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导致了科学研究方向的根本转变。以生命为隐喻理解世界,复杂性科学从无生命对象向有生命对象逐步扩展其研究范围,在机器系统和生命系统之间搭起桥梁;复杂性科学致力于研究系统整体性特征及其演化、生成机制,将信息、功能和行为作为它的基本概念。在抛弃经典科学旧范式,逐步突破还原论纲领、超越划归思想的同时,复杂性科学从还原论走向探元论,从原子构成论走向系统生成论,向人们描绘了一幅非决定论的、自主性的、涌现的、生成的世界图景。  相似文献   

2.
科学哲学对科学知识的认识论的说明并没有达到其预期效果。库恩的研究把科学哲学从认识论范畴放大到社会学和史学范畴,科学哲学由此步入后库恩时代。库恩之后的社会建构论认为科学知识是由社会因素建构起来的,稍晚的“科学的文化研究”是对科学的社会研究的深化和延伸。上世纪末兴起的分科化的科学哲学的研究重点在于生物学哲学,它的研究带有明显的描述性。  相似文献   

3.
系统科学的五大理论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典科学到系统科学范式的转换,实现了理论层次的重大突破。整体论是系统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在学科定位方面,突破了经典科学的学科边界,具有跨学科特征;在认识论方面实现了从实在论向建构论的转变;在理论特征方面实现了从构成论向生成论的转变,生成论成为了系统科学的灵魂;在研究对象方面,实现了从"实物性"向"关系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从"科学的文化研究"看有关干细胞研究的大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的文化研究"把科学实践和其他文化实践之间的交通作为考察焦点,抛弃针对科学的纯说明立场,主张一种参与性的、内源性的批判态度,力图参与科学实践的型塑.论文结合科学论的新进展对"科学的文化研究"方案作了介绍,并利用有关干细胞研究的大讨论来展示该方案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三论”的知识有序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兵  吴秀玲 《情报探索》2008,(12):12-15
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和协同学理论是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三门系统理论的分支学科,合称为“新三论”或DSC论。文章在澄清了知识有序不等于文献有序的基础上,运用“新三论”解释知识系统的有序机理,认为可以运用知识基因学说,通过知识三体理论和科学发展模型来说明知识系统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6.
塔斯基提出的作为真之定义的T模式,引发了关于“真”的收缩论和膨胀论的争论。文章提出另一种真之定义即T’模式,作为对T模式的补充,从而改进了塔斯基的语言层次论,并将真之收缩论和膨胀论统一起来。在普特南的“内在实在论”的基础上,文章对“存在”和“事实”加以界定,对“内在符合论”给以澄清,并阐明真之实用论和真之融贯论的作用及其关系,从而将真之符合论、实用论和融贯论以及收缩论和膨胀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统一科学问题是一个备受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也在1948年提出了一个他称之为“透视论”的统一科学的模式。文章分析了这一建立于一般系统论之上的“透视论”科学统一观,并反思了统一科学的现实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语境论作为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在逐步被人们所理解的同时,也渗透到科学史的研究中,对传统科学史观进行了诸多反思。文章不仅从历史语境时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和批判主义三种传统科学史观提出反思,而且从社会语境的角度对传统科学史观进行了理性消解。文章主张语境的、价值中立而多元的科学史观,为语境论科学史观的建立作理论上的辩护。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指出传统科学编史思想缺陷的基础上,分析了语境论科学编史思想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概括了语境论科学编史思想的内涵和特征,归纳了语境论科学编史思想的研究意义,认为只有在语境论的基底上,科学史学的研究才会有一个全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资源科学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成升魁 《资源科学》1998,20(2):1-10
资源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其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本文研究认为:资源科学是一门建立在各分支资源科学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资源问题是资源科学迅速发展的社会动力。为了正确认识或解释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资源科学必须进行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因为资源的利用过程实际上是人类利用现有的社会经济资源(资本、人力、技术、信息、管理等)对自然资源的加工利用过程。从世界范围看,特别是从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看,资源问题是人口、环境、经济复杂的问题的核心。最后,本文对几个重要的资源科学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①资源过程论;②资源的生态经济平衡论;③资源生态系统论;④资源流动论;⑤资源产权论。  相似文献   

11.
孟强 《科学学研究》2007,25(4):604-609
在当代的科学论中,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各执一端。为了打破僵局,芭拉德在玻尔的量子力学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作用实在论。作用实在论超越了以往的表象主义,以科学实践为中心,弥合了自然与社会以及主体与客体的鸿沟。在作用实在论当中,实在是科学实践所构造的结果,话语则是其中的重要维度之一。但作用实在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科学的客观性,客观性被改造为责任问题。如此一来,认识论与本体论在科学实践中得到了统一,科学从表象走向了实践,实在论与建构论的二元对立被超越了。  相似文献   

