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795篇
科学研究   33篇
体育   79篇
综合类   63篇
信息传播   9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教练员教育的专业化概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运动训练科学化的今天,教练员的职业与专业面临着高学历、高素质的冲击与挑战,就教练员专业的发展及教练员教育的专业化取向,在理论上提供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62.
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结合当前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社会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时代需求,科学地制定了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对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调整教学计划,重新确立了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突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特色,有利于本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3.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eacher autonomy in the case of the Swedish teaching profession since the 1980s. It is argued that deregulation, decentral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reforms of the 1990s have indeed increased teacher autonomy, but in some respects also led to a increase of complexity in the Swedish school system. In order to handle this complexity, the state intensified a standardization of schooling, which restricts teacher autonomy today. Relevant the paper's understanding is that teacher autonomy is always about control, exerted internally by the profession itself and facilitated externally by state standards.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restriction of teacher autonomy in recent times is also related to a simplified understanding of the phenomenon in the reforms of the 1990s.  相似文献   
64.
图书馆伦理规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伦理规范作为图书馆伦理的主要内容,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基本属性。图书馆伦理规范的主要作用是引导、激励图书馆主体提高职业素养、规范职业行为。当前,对图书馆伦理规范的认识尚不准确,因此,在图书馆伦理规范建设上尚还处在不自觉状态。图书馆伦理规范建设在加强理论研讨的同时,还需要相关法制建设相配合。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大学教师的社会声誉呈下降的趋势,其原因是复杂的,其中缺乏自觉的身份认同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从"身份认同"的视角看待大学教师形象劣化的问题,讨论作为学术职业的大学教师个体身份认同和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大学教师群体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66.
采用自编的《免费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问卷》,对556名免费师范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其选择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的现状及特点,结果表明:(1)免费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价值取向的排列顺序为职业声望认同、社会支持、专业承诺、职业吸引力;(2)与男生相比,女生选择教师职业更多是考虑社会支持和教师职业声望认同;(3)教师职业对独生子女的吸引力显著大于非独生子女;(4)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多是从职业吸引力方面来选择教师职业的,理科生更多则是因为社会支持和有更高的专业承诺的缘故;(5)大一和大三学生选择教师职业的四种价值取向都显著高于大二学生;(6)教师职业对父母是经商的免费师范生的吸引力最大,其次是农民和工人子女,最后是教师子女。  相似文献   
67.
论师范生师德行为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范生师德养成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师范教育的理论热点和难点。不同于以知识传授和情感体验为主的传统模式。文章在分析师范生师德行为训练的必要性、原则以及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通过长时间的师德行为训练来增加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和体验,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从而逐步达到知行合一的师范生师德养成模式。  相似文献   
68.
武术师资培养问题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武术教师是武术教学的指导者和技术、知识的传递者,在武术教育改革之“戏”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武术师资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主要观点:1)武术师资的主体来源是各高等院校武术专业毕业生,由于受报考条件限制,使该专业学生在技术能力上因循了竞技体育的“项目化”特点,导致普通学生武术学习的需求与武术师资的技能存在差异,体现了“选材”环节上的先天不足。。2)在武术师资培养模式上未能做到“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而是延续了竞技领域项目培养方式,一味注重专业方向的划分,忽视相互之间的联系,忽视综合素质的锻炼;在技术主干课程设置上仍以项目分化后的专项主干课程为主,缺少纵向上对拳种内涵的挖掘和横向上对武术范围内其他项目的关照;在课程教学模式上局限于专项的狭隘视野内,缺少对武术作为一种中华文化形态所具有的形下之器与形上之道、符号与意义、型与法的兼顾。最后针对武术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9.
徐杏玲  季敦山 《体育科技》2011,32(2):106-107,121
通过对“3+l”教育模式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表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施“3+1”教育模式,在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企事业单位群众体育开展和体育人才引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认为,“3+1”教育模式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70.
朱勇 《科教文汇》2011,(19):62-63
专业技能的获得与提升都有一个由"懂"到"会"、由"会"到"熟"、由"熟"生"巧"的过程,在这个专业技能的"成长链"之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那就是"通"。本文所提到的"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无师自通"的三个环节能够为提升专业技能的人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