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基本都是围绕如何构建体育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理念和如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的。依据"90后"学生的性格特征,采用对比实验法,得出以下结论:个性引导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优势,它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体育成绩,增强身体素质;能拉近师生距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但由于个性发展的难控性,容易使学生重成绩而轻技术,而且对体育教师的课堂组织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个性引导教学应该有的放矢的进行,要肯定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也应该以课堂纪律作为约束,在一定的纪律要求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才能使体育教学向着有效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出发,论述了发展学生个性的必要性;体育教学活动对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个性特征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影响;且从六个方面提出了体育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同时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新疆北疆城市中学体育隐蔽课程的精神文化要素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的发展影响较大,体现了体育隐蔽课程的功能;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言语、表情对自身体育学习比较有帮助;教师的教学领导方式、工作作风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发展;学生希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民主的教学指导方式。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研究法对新疆北疆城市中学体育隐蔽课程的精神文化要素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的个性及品质对学生的发展影响较大,体现了体育隐蔽课程的功能;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言语、表情对自身体育学习比较有帮助;教师的教学领导方式、工作作风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学生希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民主的教学指导方式。  相似文献   

5.
论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强调个性的发展,个性特征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教学效果与学生个性的发展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16PF)量表》,对我校男生进行了个性特征变化的研究,探讨动因式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建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合格人材服务。  相似文献   

7.
美国中学体育教师的职责和应具备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按照美国全国中学体育联合会的要求,中学体育教师应当履行如下职责: 1.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中学体育教师的首要职责。中学体育教师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当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要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参加下,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根据学校体育的目标要求,传授知识和技术,激发兴趣,发展个性,提高学习效率,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进行体育教学进行体育教学是中学体育教师的一项主要职责。它不仅包括上好体育课,还包括搞好教学评价、考核和管理。美国一个中学体育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量通常是每天五节体育课。教学内容涉及许多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8.
夏翀 《体育师友》2010,33(6):61-62
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学校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体育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体育教师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监控能力,才能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心态,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练习效率,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进而真正提高体育教学的总体效果。  相似文献   

9.
身教重于言教。体育教育是一种通过身体活动而进行教育,体育教学蕴含着身教的内容,体育教师是身教教育的直接贯彻者。本文依据肢体语言学原理,探析肢体语言美的内涵和价值;体育教师的肢体语言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在美学修养、审美教育、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影响"青少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和学生体质下降的体育教师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青少年学校要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打破以竞技体育教学为主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师应具备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发掘学生个性并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的能力,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追求体育教学实效。建议体育院校的成人高等教育应注重对青少年学校体育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其专业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分析认为,实现学生健康素质发展的培养目标,首先要确立技能教学与健康素质发展互动的学习方式。互动学习方式应从健康素质的内涵和指导思想,教学目标的确定、学习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等方面实施教学过程,以落实大学生健康素质发展目标,增强体育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比较分析法,对安徽省6所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以及教学物质资源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新的《课程纲要》精神及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要求,提出安徽省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设置要体现:坚持“健康第一”,以“终身体育”为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缓解扩招带来的教学压力;以人为本,区别对待,体现按需施教,兼顾师范院校特性;不可忽视体育中蕴涵的文化教育;适当设置一些学生喜爱的前沿运动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加强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教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提出为实现新世纪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体育文化必须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形成完整的体育教育体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达到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传统体育教学常规与体育新课程教学之辨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反思了传统体育教学常规,即对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行为都作出了全面而严格的规范,不仅束缚了体育教师教学个性的追求和创造力的发挥,而且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论述了体育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体育教学常规。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方法单一、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带有功利色彩以及工学矛盾等诸多问题,提出合理、系统、有效的对策,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的参考依据,让普通高校体育继续教育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新课程落实中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获取知识的途径及健康教育教学能力与影响因素,对浙江省110所122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结果显示:约42.6%的教师表示学校已开设了健康教育课;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缺少辅助教具;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教学意向和教学效能感不容乐观;健康教学内容知识亟待提高;教师似乎更喜欢依靠外界培训机制的支援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在实践中提高其教学能力表现出对话与模仿的特征;教师培训未担负起完善教师有效健康教学所需要的合理知识结构这一任务;社会各界对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7.
袁存柱  王颖 《体育科技》2005,26(1):70-73
通过自制问卷对海南省大学生体育教学情况的调查,发现海南省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能力的评分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也是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不同性别、来源、年级、专业的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有较大的差异,且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能力的关系密切;从学生喜爱的体育课和锻炼项目来看,海南省高校体育师资的专项设置基本合理;学生对体育课的建设也提出了一些发展性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海南省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进一步探讨高校体育改革的现状与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以及目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构建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体育观念,重视教育结构优化;调整体育教学内容,改革考试方法;重视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终身体育观;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是解决现有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体育教学主体性的提出,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整合取向,成为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体育教学的主体取向,一方面要注重主体德性、心智和身体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尊重学生兴趣,教师的素质特点,这样就可以使主体积极能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学习。在体育课程的开发中,只有注重多样化、个性化的道路,尊重地区文化、学生差异、环境资源、师生的个性,才能使体育课程设置更合理,教学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广大体育教师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就创新教育在体育教学目标、方法手段、评价等几方面的应用及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进行了阐述,以期与广大积极推行创新教育的体育教师交流切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