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107篇
科学研究   3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7篇
综合类   110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新闻伦理学研究大众媒体新闻实践活动的动机、行为及目的的善恶意识问题,提出了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概念,而人本思想就是新闻道德中核心的理念。现代媒体人本思想的缺失,严重影响到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心,这种丧失新闻伦理的新闻报道使公众接受到的新闻信息产生扭曲,是对公众知情权的践踏。本文以新闻伦理学的角度,研究媒体人本思想缺失在新闻实践中的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人文精神的作用加以概括,从中找出人本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22.
随着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面对着愈演愈烈的竞争及外在的强大物质诱惑,一些教练员、运动员逐渐出现了思想上的迷失、道德上的沦丧等严重问题。由此可见,建立篮球文化思想教育机制,确立新时期篮球文化思想教育原则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确立怎样的篮球文化思想教育原则,以弥补篮球运动员人文素质的缺失,提高篮球运动员文化思想觉悟,是篮球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3.
《西游记》的作者以荒诞游戏的笔墨描绘了众多的妖魔形象。在形象刻画中,作者大力赞颂人文主义新思潮,批判和否定了“王学”弊端带来的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24.
人文精神是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文化精神,其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的是一种以创造为核心、以和谐为基点、以真善美为导向的新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5.
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在马克思的学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过去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研究很多,但大多局限于经典作家已有的经论上,笔认为。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最初论证,不是从无产阶级的处境开始然后寻找无产阶级解放的途径,而是以德古典哲学的人本主义和民化理论为依据,从人怎样获得解放的问题开始,进而在探求人的解放中发现了无产阶级及其历史使命,只有对无产阶级进行纵向理论分析,即探讨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的全面论证的过程,才能对当代无产阶级的理论问题有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6.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应该从只是培养职业技能人才转向培养以人文素质为基础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但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却凸显出人文教育的缺失。因此,高等职业学校亟需加强人文教育,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7.
20世纪西方国家德育理论流派纷呈,德育模式和方法也丰富多彩。其中,人本主义德育理论对当代西方国家的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产生的影响尤为深刻。由于受人本主义德育理论的影响,当代西方国家的德育模式、德育方法呈现出明显的人本化趋势。  相似文献   
28.
现代人文主义成人教育思想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学习活动是个人的主观努力,小组学习是成人重要的协作形式,符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要求。现代人文主义成人教育思想对于解决当前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生关系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9.
行为主义哲学把习得语言看作是条件反射的结果,而认知理论把学习语言看作是学生根据所掌握的语法规则创造语言的能力。任务型语言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完成一系列需要解决问题的任务达到学习.目的,而人本主义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言教学不仅是教语言而且是帮助学生得到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0.
Contemporary discourses of social justice in education, disability, mental health, social policy and feminist studies are refracted increasingly through concerns about psychological and structural vulnerabilities created by the crises of late capitalism. Focusing on developments in British social policy generally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specifically, this paper uses the authors' contrasting perspectives on two discernible discourses of vulnerability emerging in these contexts. One elevates the recognition of collective vulnerability as a springboard for new conceptualisations of resistance that disrupt materialist narratives of the human subject as a coherent, unified and rational agent of history. A second discourse offers a materialist understanding that locates vulnerability as both driver and product of a ‘therapeutic culture’, arguing that a psycho-emotional focus for vulnerability offers a diminished and ineffective subjectivity that belies rhetorics of resistance. These contrasting perspectives generate and emerge simultaneously from new understandings of the human subject. The paper evaluates the implications of using vulnerability to frame expectations of human subjects for everyday educational practices and relationships. It concludes by suggesting empirical questions that need explo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