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课上,我经常与学生一起比赛写作。这样做是因为一次作文课上接受了学生的挑战,才让我渐渐爱上这样的双赢比赛。  相似文献   

2.
我们现代人讲古文总爱一个劲地给学生灌,总害怕学生弄不懂。我以前就是这样干的,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查阅资料、备课;给学生讲课文。我讲得很累,学生听得也很累,他们不是打瞌睡,就是乱做小动作,弄得课堂纪律都难以维持。到了这种时候,我索性让学生自己读去,他们读了之后我再讲,反而效果不同了。于是我就从中得出了一条让学生反反复复读课文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袁泉 《文学教育(上)》2011,(12):131-132
同样做老师,但教哪一科,那感受绝对不同。同样做老师,但做不做班主任,心态差别也极大。今年我所带的是高一理科班,记得第一天进教室,临放学的时候给学生留了一份作业:以“站在高中的门口”为题写一篇作文,让他们好好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两个胆大的学生就是这样开头的:不知道为什么班主任要我们写这样的认识,她肯定是一个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4.
这里说的“著书立说”,就是学生将自己的习作积累起来,装订成册。多年来,我一直是这样做的。一、宏观指导。学生一进入七年级,每次习作,我都要求他们采用300字格的稿纸来写。这样既利于随时批阅,也方便到一定的时候装订成册。  相似文献   

5.
学生不做家庭作业是一个顽症,有的"老赖",可以做到天天不做家庭作业而面不改色,我班的小聪就是这样一个学生。开学一段时间后,针对班里学生有经常不做或少做家庭  相似文献   

6.
<正>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学科。下面我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品德与社会学科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操作情境,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如,在教学《珍惜时间》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一分钟内,我们都能做些什么?"在得到学生的肯定回答后,教师向学生明确交代下一步的活动内容,就是让同学们亲自操作一下一分钟到底能做哪些事。  相似文献   

7.
<正>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针对这种想法,我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怎样争取实践的机会。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有的学生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相似文献   

8.
逆向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逆向教学设计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传统教学的精辟概括.传统教学就是"告诉学生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让学生能更多地掌握学科知识".现在我们认为这些对"教学"的定义是不全面的.我认为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就是采用逆向教学设计.所谓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面向目标的教学设计,即从学生的学习目标出发,而不是从教材出发.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教学设计就是这样一种逆向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采取了完整作文与片段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高年级作文,一学期一般是七、八次,这几次作文都是完整作文,学生既要考虑整体构思又得注意细节。这样,多数学生两节课很难完成一篇作文。根据这种情况,我在完整作文中加入了片段练习。所谓片段练习就是写某事或某人的一个局部或侧面,为下一次大作文做准备。这样学生可以随时写他们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最使他们激动的一、二句话。不要求写题目也不必为开头、结尾伤脑筋。  相似文献   

10.
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信息反馈原理,我设计并运用了四段式练习课的课堂结构,具体是这样做的: 一、明确任务 上课一开始就开门见山的提出本课任务、要求,或是出示错题以引起学生注意,为练习做好心理准备。我在上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课时就是这样开始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班学生数学作业完成情况的记载表中也有我的名字,那是我自己主动把自己“降格”为班里的一个普通学生。我认为这样做没有什么不妥,老师本来就应该是班里能为大家做样子的最好“学生”;孩子们更觉得应该如此,用他们的话来说:你本来就是班级中的一员么.  相似文献   

12.
宣志山 《考试周刊》2015,(14):120-121
<正>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怎样争取实践的机会。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有的学生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相似文献   

13.
<正>在给儿童上活动课的时候,我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很难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一部分学生努力跟着老师进行活动,更多的难免开小差,不是相互议论、嬉戏,就是自顾自说话。课堂显得很吵闹。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开始是提高声音呵斥和批评,好让他们一一参与到活动中。这样做让我感觉累不说,无形中还把自己置于  相似文献   

14.
李莹 《宣武教育》2009,(7):16-17
学校里的教师一直被分为主科和副科两类。其实并没有人认真地做这样的划分,但是老师、学生、家长潜意识里就是这样认定的。在小学让一名科任老师当班主任这种现象不多见,而我就是这少数中的一例。我是一名专职音乐教师,但同时也是一年级八班的班主任。任班主任工作仅一个学期,但我却有颇多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那么老师就是辛勤的园丁;如果说孩子是知识海洋中的一只只小船,那么老师就是那盏指路的明灯;如果说学生是不懂事的孩子,那么老师就是慈祥的母亲。您,就是这样一位老师。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我刚入学不久,有一次课间活动,我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  相似文献   

16.
一、关注细节,做学生的贴心人我的学生总说:"张老师管得比我妈还细。"我认为,这是学生对我的认可和赞扬。班主任工作本身就是平凡而琐屑的,我们全身心投入做好了这些小事,自然就能成为学生的贴心人。记得很早以前看过一部电影《苗苗》,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这样一个情节:  相似文献   

17.
思索与尝试     
王自蓉 《中学教育》2003,(11):47-47,15
中国历来受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影响 ,尊师重教是儒家文化的精髓 ,然而师道尊严也阻隔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的交流和沟通 ,两千多年来 ,这样的教育模式 ,这样的师生关系似乎也一直相安无事 ,但是历史的车轮在前进 ,时代在进步 ,就必然会使原有的师生关系发生变化。今天的教师们往往感触最深的莫过于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 !作为教师一员的我 ,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感慨 ,也曾经将自己做学生时的情形与今天自己所教的一班学生作比 ,往往结果依然是如此 :当年我做学生时 ,对老师毕恭毕敬 ,那敢有半点冒犯之举 ,而今天的学生呢 ?性格平和一些的 ,对…  相似文献   

18.
大哥老师     
很多朋友小时候的愿望是长大后做位育人园丁,但我从未有过那样的想法,原因是怕遇到像自己这样的学生。打从接受教育开始我就是个狡猾狡猾的学生,屁股上有刺坐不住,眼睛一转就出个坏主意。  相似文献   

19.
德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道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我”的存在,最终过上美好的生活。具体而言,让学生关注生活,即“我”看到这样做;反思生活,在生活中主动体悟“我”为什么这样做;建构生活,深刻认同“我”应该这样做。  相似文献   

20.
宽容的力量     
金霞 《甘肃教育》2008,(15):17-17
老师要有一颗平常心。所谓平常心就是做平常事,埋头做事,不能老想着得到实惠、名誉,越是这样想,往往越做不好事。以前在带班时,我总以为学生长大了,过高地要求学生。在学生考试成绩差、不遵守纪律、卫生打扫不彻底时,常常感到不满意,甚至有厌恶的情绪,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磨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