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孟诗派之奇崛生新的美学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孟诗派在创作中都各自追求一种怪奇的美学风格。韩愈追求新奇生硬之美 ,贾岛以清苦奇僻为美 ,孟郊很喜欢萧索清峭之美 ,李贺追求清幽凄艳之美 ,卢仝以朴拙雄浑为美 ,刘叉则以狂劲直为美。韩孟诸人打破了古典抒情诗的和谐优美和种种程式 ,开拓创新 ,并各自成家 ,大大地拓宽了中国文学的审美视野 ,成为中国诗史上一个奇特而罕见的诗歌流派  相似文献   

2.
韩非政论的文学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非政论具有鲜明的特征:深刻、切实、奇峭的思想内容,通过明确、雄辩、犀利的表达方式和警练、刚劲、迫急的语言运用,得到最完满的表现。从思想深层到语言表层,各种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融化,有机地表现韩非创作个性的独特性:深、峭、劲、急,具有不可否认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太原大学学报》2017,(4):63-68
王昶《蒲褐山房诗话》认为时代风貌、自然环境、个人主观因素是诗歌创作的基础条件。同时,他认为诗歌创作需追求清丽淡雅、铿锵凄楚、痩硬刻峭的审美,表现了他诗歌审美追求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与苏轼同为仕途失意的文人,被一贬再贬至偏僻荒蛮之地。逆境中,他们选择寄情山水,并写下了饱含深刻生命体验的山水游记。二人的游记由于不同的个性思想和美学追求,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精神:一者是孤峭幽寂、凄神寒骨的执著、深情之美,一者是挥洒自如、自然畅达的洒脱、智慧之美。  相似文献   

5.
刘禹锡论说文有别于韩愈文章的感情浓烈、气势逼人,也不同于柳宗元文章的忧愤激切、冷峻劲峭,别具一种客观冷静、沉着从容、豪隽刚健、超迈通脱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得益于中道思维方式对其创作个性的影响,以及朴素辩证法对其思想的深入渗透。  相似文献   

6.
贾岛是晚唐诗坛的重要代表之一。其诗风瘦硬劲峭而兼备奸穷平淡之风,后世学者皆以此为定论。然而贾诗特点不止此,其诗尚备精约之风格,无论是“推敲”还是“苦吟”;是思理的构建还是景物的摹写,均是精约之美的外显。  相似文献   

7.
在文章写作方法中,有一种方法为"突起,纡行,峭收"。"纡"是指内容表达要纡回曲折而富有变化;"突"和"峭"则是指开头和结尾要精警、醒目和含蓄有力。  相似文献   

8.
胡和平 《班主任》2000,(2):12-13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班级建设中事关工作成败的重要环节。有了集体荣誉感,学生就会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就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吴文洁 《广西教育》2007,(5A):22-23
在交往的过程中,有些话语把意思直接表达出来,给人的感觉是粗俗、生硬、刺耳;如果间接地表达出来,则含蓄、宛转、悦耳。后一种话语叫做委婉语。  相似文献   

