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20年6月20日,“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新时期、新需求、新发展”青年学者论坛以在线形式成功举办。论坛聚焦于新时期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的创新和发展,探讨其未来走向。文章对青年学者报告和专家点评内容进行梳理,结合自身认知和学者代表性成果,从科学评价在新时期的新发展、科学评价的未来走向、信息计量新时期的新特征、信息计量的新方法和新思考等4个方面归纳总结,以揭示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比较"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改革争议的基础上,分析学科面临的市场经济、数字革新和大众教育等环境变迁,得出一级学科定位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基本结论。论证围绕泛在网络组织信息并提供知识服务来深化变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致力于专业性定位重构一级学科理论体系、推进本科教育改革和师资结构重组的变革愿景,建议以"信息管理"替代现有名称并达成发展共识。  相似文献   

3.
旨在从学术阅读和学术出版两个方面梳理我国青年学者学术交流行为的基本特征,以13位青年学者为研究样本,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方式获取信息,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处理访谈数据.研究表明,我国青年学者学术阅读与出版行为基本延续传统的学术交流方式,但也显现出一定特殊性,如重视移动设备的学术阅读、倾向于在传播速率较快的信息源上发布学术信息、高度关注国际合作出版等.  相似文献   

4.
<正>8月11日至14日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档案学者学术论坛在在辽宁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大学、南昌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辽宁大学等全国各地16所高校的50余位青年学者参与本次论坛活动。论坛围绕"中国档案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主题征集到论文24篇。本次论坛有16位青年档案学者作大会发言,他们就档案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各抒己见,一些新思想引发了激烈的互动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以人文学者为研究对象,划分其数字能力域类别,构建人文学者用于学术研究的数字能力框架,用以探究当前我国人文学者的数字能力现状和存在问题。[方法/过程]按文史哲、语言、法律;艺术、音乐、传媒;图书馆学、档案学、博物馆学;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4大学科分类对国内203名相关人文学者开展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因子分析、T检验、单因素ANOVA分析。[结果/结论]为提高人文学者的数字能力,从人文学者开展学术研究的一般过程:前期基本信息能力、中期数字技术运用能力、末期交流共享能力三方面提出建议,为今后人文学者如何更好地开展学术活动、图书馆相应学科服务能力的升级、数字人文平台推动人文研究的发展等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图书情报知识》2020,(1):115-127
在信息技术不断迭代的今天,阅读仍然是大家的一项共同行为。作为年关盘点,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主流媒体们陆续揭晓了"年度阅读推荐榜",众多出版社、书店、图书评论网站以及知识付费平台也纷纷推出各自的"年度好书",以此彰显和传达自身的阅读立场、阅读维度和阅读主张。《三联生活周刊》从2015年开始,连续推出"夏日阅读"系列,从自然、食物、行旅、侦探小说、书信等话题展开,为我们打开了"世界的另一个入口",共同分享阅读带来的生命体验。历经了跨年的策划准备,"阅读中的青年学者——2019年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阅读书单"在新年第一期与大家见面了。本领域20余位青年学者以阅读人的身份给我们开出了一份极具"私货"价值的书单,它不仅反映出学科领域内青年学者们的阅读状态和风貌,也让我们看到他们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共同追求。希望这份书单能够成为专业研究与社会关照相结合的阅读文化的倡导,并引领学术与文化潮流之间的相互触达。或许你本身就迷恋阅读,或者你正在被感染。此刻,就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相似文献   

