新性提出以舆情客体信息为参照基线的舆情本体演化强度来反映微博主题演化趋势。[结果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面向网络舆情信息本体的主题分析,与网络舆情实际发展演化趋势更加贴近,对主题内容的揭示也更加全面。同时研究思路也对现有网络舆情主题分析的研究方法中单一求助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优化与更新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融合主题与情感特征的突发事件微博舆情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璐  吴林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5):120-129
[目的/意义]微博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媒介。面向突发事件的微博主题和情感挖掘对掌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识别与预测潜在问题及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尝试提出一种融合主题与情感特征的突发事件微博舆情演化分析方法。[方法/过程]以寨卡事件为例,通过划分微博舆情演化的生命周期,基于word2vec技术分别提取该事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微博主题,采用基于词典的情感分析方法,引入情感词、表情符号等多情绪源,对不同主题下的评论情感做细粒度划分,并计算情感强度,最终实现微博主题与情感的协同分析。[结果/结论]所提出的微博舆情演化分析方法能够揭示面向特定事件的微博在突发事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题特征、情感类型与强度,剖析网络舆情主题与情感特征的协同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网络情绪作为观察网络舆情的新视角,其复杂的情绪内涵、阶段性的演化呈现以及明显的现实介入性等特点成为基于网络情绪引导的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理论模型建构的基本参考.以个体网络情绪、群体网络情绪和社会网络情绪为建构线索的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理论模型拓宽了现阶段网络舆情管理的思路,形成一个更为系统全面的观察视角.基于该理论模型推导出的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现实路径丰富了舆情管理的操作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5,(16):59-64
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文章介绍了在网络舆情视角下引发"蝴蝶效应"的原因,分析了在网络舆情视角下的演化规律。面向潜伏期、显现期、成长期、演变期、爆发期等演化阶段,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内驱力,最后制订了由预防机制、信息监测机制、信息研判机制、决策管理机制和善后总结机制五部分组成的预警机制,为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在网络舆情视角下规避"蝴蝶效应"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生成及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常规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往往藏匿于海量的网络信息之中,这些信息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非常规突发事件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且直接影响事件的发展过程.本文以非常规突发事件从酝酿到爆发再到演化为生命周期,探讨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生成过程以及针对网络舆情所进行的应急管理,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情演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意见分化、对立或聚集,产生网络对峙、网络声讨等群体极化现象.为揭示网络舆情演化系统中群体极化现象的特性与形成规律,在分析网络舆情演化中群体极化的内涵、特征和形式的基础上,从网络群体成员的行为规则、交互过程、群体涌现等出发构建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Multi-Agent系统,建立网络舆情演化中的群体极化模型,给出算法实现,并且利用计算实验方法验证群体规模、意见领袖数量、意见领袖观点等对网络舆情演化中群体极化的影响,进而对网络舆情演化中群体极化的形成机理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诠释.研究有助于把握网络舆情演化规律以及监测网络群体成员的群集行为,有利于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  相似文献   

9.
宋宁  刘婵君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5):140-147
[目的/意义] 准确把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的周期性演化规律,以便在关键节点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舆情疏导。[方法/过程] 以2010-2015年的95篇核心期刊论文、28篇硕博论文与15篇英文文献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过程与要素视角,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阶段、关键节点与影响因素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结论] 从过程视角看,形成期重点应对舆情源头进行遏制;发展期重点应对关键节点进行监测;消弭期重点应对舆情的二次衍生进行预防。从要素视角看,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博弈推动舆情逐步升级;议题的存活与衍生决定舆情的复杂多变;情绪化动员诱发负向舆情的积累扩大。现有研究视角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未来应注重多维研究视角的综合运用,以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快速、准确地从突发网络舆情文本中识别事件。[方法/过程] 提出一种融合句法特征和句法相似度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识别方法。结合句法特征提出面向事件的句法特征提取方法,利用事件语义标注和句法特征提取方法构造事件句法特征库,通过计算待测文本与句法库的句法相似度来识别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结果/结论]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所提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识别方法在该舆情下的最优相似度为0.93,在此相似度下从一段新的文本中识别出160个事件和30个非事件,F1值达到了0.848。通过方法测评证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识别方法在利用句法相似度识别事件和进行相同相邻词性合并等方面创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姚乐野  吴茜  李明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5):123-130
[目的/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至今传播速度最快、传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微博是新冠肺炎疫情舆情传播的重要场域,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微博舆情的针对性研究,利于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方法/过程]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索新冠肺炎疫情舆情传播的网络结构特征、各传播主体的位置与角色。[结果/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微博舆情体现出总量巨大、节点林立、关系复杂的网络特征;不同类型的微博用户在网络中的传播作用各不相同,官方媒体微博、商业媒体微博、自媒体微博在突发事件舆情网络中占据不同的传播位置、具有不同等级的传播能力;在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和引导过程中,应当推动各类媒体的广泛合作。  相似文献   

