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型员工已经逐渐成为目前企业管理以及人力资源资本核心的重要部分,对于企业人才管理以及企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心理契约视角下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分析与研究,对于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企业人才与管理发展进步,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本文中,表述的是结合了知识型员工的内涵和员工特点的心理契约的概念,并从心理契约角度分析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激励策略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中层的执行,中层人员的满意度是影响中层执行力强弱的重要因素,但在员工满意度调查中,发现中层管理人员的满意度普遍较低。这说明企业中层管理者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且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一个较普遍的影响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提高中层满意度、建立中层管理者激励机制迫在眉睫。文章以Z公司为研究背景,分析了企业中层满意度较低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25家制造和IT企业研发、生产、营销部门的中层管理者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层管理者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具有较显著的正效应关系;中层管理者的个体管理能力通过组织化过程增强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进而改进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创新能力在中层管理者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发挥着中介功能。  相似文献   

4.
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中层的执行,中层人员的满意度是影响中层执行力强弱的重要因素.但在员工满意度调查中,发现中层管理人员的满意度普遍较低。这说明企业中层管理者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且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一个较普遍的影响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提高中层满意度、建立中层管理者激励机制迫在眉睫。文章以Z公司为研究背号,分析了企业中层满意度较低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朱丽芳 《科技与管理》2007,9(2):129-131
管理力是企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表现,提升企业的管理力最关键的是优化人员流程。从各管理层级的职责出发,分析了企业如何构建和优化人员流程,并强调指出必须发挥企业最高管理者(层)的源头和核心作用,提高企业各分管领导的解码和执行力,提高中层管理者的复合能力,激励一线工作人员完成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6.
中层领导职务公务员心理契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经济契约对中层领导职务公务员不能起到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心理契约作为一种新的视角被引入。本文阐述了中层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心理契约及三维结构模型,并在对心理契约违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中层领导职务公务员心理契约构建的理论模型及具体措施来构建中层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7.
虚拟团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时代的产物,这种工作模式正广泛地应用于政府部门、非盈利性组织以及大中小型企业中,成为企业充分优化整合各种资源、敏捷应对激烈竞争、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常用组织形式.以往从心理契约角度研究虚拟团队成员激励问题较为欠缺,文章在激励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虚拟团队心理契约的形成过程及类型,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虚拟团队五阶段过程激励模型,并根据虚拟团队中心理契约的类型阐述了团队管理中的成员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科技企业人性化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入手,在分析了心理契约的内涵,形成过程、以及高科技企业中人力资源的特征基础上,认为心理契约的构建在高科技企业人性化管理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从而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高科技企业人性化管理对策,为高科技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独特思考的角度。  相似文献   

9.
中层管理者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刚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9):231-231,234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普及,中层管理者的职能作用受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影响,将逐步弱化。在这种变革的影响下,许多企业纷纷简化中层管理架构,削减中层管理人员,视中层管理者为企业提高竞争力中的不利影响因素之一。然而,美国麦卡锡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许多生机勃勃的公司之所以能保持持续发展和改革,取得更高的业绩,最关键的因素不在于高级管理者,而在于拥有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沟通、愿拼搏、踏踏实实的中层管理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如何实现对企业竞争情报人员的激励,维持较高的工作绩效,成为企业管理中亟 待解决的问题。【方法/过程】对企业竞争情报人员的激励不仅体现在合约层面-硬约束,且亦应重视其心理契约-软 约束,正是心理契约的存在,人们才能接受不完全合约的缺陷。基于此,将软约束纳入到激励机制研究之中,重新 设计委托代理模型,求解委托代理关系双方最大效用。【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具有敬业特质的竞争情报人员会给 企业带来更多收益,也更关注隐性激励。因此,管理者对其应采用精神激励为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唐国锋  但斌 《科研管理》2015,36(4):136-144
激励机制设计是解决应用服务外包中道德风险问题的有效方法,外包合作时间对激励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针对合作时间如何影响应用服务外包激励机制设计的问题,以客户企业期望收入最大化为目标,在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所拥有的服务能力及努力水平不可观测下,建立两阶段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分析了外包合作时间与合同激励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外包合作时间较长时,合同激励效果与收入共享比例正相关;外包合作时间较短时,合同激励效果与收入共享比例负相关;对客户企业而言,在寻优中随着合作时间的增加,收入共享比例反而会降低。  相似文献   

