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运动技能获得中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外显认知与内隐认知是运动技能认知的两种模式.外显认知是指一种是有日的、受意识控制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并采取一定策略来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人们学习运动技能的主要认知模式.内隐认知是指无意识认知.它包括内隐记忆、内隐学习及内隐知觉等认知范式.在运动技能的外显认知中,当指导者提供的外显指导具体且准确,与学习者所要探寻的规则一致时,将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否则将起到阻碍作用.复杂运动技能的学习更适合于两种认知模式的协同化,即先内隐认知后冉外显认知可以使技能学习效果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2.
1比赛心理工作的核心是改变运动员的认知专项运动技能、智慧技能和心理技能的发展水平共同制约着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是各级教练员的任务;智慧技能的学习是文化教员的任务;而心理技能的学习则应该由运动心理的专业工作者进行教授。把心理作为技能还是近些年的事情。有人把心理技能分为以下几类:1.1表象技能1.2心理能量控制技能1.3应激控制技能1.4集中注意技能1.5目标确定技能不难发现,上述技能大多停留在解决共性的一般问题的层面上。而对于解决那些极具个性的认知模式方面的问题,则很难奏效。比如表象技能集中…  相似文献   

3.
朱立新 《冰雪运动》2010,32(5):16-19
利用前馈控制原理为花样滑冰运动技能学习拓宽视角提供有效的方法,使理论更好地为应用与实践服务。从理论上对前馈控制及干扰信息进行分析,认为花样滑冰运动技能学习实施前馈控制的关键在于对干扰信息的处理,有效学习的2个重要条件为原有知识技能的利用和信息的加工。花样滑冰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前馈控制的实施要点为理解学习情景和任务的性质,防止信息量过重;练习中恰当地利用干扰信息的积极作用,有效地克服它的消极作用。运动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前馈控制的步骤是:认知阶段为观察示范动作,形成正确的目标意象;联系形成阶段为排除负迁移,建立准确的动作联系;自动化阶段为建立精细的动作感觉。  相似文献   

4.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双向理论的导引下,球类领会教学法形成了项目导入、比赛赏识、战术理解、临场决断能力培养、技能执行和运动表现等单元构成的教学流程与模式.领会教学法学习效果的评量采用技能评量、认知评量、情感评量与社会行为评量等方法.领会教学法具有运动情境中的乐趣激发、学生技能战术的自主性提升、游戏比赛的系统设计、战术与技能的双向驱动和益于终身运动习惯养成等特色,对摆脱以运动技术传习为核心的旧观念、形成球类教学新思路具有典型的示范性.  相似文献   

