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284篇
科学研究   5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7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Expanding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ies have emerged as a popular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millions of peopl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bounds with ideologically biased accounts of on-line interaction that hinder the emergence of a coherent analytical framework. Scholarly work o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ve play remains underdeveloped. Through an empirically grounded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this study aims to identify and illustrate processes and elements central to the emergence of self in on-line chat environments. By use of an e-mail survey,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content analysis, and open-ended interviews, the social nature of on-line interaction is illustrated and identified 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 technological sum of the medium.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rough on-line chat-interaction a ''cyberself'' emerges, rooted in a unique form of communication that is disembodied, dislocated, anonymous, multiple-simultaneous, and faceless. Each of these elements introduces new possibilities to the dramatic nature of on-line interaction, which represents a kind of communication ''self-game'' where participants enact a multiplicity of selves.  相似文献   
72.
This paper presents a case study of the nature of an online community that exists amongst students in a full‐tim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delivered at a distance. Students differentiate between two principal areas of their community—learning and support—and appear to act differently in relation to those areas. The nature of those differences is explored through the students' words as a way of enrich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nature of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73.
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是涉及到化学与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课题。血清蛋白(SA)与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体内的重要转运载体和生命物质,对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代谢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为导向,对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探索生命物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开发设计高效低毒的新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已有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社会临场感有助于降低学习者在线学习过程中的孤独感、提升学习满意度和促进虚拟学习社区的建立。社会临场感与交互的关系十分密切,以往研究者主要借助内容分析方法或调查问卷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注重测量个体的意见和主观的感知,但无法反映社会临场感随时间发展变化的动态特征。社会网络分析(SNA)的中心度、密度、中心势、派系等参数能够较为合理地表征在线协作学习中师生的交互过程特征,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一门网络课程实施期初、期中和期末三个阶段师生在线论坛中的交互过程与行为进行定量和可视化的社会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社会临场感存在显著差异,交互和社会临场感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个体的社会临场感会随时间的发展而变化。社会网络分析有助于理解在线学习环境中社会临场感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提升网络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7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方式。以实现网络个性化学习为目标的自适应学习系统成为提高网络学习质量的重要研究课题。然而目前大多数自适应学习系统仅具有单向适应能力,即实现了系统根据用户特性适应性向学习者呈现学习资源、过程和策略的功能。尽管这种功能有助于解决学习者认知超载和网络迷航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但学习者在此系统中是一种被动学习,不利于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不利于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还容易使学习者产生惰性。因此,应该充分考虑学习者和系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在自适应学习系统中建立双向适应交互,即用户主动选择资源的适应性交互和系统主动推送资源的自适应交互。双向适应交互最为关键的是用户模型,而认知风格是用户模型中影响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元素。从学习效率和使用感受两个层面实证评价双向适应交互性,以及认知风格对其的影响发现:采用自适应学习方式,学习者具有更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绩效;但认知风格会影响到自适应学习和适应性学习的绩效。  相似文献   
76.
情感能力是人类智能的重要标志,情感的缺失会影响网络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情感计算是和谐人机交互与人工智能领域中新的研究方向。在网络远程教育系统中应用情感计算理论与技术,可以进一步优化网络远程教育的功能,帮助教师监测远程学习者的情感变化,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实时给予学习者情感反馈,使教学质量达到最佳。目前国内外情感计算在远程教育方面的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所构建的远程教学系统对远程教学中师生情感生理特征与心理特征、多模情感信息融合机制及网络虚拟人机情感交互特性等考虑不足,系统原型在情感合成与表达、智能人机情感交互实现上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因此,构建与人类情感系统相吻合的、自然和谐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的网络远程教育系统,需要有效解决师生面部表情、语音情感特征信号的准确识别与提取,师生多模情感信息融合机制与和谐人机情感交互技术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7.
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管理系统集教学、学习与管理功能于一身,为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以及实现教学交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对国际和国内使用较为广泛的Blackboard、Moodle和Sakai三款学习管理系统在社会性交互方面的比较发现,三款学习管理系统在支持学习者与教师间的交互方面主要体现在通知、日程、作业、成绩簿、内置邮件、投票、测验等模块,在支持学习者与学习者间的交互方面主要体现在聊天室、讨论区、Wiki、内置邮件等模块。三款学习管理系统在细节设置上各有特色:Sakai的通知和日历功能最为强大,Moodle和Sakai支持在线协作编辑;Moodle在论坛模块的用户界面呈现良好、使用便捷;Blackboard能够方便地支持用户角色设置。因此,教师在选择学习管理系统时,应充分挖掘各类系统的特色功能,综合运用多种交互工具,整合各种教学系统,使之能更好地促进远程学习者的有效交互和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78.
Abstract

Prior cross-cultural research has produced models of police-civilian interaction that highlight the effect of officers’ 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 and reported trust in police on attitudinal outcomes. The present study, conducted in Korea, Japan, Guam, and Canada and involving 684 university students, continued this program of research by testing a theoretical model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perceived police officer 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 and reported trust in police on attitudes about compliance with police requests.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across study locations perceived police officer 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 predicted trust in police which, in turn, predicted attitudes about compliance with police requests.  相似文献   
79.
提问交互模型(QICT)是异步在线交流环境中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工具,其教学应用方法结合了脚手架的思想和异步在线交流的特点.将整个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过程分为预备、教师引导、学习伙伴引导和自我引导四个阶段。研究结合“传播学”课程教学.以课程网站的论坛为异步在线交流平台,运用实验研究法、问誊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QICT模型的教学应用方法进行了实践研究。研究发现.QICT模型的教学应用方法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具有促进作用.证明该方法对批判性思维教学具有积极影响。同时还发现,教师引导阶段对后续学习伙伴引导阶段和自我引导阶段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地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0.
凭借电子媒介优势,新媒体文学批评更加自由、及时、娱乐化,给当下文学批评研究带来新契机。但新媒体技术也导致文学批评过于庸俗,偏离艺术的审美价值,陷入庞杂无序的状态。新媒体文学要树立开放多元的批评观念,使其既不脱离理性思辨,又可达到追求个体化、生命体验式的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