12.
安宁  安璐 《情报学报》2022,41(1):96-106
本研究提出一种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情信息中提取群体智慧的方法,揭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环境下群体智慧涌现的模式与规律。以群体免疫相关话题为例,利用依存分析的关系抽取(relation extraction with dependency parsing,REDP)方法提取微博、评论含有的三元组,以结构化表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环境下公众的知识条目,基于舆情知识三元组、网络拓扑结构挖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环境下的群体智慧涌现模式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中提取群体智慧,同时发现,随着突发事件的演变,舆情的热度和群体智慧并不是线性平稳增加的,涌现存在临界现象和跳跃式前进的特征。舆情知识网络具有小世界、无标度网络结构,群体智慧主要集中于微博信息中,具有动态属性。  相似文献   

13.
认为在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过程中,网络论坛中影响力大的关键节点左右传播的走势。设计一种完整的网络舆情节点挖掘和分类的技术方法,包括原始数据挖掘、数据结构化、节点影响力测算与识别、关键节点论坛影响力计算、关键节点分类等,涉及GooSeeker、Gephi、LeaderRank等算法和软件,并以“7·23动车事故”为例进行具体分析。通过研究揭示出网络舆情的结构复杂性、无标度性、子社区结构等特征,得到“网络名人型”和“事件关注型”两类关键节点的演化规律,对网络舆情的科学应对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情境下,及时有效地回应舆论关切成为舆情管理中的重要议题,梳理总结突发事件舆情观点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有助于该领域研究开展与实践指导。[研究设计/方法]采集国内外有关突发事件舆情观点的科学文献,从信息分析过程角度出发,分为舆情观点识别、舆情观点组织和舆情观点分析三个方面进行综述。[结论/发现]随着知识图谱等技术优化与应用的不断推进,舆情观点研究可从识别细粒化、组织结构化、分析系统化等方面加以深化,在构建层次化舆情观点信息组织架构及图谱原型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化舆情观点多维演化分析框架与应用范式。[创新/价值]从信息分析过程的角度对突发事件舆情观点研究进行总结评述,为突发事件情境下舆情观点与知识图谱的深入融合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利益相关者的社会网络情感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璐  欧孟花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20):120-130
[目的/意义]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利益相关者的社会网络情感网络图谱,以可视化的方式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各类利益相关者的情感状态和分布,探寻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情感传播路径,并结合舆情话题综合分析利益相关者的情感演化态势。[方法/过程]以"魏则西事件"为例,通过微博转发关系构建微博用户的社会关系网络,同时标识各用户的利益相关者类型,并计算用户的情感类型及情感强度嵌入社会网络中构建出社会网络情感图谱。[结果/结论]普通群众的情绪更强烈且易受意见领袖影响,在事件爆发期和蔓延期,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对普通群众的情感影响较大,在衰退期,政府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参与增加且情感影响变大。随着舆情的演化,各类利益相关者的主导情感也随着变化,自媒体和企业在情感传播中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三亚宰客门"事件为案例,应用凸面镜及共振等社会物理学原理,剖析微博传播对该事件形成的作用机理;通过内容分析法,描绘微博传播作用下该舆情事件的"发生→发展→消解"演进模式;采用定量统计与"知微"平台微博传播影响力分析,剖析该事件舆情演进的动因:一是主管部门遮掩事实,成为网民情感负面态势的推动力;二是微博活跃用户的介入,成为舆情产生与发酵的催化剂;三是主动议程设置不当,错失舆情消解的良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本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为背景,针对疫情期间老年人的信息感知与保护性行动决策过程展开研究,综合梳理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老年人身为利益相关者时做出保护行动决策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面向老年人群体的应急信息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微信公众号平台中反映疫情期间相关预警信息的文章数据,结合关键词提取技术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疫情预警信息,并挖掘疫情不同时期的典型老年人保护行为;同时,在保护性行动决策模型分析框架内,通过问卷调研获取老年人群体疫情期间的信息感知与保护行动决策过程的情况,进而应用老年人健康信息与健康行为理论,总结归纳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同生命周期中老年人信息感知与保护性行动决策的阶段性特征:[结果/结论]在信息感知过程中,预警信息的内容是影响老年人风险感知与保护行动决策的关键因素;疫情的不同生命周期内,老年人对风险程度的评估易产生较大波动;进行保护性行动决策时,老年人更容易因利益相关问题风险感知产生偏离,进而做出情绪化的非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18.
窦悦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5):82-89
[目的/意义] 从信息生态要素平衡视角构建应急情报体系,创新性提出能够从根本上应对危机、实现可持续服务与管理的应急情报体系,推动我国形成"动静结合""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情报体系。[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研究法总结目前国内外应急情报体系研究现状,分析信息生态理论对应急情报体系构建的借鉴价值。从信息生态视角剖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背景下的信息生态失衡现象,在传统情报流基础上构建以信息环境层、技术平台层和信息决策层三层生态结构为基础,兼具"动态应急管理流"与"静态生态平衡流"的应急情报体系模型。[结果/结论] 从信息生态视角提出"动静结合""平战结合"的"3×3"应急情报体系,构建有利于改善信息生态环境的应急情报体系,平衡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环境的动态关系,为应急情报响应工作储备风险防控能力、共享开放能力、分析决策能力与资源调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