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8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2010年以来,韩国政府实施了以创新为主线的系列高等教育国家战略工程,通过强化政府管控、遵循“事本主义”逻辑,采取遴选择优的竞争性资助方式,推进教育强国战略。工程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资本过度介入加剧高等教育发展的“马太效应”,以及刚性指标所导致的“不虞效应”等问题。高等教育国家战略工程建设应注意各主体间的权责边界与角色定位,缩小结构性资助差距,调适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以促进高等教育国家战略工程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2.
论耶鲁大学的自由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耶鲁大学始终坚守着独特的自由教育理念,在保守中维护自由,忠于教育,唯真理至上,为其他大学树立了自由教育的光辉典范.本文从其自由教育的表现和实质进行论述,探讨其"绝对自由"的精神,并分析了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国高考的诸多弊端及其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凸显,日益引起全社会关注,人们开始在新的时空场景下重新反思考试问题。目前,中国高考改革的关键在于:借鉴国外先进的考试模式,从时间上突破时间限制,实现由“一考制”到“复次考试”的转变;同时,打破空间局限,使考生不受地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报名,统一考试,统一录取,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64.
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全面推进科技进步的战略举措,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生产力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高级专门人才。我们不仅要培养一批跨世纪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还必须重视选拔培养一批跨世纪的青年科技帅才。  相似文献   
65.
“后专业时代”大学学术讲座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比较学术讲座在“专业时代”与“后专业时代”的区别论述了大学学术讲座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宏观视界下的大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人类再一次站在文明发展的“十字路口”,于是“选择”、“反思”、“批判”等话语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短短几年间,便成为人们谈论、探询和争鸣的话题。在世人众多的追问中,也包括“大学是什么?”、“大学何以存在?”、“大学以何发展?”等这些在往日看来完全是常识性的问题。可见,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的新格局正赋予大学以新的内涵,使大学成为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源。由此,如何全面理解和把握大学的外在特征,重读大学的理性精神,便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7.
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既是一个教育活动过程,又是一个社会活动过程,自有其发展规律性.有些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处于全国甚至国际范围的中心,并不因人员的自然离退而后继乏人;与此相反,有些学科发展也很快,但深入不下去,甚至因人员离退而丧失已有的优势.从学术带头人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68.
西方名校“活力”探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探究西方名校“活力”之源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以牛津、剑桥、柏林、哈佛等为代表的西方名校在长达数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始终保持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 ,创造了世界高教史上的“教育奇观”。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它们妥善地处理了“不变”与“变”的关系 ,在回应时代剧变的挑战过程中 ,保持了自身的特色和独有的大学精神。同时 ,研究型大学的定位以及西方名校不同模式间的“互动效应”,也为西方名校注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69.
西方自步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伴随着科学革命和科技理性的高扬,科技教育渐成大学教育的主体,并呈现出与人文教育对立之势.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重"物质"、轻"文质"的教育发展趋向,使得中国的传统教育丧失了独有的"自性",面临着空前的困顿和迷失.  相似文献   
70.
现代学科体制的确立,为人类的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提供了全新的制度支持。但学科壁垒的日渐形成和学科专业间隔膜的日益加深,使大学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在获得巨大进步的用时,也面临僵化的危机。鉴此,学术界开始反思现有知识生产体制和学科评估制度,以建立开放多元的知识生产模式。本文试将大学学术讲座置于“后专业时代”学科发展特定的背景下,对“后专业时代”大学学术讲座的历史使命及其影响和作用作一重新估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