10.
《游玄岳记》是谭元春山水小品的代表作,它颇能体现谭元春甚至整个竟陵派诗文幽深孤峭的审美旨趣。《游玄岳记》的幽深孤峭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幽深静僻的境界,险怪奇峭的物象,孤衷峭性的性灵,自由尖新的表达方式。本文还简要分析了《游玄岳记》幽深孤峭特点形成的个人、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1.
教育智慧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表现为对教育对象的活动及表现,尤其是内在心理活动的深刻的理解、洞见与把握:表现为教育活动中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力、感召力;表现为教学活动中使受教育者深刻领悟和掌握学习内容所施加的影响力及对潜在问题进行思考的引导性和启发性:表现为对不同受教育者实施有效教育而对教育内容、策略、手段的继承性运用、发展性运用和创造性运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现代舞的来龙去脉,是针对欧洲传统的古典芭蕾而革新出来的舞蹈,是本世纪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舞蹈流派。从意识上讲,它追求的是一种抽象的或半抽象的意境美,以着重追求社会现实和人的思想心理活动为目的。在表现形式上,反对传统芭蕾古板而生硬的教条和严格规定的程式,主张完全用身体的充分运动,不受任何约束地表达感情。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现代舞的来龙去脉,是针对欧洲传统的古典芭蕾而革新出来的舞蹈,是本世纪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舞蹈流派。从意识上讲,它追求的是一种抽象的或半抽象的意境美,以着重追求社会现实和人的思想心理活动为目的。在表现形式上,反对传统芭蕾古板而生硬的教条和严格规定的程式,主张完全用身体的充分运动,不受任何约束地表达感情。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实素质教育的今天,合唱训练对于提高中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群体分工协作意识无疑有很大帮助。因此,合唱训练已成为中学生第二课堂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合唱:学生声音还可以,但表情呆板,或过于成人化的声音与那张幼稚的娃娃脸极不相称;或学生声音机械地强弱,演唱盲目地快慢、停顿、刻板地追求戏剧化的效果;或追求场面热闹,生硬地插人  相似文献   

15.
一、虚浮:表现在导语设计追求形式主义教学设计不是花架子,一切应当服从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目的。但是,从众多课堂尤其是各级各类的评优课上.很多老师总以为课堂要出彩,导语要花哨、新奇,所以他们的导语往往以猎奇和吸引学生眼球为目的.并不追求导语与课堂教学任务的实质联系.生硬地设置一些情景,在原本比较流畅的教学流程和思维过程中人为地制造一个阻碍,过于表象和无用的情境削弱了学生自然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过程,这样虚浮的导语冲淡了教学主题,影响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既强调学科内的纵向发展,又强调多学科的横向整合.由于视觉与听觉艺术之问本身就存在着通感,因此在美术与音乐的综合课型里,美术与音乐的相互借助显得尤为突出.但是有些教师对综合性课程的概念认识似是而非,主观、生硬、肤浅地将美术与音乐知识进行简单、生硬的拼合和叠加,单方面追求一种热热闹闹、花样繁多的课堂效果,使整节课在热热闹闹中度过,学生却所获无多,甚至弄不清到底是上了一节美术课还是音乐课.这其实是一种貌合神离的假综合.笔者认为,要在教学中真正实现音乐与美术课程的综合,教师应进行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文坛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创作倾向。路遥、张承志、梁晓声等的创作,体现着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对人间的深层次的关切;王朔小说及新写实小说则表现出对人的价值与命运的忽视、冷漠。这两种倾向的对立,表现在文学创作中为理想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之间的对立;对苦难的体认、超越与漠视、放弃之间的对立。在物质利益至上的观念日趋强化的今天,路遥、张承志等的创作追求,尤为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8.
韩诗意象具有与传统诗歌意象不同的艺术特征。文章通过对韩诗中自然意象的统计分析,认为韩诗意象具有生硬、晦涩、险怪的特征,表现出强烈的主观化、非诗化倾向。其诗歌创作总体上与李白、杜甫等大诗人处于一种基本相同的趋势中,韩诗的创造性就是在整体的趋向一致中表现出意象的独造性。  相似文献   

19.
贾岛是晚唐诗坛的重要代表之一。其诗风瘦硬劲峭而兼备奸穷平淡之风,后世学者皆以此为定论。然而贾诗特点不止此,其诗尚备精约之风格,无论是“推敲”还是“苦吟”;是思理的构建还是景物的摹写,均是精约之美的外显。  相似文献   

20.
乾隆诗坛"秀水派"代表钱载,诗歌宗宋且刻意追求技法,表现为喜用俚语虚字、变化节奏、以文为诗,形成一种生硬奇崛、拗折多变的宋诗风格。作为清代宋诗演进中重要一环,钱载在创作实践上的大胆尝试,不仅对乾隆时期及后世宋诗繁兴影响深远,且对宋诗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