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以华北平原的曲周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挖损耕地复垦前后生产能力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挖损地块与对照地块相比,二者生产能力没有显著差别.这主要是因为曲周县位于华北平原地区,这里土层深厚,且在县域范围内不同土层土壤质地和肥力水平变化不大,各土层保水保肥能力相当,只是底层土壤未熟化,如果能保证水肥和农业管理投入,挖损耕地生产能力会很快恢复.建议复垦工作须因地制宜,在平原地区,挖损耕地不超过一定深度且不影响影响耕作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恢复耕种,不需用专门的复垦工艺进行挖损耕地的复垦或培肥.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因矿产资源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挖损、压占等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破坏废弃的约2亿亩土地,其中80%以上没有得到恢复利用。由于大量土地被破坏后不能及时复垦利用,给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一些地区产生了严重后果,一些群众陷入了“无地可种、无房可住、无岗可上、无水可用”的困境。通过矿山复垦,可以增加耕地数量,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矿产资源开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土地问题,大规模的开采挖损、塌陷、压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因此,在矿区开发建设的同时搞好土地复垦,不仅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保持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而且可以恢复生态平衡,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峰 《科学中国人》2010,(2):108-109
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等造成破坏的土地以及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或者恢复生态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集约化农区耕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以河北省曲周县为集约化农区的典型样区,利用统计资料和典型调查数据,对曲周县1973年到2000年耕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县域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表明,曲周县耕地面积年均递减率为0.026%,但高产田面积、水浇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分别增加了4.91倍、2.15倍和7.26倍;耕地内部种植结构表现为小麦播种面积稳定,玉米和棉花面积变化起伏大,蔬菜面积不断上升。耕地减少的直接原因是建设占用,耕地质量的提高主要是中低产田改造的结果,粮食产量提高的直接驱动因子是科学技术进步、间接驱动因素是农用土地政策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情景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伦来  王祎茉  任雪萍 《资源科学》2014,36(11):2299-2306
本文以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建立了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的多情景模拟方法,将废弃矿区土地复垦划分为不进行复垦、以耕地复垦为主、以耕地及林地综合方式复垦、以林地复垦为主等4种情景,并以安徽省废弃矿区土地复垦为例证测算这4种不同复垦方式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值分别为5.21亿元、309.16亿元、311.59亿元、343.69亿元,说明废弃矿区土地复垦不同情景对应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存在较大差异,复垦后土地的生态效益均优于不复垦的生态效益,且以林地为主要复垦方式获得的生态效益最佳;复垦后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净效益值均为正,说明复垦产生的生态价值高于其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土地利用选择的宏观和微观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从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了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和均衡度,并具体以耕地资源的内部微观调整对县域粮食产量所产生的影响为例.结果表明:①农户和政府均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户微观土地利用选择行为构成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源动力;②政府的宏观引导和农户的微观选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二者的性质决定了各自的行为;③耕地内部作物面积构成变化是农户微观土地利用选择的结果;比较利益的存在是耕地内部流转的主要原因,并对粮食产量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曲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粮食生产安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引入生态理念的农村居民点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地区现行的居民点再利用模式单一,部分地区出现复垦地二次抛荒的问题,与此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依旧严峻。本研究通过引入生态理念,将生态用地作为居民点再利用新方向,建立考虑人地多因素的再利用评价体系,得出再利用优先方向,以期减少耕地闲置、改善生态环境,并以湖北省房县为研究区,以耕地和林地为例,通过改进型TOPSIS法和综合打分法对比研究,给出该地400余块农村居民点土地再利用建议。结果表明:房县潜在可再利用居民点具有明显区位特征,土地总体规模不断下降;过半居民点地块被评价为"非耕"类型,不同评价方法下"宜耕"地块规模差异显著。研究指出:评价体系适合微观层面地块宜耕性的判别,有继续扩展影响因子维度、丰富评价结果多样性的空间;过去"复垦优先"模式不合理,再利用评价显得迫在眉睫,可结合实际需要选择不同方法设置各类土地规模,尝试融合各类土地整理项目的流程与指标;下一步需考虑居民点再利用实施中的影响因素,建立贯穿再利用全过程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9.
