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我国网络舆情发展呈现如下态势:舆情热点事件不断攀升、各种社会思潮网上争鸣、网络信息管理渐入法制性轨道、社交媒体的链式传播趋于独立。在“三位一体”的互联网信息管理工作格局下,我国舆情信息工作形成了纵向、横向与协作的网格状运行体系。在新形势下,我国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如舆情信息协调不畅,舆情工作发展不平衡,舆情信息分析不准确,舆情研判市场不规范等。由此,建议加强网络舆情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培育,完善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建设,拓展网络舆情工作科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公民对政府话题和民生问题的关注和参与度不断提高,互联网成为新时期思想文化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社会舆论舆情信息的传播渠道.伴随网络信息的不断扩大,网络舆情形势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和谐,值得重视.当前我国也建立了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体系,并不断完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当前我国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指出当前舆情信息工作已成为政府部门了解社会状况的重要手段,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服务机构一直参与其中。通过总结目前我国图书馆舆情信息工作的主要形式,分析面临的困境,从多角度探讨构建区域性图书馆舆情信息工作联盟的设想,包括可行性分析、确立公共图书馆的主体地位、其他类型图书馆的工作重心以及舆情信息工作联盟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为舆情信息工作的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吉林省图书馆舆情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针对服务项目——《吉林文化舆情参考》开展用户调查,通过对调研数据的研究,分析了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对图书馆舆情信息服务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论述了舆情信息工作的概念和意义,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做好真情信息工作的基本要求。并且结合实际工作谈了个人对做好舆情信息工作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政府舆情信息需求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界定政府舆情信息需求的涵义,分析特征,重点探讨政府舆情信息开发中内容、采集、加工、合作开发、评价等需求理论,归纳与扩展了理论基础,为开展政府舆情信息工作与服务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初步形成一套舆情信息工作体系,并在机构、队伍、制度、理论、技术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该体系存在工作机构不健全、报送内容不明晰、报送指向不明确、人员激励不充分、信息分层不具体、信息采集不深入、信息不能共享等问题。需完善舆情机构和网络,加强部门间合作交流和信息共享,强化舆情工作者激励机制,深化舆情信息分析研究,构建舆情调查和安全保障机制,以形成职能明确、运作有效、成果显著的舆情信息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海量信息以爆炸的方式产生,由于信息采集数量较大,信息分析难度上升,舆情预警时间缩短,舆情应对日益复杂,新媒体技术给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带来了重大挑战。时代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我国应该积极构架以政府为引导,广大网民参与的新型网络舆情监督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陕西省为例,通过对近三年省政府舆情信息工作相关数据的统计,从舆情信息报送来源、主题范畴、信息内容及报送反馈四方面对舆情信息工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对政府舆情信息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政府舆情信息工作现状的图书馆服务对策研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舆情信息工作日益重要,研究政府舆情信息工作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之道,有利于政府提高舆情信息工作质量,帮助包括图书馆在内的信息服务机构提出针对性的服务策略。该文以广州市为例,调研政府舆情信息工作开展状况,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政府舆情信息工作存在的优点与不足,提出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11.
指出不同的舆情信息工作理念产生了参差不齐的传播效果。以雅安地震为例,选取两家政务微博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的政务微博在舆情信息发布和传播上因信息内容、传播语境和文本形式的不同,展现出“塑造仪式”和“服务受众”两种舆情信息工作理念。最后提出政务微博应当围绕受众需求改进舆情信息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欢 《新闻传播》2023,(2):108-110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网络信息传播途径更多,传播效率更高,同时也使网络舆论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在此期间,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引导和管控力度,及时应对新媒体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所带来的影响,针对性地制定舆论信息传播规则。本文主要结合网络舆情的现状,分析新媒体技术发展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影响,并提出新时期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方法,在有效控制网络信息基础上使网络传播模式朝着更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确保舆情变化可控,并有序、正确的引导网络舆情,在社会范围内传播和谐声音。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为地方服务的重要内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图书馆开展政府舆情信息服务从无到有,涌现出一大批成功的典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文章对我国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从服务历史沿革、服务内容、服务产品以及服务评价进行归纳,总结成果,分析问题,提出基于当前现状的服务对策,帮助图书馆提高舆情信息服务能力,促进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技术发展使网络传播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传播主体与受众融合,传播渠道与方式多元,传统传播流程被改变;网络舆情形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个体成为网络舆情形成和扩散中心,政府“把关”功能严重削弱,出现传播权滥用与“网络串联示威”。新媒体技术还给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带来了重大挑战:信息采集数量巨大,信息分析难度增加,舆情预警时间缩短,舆情应对日益复杂。  相似文献   

15.
吴旖旎 《大观周刊》2012,(51):465-465
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作为网络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因网络舆情的演化和扩散而短时间内在现实中触发的突发性事件。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的舆情信息收集工作要注重收集的内容和方法。公安机关既要从人、载体、事方面来研究信息收集的内容,也要运用及时和系统的信息收集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开展信息分析而做出了一套基于兰州石化公司网络舆情信息平台,该平台通过对舆情的提交、等级研判、信息发送等功能,提升舆情信息的及时回复、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研政府职能部门舆情信息服务需求,着力分析政府职能部门对舆情信息服务在内容、采集、加工、综合开发、效果评价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从网络舆情理论研究、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技术、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与实践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和概括。通过归纳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的技术流程,综述了与网络舆情监测密切相关的论题如网络舆情的概念、产生与传播机制、网络舆情的特征与影响、网络舆情的主体与媒介、网络舆情模式识别、基于内容挖掘的舆情监测与分析核心技术、舆情监测系统与应用等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并试图指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舆情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情信息日益重要,研究与开发舆情信息,有利于政府开展舆情信息工作,有利于图书馆开展政府舆情信息服务。国内舆情研究主要包括概念界定与辨析、舆情信息工作、舆情机制、网络舆情等,国外主要是舆论主客体、民意调查以及舆论、媒体和决策之间的关系。对国内外舆情对比评价,为舆情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网络舆情热点不断涌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对舆情搜集、分析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一批从事舆情工作的专业人员应运而生.网络舆情专职工作人员的大量工作内容属于编辑工作,称其为网络舆情编辑恰如其分.笔者认为,舆情编辑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知识全面,勤于积累 加强对多个专业领域的了解,包括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法学、统计学、网络应用基本技术等知识,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掌握新闻学的基本规律,对于辨析一项舆情信息的重要程度、衡量其新闻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舆情编辑披沙拣金;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积淀可以运用在对舆情事件的分析中,帮助舆情编辑把握事件走向、民众心理,进而预测事态下一步发展趋势;历史知识是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舆情事件的参照系,尤其是近现代史当中的著名事件,常常成为当今舆情事件牵扯的对象;越来越多的舆情事件的处置已经涉及法律问题,法律知识有助于舆情事件的定性和后续发展情况的处理预判;统计学知识在舆情抽样统计分析中至关重要,也是保证舆情分析结果客观、公正、准确的基础;在网络与整个社会深度融合的今天,熟练掌握网络应用技术成为获取舆情信息、开展舆情分析必备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