12.
袁维新 《科学学研究》2010,28(6):809-815
科学本质阐明了科学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人们对科学本质属性的正确认识。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来看,可以把科学本质观分为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与新的科学本质观两类。科学本质的现代观是多层面的,主要涉及"科学知识本质观"与"科学探究本质观"。科学本质的范畴是由科学本质的特征或要素决定的,主要涉及:(1)科学知识的本质;(2)科学探究的本质;(3)科学事业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张云昊 《科学学研究》2017,35(11):1601-1607
随着学院科学向后学院科学的转型,科学共同体与政府、企业、公众之间形塑了一种以结盟、嵌套和公众缺场为主要特征的"漏斗"形治理结构。这一结构尽管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但却导致了社会风险的扩大和社会问题的增加,加剧了科学与社会的紧张关系。从根本上来说,科学技术是嵌入于社会的。因此,科学技术只有与社会保持均衡的张力,才能既造福社会又不危及社会。而要保持这种均衡的张力,就必须建构科学技术的对称性治理结构。立基于此,论文从科学治理已有的研究进路和实践历程出发,在对"漏斗"形结构进行建模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对称均衡的"菱形"治理新结构,认为建立分布式的"科学共和国"、重塑公众的功能与结构位置、确定四大主体的系统边界、发展边界间的中介组织和"科学掮客"、以及设置主体间的民主协商平台等是建构"菱形"治理结构的基本要件。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主义转向之后,科学哲学面临着采用工具主义合理性还是接受历史主义而放弃对合理性追求的两难局面,造成了所谓的科学合理性危机。但是,这种两选一的对立局面建立在错误的理论预设之上。超越这种对立局面首先要求不再将科学合理性建立在某些普遍适用的规则之上,其次要求扩展对科学实践中的认识论规范的理解。以实践为中心的科学哲学为我们提供了更广泛地理解认知规范的可能性,从而建立一种与历史主义相容的科学合理性观。  相似文献   

15.
现代物理学对宇观和微观领域的研究对科学理论和科学仪器具有高度依赖性,这就在科学理论、科学仪器、观测结果、对观测结果的解释和评价这四者之间建立了某种统一性的关系。这一关系导致了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既是科学的,又是哲学的,并且,同时又是源于科学的哲学,还是源于哲学的科学。爱因斯坦和玻尔的世纪大论战、爱因斯坦的理想试验和相对论理论、量子力学的微观模型、超弦理论的构想,以及现代物理学对微观终极性的探索体现出来的正是现代科学中所呈现的科学的哲学化和哲学的科学化的一般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向规模产业转化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一个关键点,对于切实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江苏省在全国率先设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已有八个年头,文章阐述了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设立背景、经验做法、实施成效,并对政府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侧重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袁维新 《科学学研究》2008,26(2):249-254
 科学发现是贯穿于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创新活动。关于科学发现的过程,历来是科学学、心理学、科学哲学等学科研究的中心课题。本文拟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创造心理学、科学哲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史等方面对科学发现的过程与本质作点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Historians of science, inasmuch as they are concerned with knowledges and practices rather than institutions, have tended of late to focus on case studies of common processes such as experiment and publication. In so doing, they tend to treat science as a single category, with various local instantiations. Or, alternatively, they relate cases to their specific local contexts. In neither approach do the cases or their contexts build easily into broader histories, reconstructing changing knowledge practices across time and space. This essay argues that by systematically deconstructing the practic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STM) into common, recurrent elements, we can gain usefully "configurational" views, not just of particular cases and contexts but of synchronic variety and diachronic changes, both short term and long. To this end, we can begin with the customary actors' disciplines of early modern knowledge (natural philosophy, natural history, mixed mathematics, and experimental philosophy), which can be understood as elemental "ways of knowing and working," variously combined and disputed. I argue that these same working knowledges, together with a later mode-synthetic experimentation and systematic invention-may also serve for the analysis of STM from the late eigh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The old divisions continued explicitly and importantly after circa 1800, but they were also "built into" an array of new sciences. This historiographic analysis can help clarify a number of common problems: about the multiplicity of the sciences, the importance of various styles in science,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t suggests new readings of major changes in STM, includ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scientific revolutions and the transformations of biomedicine from the later twentieth century. It offers ways of recasting both microhistories and macrohistories, so reducing the apparent distance between them. And it may thus facilitate both more constructive uses of case studies and more innovative and acceptable longer histories.  相似文献   

19.
林德明  刘则渊 《科学学研究》2010,28(8):1141-1147
利用文献计量方法结合知识可视化技术,通过绘制科学知识图谱计量分析了"文献"与"发现"之间的关系,并系统地展示了基于文献的科学发现的发展与现状,明确了实现基于文献的科学发现计算性的现实基础,包括由Swanson所提出的以非相关文献为基础的知识发现理论的研究,以及以相关文献为基础的科学发现的研究,尤其是应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科学发展前沿和热点的感知与识别的研究,这些研究为科学发现计算性的实现提供了参考。最后,在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计算机模拟结合可视化技术计量文献的新视角,并且提出了实现基于文献的科学发现计算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邱德胜 《科学学研究》2013,31(3):330-334
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实验室研究,其目标在于揭示科学知识的实际生产过程,还原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本性,传递对正统科学观的质疑与批判,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与它的理论渊源密切相关。具体而言,实验室研究的理论渊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从辩护到批判:话语转换中的科学哲学;第二是从宏观到微观:视域转向中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第三是从异域到本土:场点转移中的人类学。此外,常人方法论、科学实践哲学也为实验室研究的出现提供了可能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