井工煤矿的开采势必对土地造成一定的损毁。文章中的边开采边复垦技术,就是在井工进行开采的过程中对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保证土地能够在被开采的情况下继续进行生产。针对传统复垦方法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提出了新型复垦方法的优点。这种施工方法适合在高潜水位地区采煤沉陷土地的恢复。对于该项技术的把握,我们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即复垦的时机、复垦过程中标高的设定、复垦的范围,其最终的目标就是在该项技术的指导下实现复垦率的最大化,尽量保证土地的再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我国粮食供需相对紧张,部分耕地非农化利用的趋势日渐明显,政府粮食安全目标与农户利益之间的矛盾尚未真正解决,农产品市场日趋国际化以及国内粮食生产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分析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变化格局与态势,研究其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着重从空间分布角度,通过研究两个不同时期区域耕地数量变化及引起的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变化,探讨区域耕地数量与质量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综合影响,并以吉林省中西部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吉林中西部地区耕地数量净增加了0.82×104hm2;②减少的耕地中,三等地减少数量最多,一等地减少量最少;增加的耕地中,五等地增加数量最多,一等地增加数量最少;③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粮食总产净增加了0.52×104t。其中耕地减少使本地区粮食总产减少了39.09×104t,二等地和三等地的减少对粮食总产有较为突出的影响,分别占粮食总产减少总量的28.36%和44.82%。同时增加的耕地中,二等地的增加对粮食总产增加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占本区粮食总产增加量的44.53%;④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保证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双重平衡。  相似文献   

11.
李全峰  杜国明  胡守庚 《资源科学》2015,37(8):1561-1570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是耕地粮食生产、社会保障和生态服务等功能的综合体现,反映特定土地产权制度与农地经营模式下耕地的综合产出能力。本文基于系统理论提出耕地利用系统框架,构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对富锦市垦区与农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利用从经济、生态、社会3个方面构建由气候等12个要素组成的耕地利用系统,能够较为清晰地阐明耕地功能与效益内在关系;②受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等土地产权影响,农区综合效益高于垦区,农区社会效益明显高于垦区,垦区生态效益却显著高于农区,垦区经济效益略高于农区;③在农业生产和制度改革方面,垦区与农区应相互借鉴∶垦区适度放宽农业生产管理行为,增强职工自主权,促进农地使用权流转;农区适当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基础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12.
吴玉鸣  冯仁勇 《资源科学》2010,32(5):985-991
以往对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关系研究主要针对非岩溶区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或截面数据,得出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为更好地揭示岩溶区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变化的关系,本文以广西岩溶分布面积最广的河池地区为例,选取1997年-2006年面板数据为样本,深入分析了岩溶地区城镇化与耕地的数据变化特点,并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的方法对岩溶区城镇化与耕地总量的相关性与长期均衡的变动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池地区的城镇化长期处于低水平缓慢上升状态;耕地承载力脆弱,耕地数量不断下降;城镇化与耕地总量之间不仅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且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岩溶区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延庆县耕地景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晓艳  闫东浩  程锋 《资源科学》2005,27(3):98-104
本文通过对不同耕地类型区的典型样区调查从较小尺度研究延庆县耕地景观特征.选用斑块面积、斑块周长、斑块密度、边界密度等指标来描述耕地景观的斑块特征;采用全部廊道占耕地景观面积的比例、廊道类型、各类型廊道的密度、各类型廊道网络的连通度、环状网络的环通度来表达耕地景观中的廊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延庆县耕地斑块规模较小、零碎,斑块不规整;景观破碎化程度比较严重;耕地景观被边界分割的程度比较高;景观粒度较小;上述情况在坡耕地区域尤为严重.廊道占耕地景观面积的比例大,廊道类型主要包括道路、沟渠,坡耕地区还包括田坎.道路的密度较大,但道路网络连通性和环通性差,为耕地生态系统中的物流和能流提供的连通的、可选择的线路比较少.沟渠密度较小,有的样区根本没有沟渠分布,其网络连通性更差,沟渠廊道体系不健全,耕地的灌溉保证程度和排洪能力比较低.坡耕地中田坎占地面积比较大,加剧了坡耕地景观中廊道占耕地面积比例大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改进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萝北县耕地保护分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藜藜  宋戈  邹朝晖  周浩  张旭 《资源科学》2016,38(10):1871-1882
本文通过结合耕地面积与距离修正反距离空间权重矩阵,首次构建改进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的信息准则验证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以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运用改进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黑龙江省萝北县不同类型耕地质量的空间聚集特征及空间关联结果,并据此提出详细的耕地保护分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①验证了改进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②不同类型耕地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相似的集聚性规律。正相关类型(HH型和LL型)多以带状或片区形式出现,聚集性较强;负相关类型(HL和LH型)无明显集中区域,面积较小,且零星分布;③将耕地保护划分为核心保护区、重点改良区、适度保护区和综合改良区4个一级类和11个二级类,并分别从耕地自然条件、利用水平和产出效益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耕地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接受主体与给付主体确定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体系和补偿机制构建的关键。文章首先基于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理论对耕地保护外部性的概念、类型及其所引发的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其次,在对耕地保护主体类型划分及其行为分析的基础上,从耕地保护外部性供体的属性和特征出发,论述了耕地保护的区内和区际经济补偿接受主体;同时,在对耕地保护外部性受体的概念、作用模式及其外业调查的基础上,界定和分析了耕地保护的区内和区际经济补偿给付主体。研究表明,耕地保护区内经济补偿给付主体应为区内和区外所有获取耕地利用和保护生态社会效益的自然人(外部性受体),其中区外经济主体所获取的生态社会效益(耕地保护区际外部性)应在区际经济补偿实现的基础上,再通过区内经济补偿纳入到耕地利用经营主体(农户)的收益之中。经济补偿接受主体与给付主体的界定,从理论上解决了耕地保护区内和区际经济补偿受益方与受损方模糊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明确耕地保护的管理主体、社会监督主体的责任和行为约束。  相似文献   

16.