12.
邱强  卜华 《科研管理》2021,42(11):200-208
    本文采用2006—2013年期间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逆米尔斯比率作为管理层私人信息的计量变量,采用Heckman方法估计管理层私人信息,股权激励实施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管理层私人信息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相关,即企业研发投入与股权激励实施具有内生性;在控制内生性基础上股权激励实施决策与之后三年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关,即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的管理层倾向于在之后的三年中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但结合样本选择模型结果,高管持股比例高以及高管薪酬高的企业越倾向于实施股权激励,说明实施股权激励是内部人控制的结果。因此,研发投入增加并不能被视为代理问题的缓解,实质是代理问题的表现结果,即激励效应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是企业代理问题的表现结果,并非缓解企业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唐国锋  李丹 《科研管理》2019,40(9):170-180
客户企业在实施SaaS云外包时,面临因效率参数不可观测所引发的云服务提供商(Cloud Service Provider,CSP)道德风险问题。针对该问题,在考虑服务投资影响效率参数分布情况下,以客户企业期望收入最大化为目标,应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云外包激励机制,并对合约性质及激励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激励相容性的自我实施条件由效率参数改进的边际效用、努力的边际负效用及边际产出决定;最优努力水平是效率参数的减函数;服务投资与效率参数进一步改进的条件概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最优激励机制可由固定服务报酬及收益共享构成的线性合约表示。  相似文献   

14.
郑永彪  张磊 《科研管理》2013,34(9):36-45
委托代理理论重点研究委托人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通过制定相应措施来激励代理人朝委托人希望的方向去努力,主要工具是静态激励模型和动态激励模型。本文借助于委托代理动态激励模型,研究了在企业创新管理中,领导如何在不具备某些信息的情况下,激励员工在工作中保持长期的创新动力,完善企业创新动力机制中的政策激励。分别构建了在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共存等两种情况下,员工在常规工作和创新工作中的努力分配情况的连续时间模型,讨论了两种情况下最优激励合约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比较发现在过去与未来无关的条件下,员工的努力水平与将保持不变,并根据自己的利益来选择努力方向,忽视企业创新工作。建议在企业创新的政策激励动力机制中,将员工的过去业绩及努力成本都纳入到绩效评价体系中,来激励员工在不同时期调整其创新努力水平。  相似文献   

15.
怀劲梅 《软科学》2008,22(5):14-17
研究了在具有不确定性的外包环境中,企业激励外包服务商选择符合企业期望绩效行为的决策问题,提出了包含有效激励奖金的关系型外包合同模型。运用合作重复博弈理论的方法建立外包合同模型,并证明关系合同的激励有效性取决于外包服务商对维持合作关系的收益和终止合作关系的收益的比较分析。计算了能对外包服务商提供有效激励的奖金范围,可为企业设计合理的关系激励型外包合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企业环境激励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企业管理中,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如何有效地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已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通过研究我国企业激励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环境激励这个新型概念来构建环境激励模式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为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7.
史青春  妥筱楠 《科研管理》2017,38(8):110-116
为了分析企业支持员工的创意开发策略,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为基础,将创意的知识产权收益从企业剩余收益中独立出来,通过构建模型,研究了创意知识产权的不同配置对企业激励契约的影响。研究表明:(1)企业对创意者的激励强度不仅取决于创意产品的内部剩余,而且还依赖于来自创意知识产权的外部剩余。(2)创意的价值和创意特许的价值侵蚀对创意知识产权配置策略及其激励契约都会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对于一个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创意,在企业支持开发的激励契约中,如果特许对企业的价值侵蚀不大,将创意的知识产权配置给创意者可以节约企业的激励成本;如果特许给企业带来较大的价值侵蚀,企业偏好拥有创意的知识产权以阻止特许;如果特许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侵蚀非常大,则在激励契约中附加一些带有惩罚性的约束条款,将知识产权赋予创意者可能更有效。研究丰富了创意管理的相关理论成果,为我国企业制定针对创意员工的激励契约提供了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新建  尤珊珊 《科研管理》2020,41(3):217-226
本文以2010-2017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Tobit模型、PSM模型研究股权激励计划中契约要素对技术创新、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严格的行权条件减少了创新投入、增加了创新产出、提高了创新效率;较长的激励有效期增加了创新投入及产出、提高了创新效率,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激励作用越弱,到第3年激励作用消失;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增加了创新投入及产出,而高管股权激励减少了创新投入及产出。研究结论为企业设计恰当的股权激励契约要素提供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19.
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学的基础性假设之一,对传统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强烈的挑战,有效地促进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同时也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活动中存在着显著的互惠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改进。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中小型民营企业互惠性文化在企业绩效改进过程中的微观路径机理,为中小型民营企业加强互惠性管理战略、积极地进行心理契约重构,从而提高企业的运作绩效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0.
陈伟  张旭梅  宋寒 《科研管理》2015,36(7):38-48
基于供应链合作创新视角,知识交易双方投入要素的无法验证性所引起的双边道德风险往往会阻碍知识交易的顺利进行。针对上述问题,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双边道德风险下供应链企业间知识交易的正式契约及关系契约激励机制。研究表明,双边道德风险下知识交易的正式契约无法有效激励交易双方共同投入;对于任意贴现因子,实施关系契约的知识交易量与供应链创新收益产出均不小于正式契约,且随着贴现因子的增大,关系契约的激励效果越显著;当贴现因子达到一定门槛值时,关系契约能有效激励交易双方投入及供应链创新收益产出达到最优。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相关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