7.
关于"馆员学者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馆员学者化”的内涵和导向错误及形成这种观点的成因,分析了馆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学科馆员”才是馆员努力发展的方向,才是提高文献信息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8月11-14日,由辽宁大学中国档案文化研究中心和《兰台世界》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档案学者学术论坛"在辽宁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大学等全国各地16所高校的50余位青年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围绕"中国档案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主题征集论文24篇。论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游俊 《出版科学》2001,(3):73-73,75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知识的质量与数量、深度与广度、内涵与外延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这就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我们这些从事编辑工作时间不长的青年编辑应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潜心读书,充分掌握最新知识和信息,为做好本职工作也为青年编辑的自我发展奠定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探讨学者关联数据集的定位及其构建方法,以期为学科发展、学者评价与信息共享利用提供便利。[方法/过程]在阐释现有机构知识库内涵基础上,分析学者关联数据集之功能特点,并以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为例,通过开源软件D2R发布该领域学者的关联数据集。[结果/结论]学者关联数据集不同于机构知识库,它以所属学科领域的学者为数据起点,以网罗一切相关信息资源,并以完全开放、关联与共享的方式提供知识。在学者关联数据集的构建与发布过程中,重点需克服实体URI定义、作者重名、专著与网络学术记录难以采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近年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图书馆哲学”和“图书馆学发展”等三个热点进行了述评,并指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两个突出特点是多元化与分散化。文章认为,弱化“研究分散化”特征,预防“研究多元化”光环下过泛过滥的所谓争鸣,使学术研究有效聚焦才能最终推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主题及其差异,通过词频分析和共词分析,对2000-2009年间国内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主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并重点对2001-2002、2004-2005、2008-2009三个时间段中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深入分析和对比。结果发现,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具有一些相同的研究热点,即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等,同时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研究热点。从时间上看,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都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研究内容也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3.
麦维尔·杜威图书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开拓者,麦维尔·杜威及其图书馆学教育思想需要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借助哥伦比亚大学所藏档案资料,文章梳理了1876—1889年尤其是1887年哥大图书馆经营学院成立前后麦维尔·杜威图书馆学教育思想形成与演变的脉络,得出如下结论:在该时期,图书馆学教育服务于杜威的教育改革理想;杜威继承、发展并综合了他人的思想;其思想主体和成熟形态是实用的技术教育模式;杜威也曾尝试提升图书馆学教育的学术性,而非彻底的实用主义;其教育思想因时而变,历经萌芽、雏形、重塑、成熟、修正五个阶段;在此过程中,他改造了古典图书馆学知识体系,并通过图书馆学教育确立了以图书馆经营管理为中心的现代图书馆学知识体系。图1。表1。参考文献74。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图书馆学自1956年起步,经历了60年艰难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图书馆学报》及其他刊物已发表论文的分析,揭示中国图书馆学60年的发展道路和取得的成就。文章将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置于历史环境和国际环境中,分迟到的起点、持续的徘徊、艰难的起步、漫长的重建、迷茫中破局、新世纪的理论光辉等不同阶段,考察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进步。参考文献29。  相似文献   

15.
提出图书馆学的要点可以归纳为五务“法则”:图书馆的天职就是为了读,读的阅读决定着图书馆的价值,图书馆的价值取决于它的服务,服务的最高形式是知识重组和知识重组是图书馆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6.
对《百年文萃———空谷余音》这部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经典论文的文集的编撰特点及现实意义作了评介,认为20世纪的图书馆学是不容忽视的宝贵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17.
数字图书馆与我国图书馆学理论创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图书馆学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介绍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发展对新兴网络环境的感知,并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重建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图书情报工作》注重自身定位的调整,通过自由来稿和约稿组稿,反映当前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变化。全年共发表文章651篇。这些文章的研究体现以下特点:加强知识服务研究,推动向知识服务转型;发挥理论引领作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力推专题研究,支持对重大问题的深度探索;坚持信息技术牵引、用户需求驱动的业务范式;重视情报分析与研究,深化图书情报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阐述图书情报学专门方法研究意义的同时,介绍了几种关于图书情报学专门方法的争论以及几种观点,提出按照三层次说对专门方法的论述要注意和哲学方法以及一般科学方法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学和情报学是两门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随着历史的沿革,其间进行着数次的分野和融合。文章根据《中图法》第1~5版关于"图书馆学G 250"和"情报学G 350"及其下级类目的变化,追溯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学科融合机理及未来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