利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01年、2008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在GIS技术支持下,选取与耕地演化相关的坡度、距居民点的距离、距交通干线的距离等地理因子,分析了2001年-2008年间门头沟区耕地流出和流入的情况,并以村域数据为基础,度量耕地利用变化与农民人均分配收入变化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0-2°是耕地流失最为集中的坡度区间,随着距居民点的距离增加,耕地流失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耕地的流出与流入均与交通道路的分布有密切的关系,新增耕地整体上向居民点的外围空间扩散,且整体质量状况不佳,随着耕作半径的扩大,很容易被弃耕。从村域耕地与人均分配收入的演变情况来看,耕地理性减少的村庄有87个,耕地非理性减少的村庄有36个,耕地非理性增加的村庄有14个,耕地理性增加的村庄有27个。最后,从耕地保护的制度、理念创新和土地整治等方面提出推动都市山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新疆耕地开发流失模式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  吴世新  冯雪力 《资源科学》2010,32(9):1726-1733
应用中国科学院土地利用变化时空信息平台,在新疆1990年、2000年、2005年、2008年四期土地利用 时空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提取新疆三个时段的耕地开发利用时空流转数据,并结合新疆环境背景 数据库分析近20年来新疆耕地开发流失模式的时空特征变化。结果表明:近20年间,新疆耕地开发速度呈现急剧 上升又减缓的趋势,2000年-2005年间达到峰值;耕地开发由壤质绿洲地区逐渐向砾质和砂质的戈壁、沙地等未利 用地扩展延伸,由引渠水灌溉向地下水灌溉发展,打破河流、土质定开发的传统模式;近20年间,新疆耕地流失速 度持续下降,撂荒一直是耕地流失的主要因素,建设占用在耕地流失中的比例持续下降,生态退耕在耕地流失中的 比例持续上升,人为因素对耕地流失的作用逐渐增大,建设占用和生态退耕的耕地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撂荒耕地 由绿洲地区向沙地、戈壁扩展。  相似文献   

18.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聪  刘黎明 《资源科学》2019,41(12):2296-2306
揭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差异及其驱动因素有助于了解农户土地投入行为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响应状态,可以为实现耕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本文以上海市青浦区、长沙市长沙县和固原市彭阳县为例,运用实物形态法和综合指标法相结合的方法核算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2001—2016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然后采用岭回归模型分析了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01—2016年,长沙县和彭阳县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呈波动上升趋势,而青浦区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值从大到小为长沙县、青浦区、彭阳县;②耕地利用集约度包括资本集约度和劳动集约度,不同地区资本集约度在变化趋势和平均值大小顺序等方面与耕地利用集约度基本一致,而劳动集约度均呈波动下降趋势;③不同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青浦区主要驱动因素为灌溉指数、农业政策和地均GDP,长沙县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均耕地面积、农业政策和地均GDP,而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彭阳县主要驱动因素。不同地区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其驱动因素也有所不同,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耕地面积增减数量平衡的思考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为了扭转我国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的局面,从中央到地方采取了一系列节流与开源措施,使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局面得到了遏制,并于1995年和1996年实现了全国耕地面积增减数量的平衡。然而,由于耕地增在边缘地区,减在东部沿海和内地;增的多为低产地,减的多为良田,所以耕地面积增减数量平衡并不意味着能保障耕地产出能力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郑华玉  沈镭 《资源科学》2007,29(4):152-15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和各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人口高峰年的粮食安全问题,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耕地占补平衡。当前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问题是片面强调数量平衡,缺乏新增耕地的质量评价衡量标准,从而使我国的新增耕地质量总体趋于下滑,某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确定耕地质量的衡量标准,建立耕地质量检验机制已成为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本文根据农用地分等理论及方法,结合我国耕地占补平衡中所存在的问题,对耕地占补平衡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确定了连州市耕地占补平衡评价体系及测算方法,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