5.
认知结构的迁移观与运动技能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著名的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并对认知结构迁移观与运动技能学习的关系和认知结构迁移观应用于运动技能学习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某高校100名学生进行了运动技能的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的协同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外显的规则探寻有时会妨碍被试对技能潜在规则的掌握,技能越复杂越有利于内隐认知,技能越简单越有利于外显认知。对于复杂运动技能的学习,先进行内隐认知再进行外显认知,其成绩明显高于单独进行的内隐性认知组和外显认知组,这一现象体现了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的协同化效应。同时,协同效应中在进行简单运动技能认知时,早一点介入指导语认知绩效最好,而在进行复杂技能认知时,晚一点介入认知绩效最好。因此,针对运动技能的不同难易程度,突出不同的认知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校体育》2021,(8):76-77
<正>动作是人类早期生长发育的核心,是保障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能。3~6岁是动作发展的关键期,主要为粗大动作的学习。粗大动作的熟练掌握是幼儿能够完成日常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前提,是未来习得复杂运动技能的关键。有研究证明,动作发展与幼儿感知觉、认知能力、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紧密关联。"动作学习与控制理论"认为,基本动作技能的养成和获得是运动项目技能的基础,而"动作模式"是基本动作技能组成的最小单元,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育领域心理学研究的演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京诚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9):45-49,98,112
体育学习动力、体育学习心理、运动技能认知特征是21世纪初体育教育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自我、成就目标动机,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认知特点,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体育教师的心理特点,是近年来我国体育教育心理研究出现的新方向,涌现出了一批研究成果。对体育教育心理的应用性研究增多,基础理论探索也更加深入,尤其是认知心理实验方法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研究中的应用,提升了我国体育教育心理研究的水平。但在选题的理论依据、实验设计、测量工具检验、研究控制等方面还需加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结合运动技能学习的相关理论,研究对运动技能学习的结构进行了探究,发现运动技能学习既包含有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两个目标要素的目标结构,还包含有动力、操作和知识三个过程要素的过程结构,两者紧密结合共同反映着运动技能学习的本质特征,也就是以学习运动技术,培养运动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训练活动,教师/教练是运动技能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运动技能的主体,在相关过程要素的影响下,主体的认知结构会随着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完善,从而获得个体运动技能的内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视觉表象训练的实验方法,探讨其对乒乓球运动的动作姿态结构原理认知能力、动作技能感知协同认知能力和运动竞技控制认知能力影响.实验证明,视觉表象训练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乒乓球运动的动作姿态结构原理认知能力、动作技能感知协同认知能力和运动竞技控制认知能力.为此,对视觉表象训练的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视觉表象训练是通过加强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快速转化能力、改善注意力的聚合能力、提升核心肌肉群位移的协同能力等知觉因素,使其对乒乓球运动的认知、判断、应变和控制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依据学习的元认知理论 ,论述了“元动作”概念提出的意义及其应用价值 ,用元动作概念区分了动作的结构与层次。并借鉴认知结构同化理论 ,深入地分析了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同模式。笔者认为 ,提高元动作学习水平、改善动作协调能力、提高动作的自我监控能力和选择适合的教学与学习策略是提高动作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运动技能控制与学习领域中追加反馈的研究始终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而追加反馈中的表现反馈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架构于乒乓球正手发下旋球这项运动技能,对参与该项运动技能的学习者施加100%相对频率的视觉方式表现反馈和33%相对频率的视觉方式表现反馈。结果表明:①在运动技能学习阶段采用视觉方式表现反馈指导运动技能,高频率视觉反馈组的绩效好于低频率视觉反馈组;②在运动技能3min保留阶段采用视觉方式表现反馈指导运动技能,视觉高频率反馈组的绩效好于视觉低频率反馈组;③在运动技能48h保留阶段采用视觉方式表现反馈指导运动技能,视觉高频率反馈组的绩效与视觉低频率反馈组的绩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运用学习策略理论 ,并结合运动技能学习的特点 ,在田径技术教学中对运动系 2 0 0 1级学生进行了教学实验 ,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在学习运动技能过程中施加学习策略训练有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 ;在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方面 ,语言法、调控法、认知体验三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学习策略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体育训练中的神经运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运动控制理论中以运动控制模式区分的3个学说:反射运动控制学说、阶梯运动控制学说和系统运动控制学说。并对体育训练中与动作控制有关的感觉系统及运动认知理论、神经系统及记忆痕迹理论、运动系统及自然物理学理论和系统科学观进行阐述。提出:在体育训练中应把感觉经验、认知因子掺入系统功能训练中,以达到最优的运动生理适应性和最佳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运动技能学习心理控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构建空中技巧项目技能学习心理结构和助滑速度最佳训练控制方案与效果的评定.研究方法心理测量法、心理技能训练与评定方法、心理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经13个月技能学习心理控制方案的实施,运动员技术水平稳步发展;技能学习心理控制的准确性是随着动作难度的增加而加强,助滑速度的范围是随着动作难度的增大可调控的范围变小,运动员动作成功率取决于最佳助滑速度知觉、空中技术及着陆的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术科教学价值取向是"技术记忆"式的,教师和学生追求的是运动技术的巩固与熟练。经由扎根理论,该研究首次提出了"技术理解"这一概念,并形成了两个扎根理论,一是术科教学价值体现为技术理解,按照程度可以划分为记忆性理解和创造性理解,其中,记忆性理解表现为掌握运动技术,创造性理解体现为提炼运动技术的教学意义,表现在"关于运动技术本身知识点的认知、关于运动技术价值的认知、关于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认知、关于学生对运动技术理解能力的认知、关于教学安全的认知、关于运动技术教学策略的认知"等几个方面;二是不同程度的技术理解对于教学有着不同的意义。首先,没有技术便没办法进行教学;其次,仅仅是记忆性理解也不足以进行教学;最后,当对运动技术达到创造性理解程度时,便可以进行教学。加深技术理解的途径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练习、课堂观察、书本知识学习"等方面。"技术理解"术科教学价值论的提出及理论框架,对纠正人们在"运动技术与教学能力的关系"认识上所存有的"二元论思维方式"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7.
网球运动员反应判断与自信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球技术动作的结果或运动成绩取决于若干因素--运动员对对方技术的感知、判断和运动员对自己动作的控制等环节,这些环节又直接与自信心和行为控制相关.研究专业网球运动员和业余网球运动员在这些环节中的反应时、反应准确度和信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专业网球运动员和业余网球运动员在反应时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反应准确度和信心程度上专业运动员显著高于业余运动员;左强势手运动员的反应时、反应准确度和信心程度略胜于右强势手运动员;反应时与反应准确度的相关关系大于反应时与信心程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高山滑雪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技能迁移与信息反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观察法,探讨了高山滑雪运动中技能学习过程中的技能迁移和信息反馈两方面的内容。根据技能迁移和信息反馈的特点,提出了适合高山滑雪运动技能迁移方法及建立合理的信息反馈体系,以促进高山滑雪运动技能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