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美国官方机构发布的《波音737MAX事故调查报告》为例,分析美国空难事故调查报告的文体特征,并总结该报告的汉译方法。通过原文与译文比较研究,归纳词汇层面的译法,包括:专业词汇对应译法、词性转换译法、词汇情感色彩保留译法;归纳句法层面的译法,包括:句内结构顺序调整法、长句拆分译法、语态调整译法、化繁为简译法。  相似文献   

2.
作为文学题材中存在时间久远和形式不稳定的文学形式之一,诗歌的本质在于它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越来越多的学者和译者开始将目光聚集在唐诗的研究和翻译上。在情感作为诗歌本质这一观点的指引下,本文试图研究唐诗翻译过程中审美情感移植的方式。并提出诗歌翻译的本质是对原文中的审美情感的移植。它也包括译者对原文审美情感的体验和再造。译者对审美情感的移植过程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步骤:虚静,想象,判断和体验。  相似文献   

3.
文学翻译不但要"达意",而且要"传情".译者主体性对于文学翻译中情感色彩的传递至关重要.译者主体性发挥不当,可能导致文学翻译中情感色彩传递的失真.译者需妥善发挥其主体性,以便能正确领会并在译文中恰当地传递原文的情感色彩.  相似文献   

4.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在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基础上,仍需能够灵活运用具体的翻译技巧和方法来指导实践。行之有效的翻译技巧与方法包括归化与异化、增译法、减译法、词序调整法、重译法、词类转换法、正说反译法、反说正译法、分译法等,译者如能熟练灵活地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可以使译文表达更加忠实于原文思想,通顺自然,且富有文采。  相似文献   

5.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 ,为了更明确地表达原文思想 ,使译文更符合汉语表达规范和习惯 ,满足汉语修辞的需求 ,通常采用增译法。增译法的运用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译者的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同时取得满意的表达、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6.
论散文翻译中的风格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格是散文艺术生命力的重要体现,能否在译文中尽可能地再现原文的风格是散文翻译成败的关键。散文的风格体现在散文的韵律、意境和情感中,译者应该深刻理解原文的风格特点,准确把握原文语言形式中的独特的风格印记,以合乎译入语语义结构的句法尽可能将原文的风格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校训作为一种对广大师生的劝说艺术,同样具有修辞的三要素:信誉诉诸、情感诉诸和逻辑诉诸。在校训的英译中,译者不仅要忠实再现原文的语义,还要用最恰当的表达来再现原文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8.
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要把一种语言的情感色彩用另一种语言表现出来,就要求译者从名词的象征性、动词的时态、近义词的选择、否定问句、祈使句加简短问句的使用上去注意,使译文忠实于原文的情感色彩。  相似文献   

9.
《功夫熊猫》的中文字幕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译者从目标语读者的角度出发,在严复“信、达、雅”理论标准的指导下,综合运用了增译法、减译法、直译、意译和归化等多种翻译策略,力求用地道、自然的语言来翻译原文,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字幕翻译,从而最终也提高译者的字幕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与科技翻译等非文学翻译注重传递客观事实不同,散文翻译以传递作品的美感与情感为主。译者在翻译活动中难免掺杂个人情感,而译者的情感对译文质量与风格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比《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两个译本中译者的情感,分析不同译者的情感的异同,以体现译者的情感在散文翻译中的重要性及局限性。本文对译者情感的研究,有利于译者在散文翻译中把握个人情感的“度”,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1.
由马丁创立发展的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扩展,包括态度、介入和分级。其中,态度包括情感、判定和鉴别。在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在向目的语读者传递源语态度意义信息时会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态度意义的对等传递,对原文的态度意义有所取舍,正面直接表达源语文本的态度意义等。  相似文献   

12.
汉语重意合,特别是文学语篇中常出现断句不严格的现象。在翻译成英文过程中需要对语句进行适当的拆分与合并,才能更好地传递原文信息,提高译文质量。本文分析了拆句与合句译法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注重逻辑关联和艺术特征等拆句与合句译法的要点,并举例说明了文学翻译中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3.
英语的定语从句分为限制性定语和非限性定语,由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导,放在它所修饰的先行词之后。定语人句的翻译,一般应视上下文而定;不同的译者译法亦不尽相同。本文打算就定语从句的一般译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刘欢  孟增辉 《海外英语》2014,(15):126-127
从认知语用理论出发,结合隐喻认知观和关联翻译理论,对诗歌中情感隐喻的翻译进行了实例性的分析和阐述,提出译者翻译过程中译文与原文认知效果的最佳关联就是翻译力求达到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语言文化差异与可译性的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文化交流。各国、各民族之间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可译性的限度。译者(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译者)应该克服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酌情采用灵活的译法,再现原文的精神风貌以实现文化的沟通。可译性限度的客现存在为译者提供了再创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在翻译实践中,主位-述位结构理论指导译者以段落为翻译单位自有其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而在段落里,小句依旧是汉英2种文本的分析比较单位。从分析CET4段落翻译入手,指出在汉英翻译中必须注意原文的主位和述位的结构和信息推进模式,尽量保留原文中原有的结构模式;不能保留原文原有模式的情况下,则必须对原文的信息结构进行重组或调整,以帮助译者做到最大限度的等值翻译。  相似文献   

17.
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处女作《理智与情感》中,破折号频频出现,对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学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该研究基于《理智与情感》自建英汉平行语料库,综合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考查该书中破折号的功能以及孙致礼译本对其的处理。研究发现,破折号在小说英文原文中主要有以下三种功能:补充说明、强调转折、语气停顿。而译者考虑到中文表达习惯,大幅删减了破折号;保留的破折号多起着语气停顿、增强修辞的作用;个别情况下,为了人物形象的塑造,译者将原文中的其他符号改为了破折号。  相似文献   

18.
分析评论《飘》的两个不同中文翻译版本中的是非句的翻译特色,考察是非句的不同形式和所对应的语用功能,寻找实践性更强的翻译指导理论。在翻译是非句时译者不应仅分析是非句形式所代表的语境,也应注意不同形式所具有的语言功能,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去复述原文的风格和神韵。  相似文献   

19.
翻译活动不仅是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转换,同时还涉及到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项学科。随着译者主体地位的提高,对译者个人的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将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讨论在文学翻译这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思维过程中,译者情感介入的作用,并阐述了译者审美情感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心理本质。  相似文献   

20.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为了更明确地表达原文思想,使译文更符合汉语表达规范和习惯,满足汉语修辞的需求,通常采用增译法。增译法的运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译者的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取得满意的表达、修辞效果。同样直译加注法方式对文化意象脱落能进行有效的补救,尽量做到保留民族文化特色,做好传递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