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导火索和深层原因两方面分析了"应用型创新人才"概念之缘起,并采用逻辑学中的"种加属差"法对其内涵进行解读,指出"应用型创新人才"意指在这个富于个性和变革的时况下,在各行各业的产业化升级和更新中能够起到生力军的作用,从而为推动整个社会转型顺利实现做出突破性贡献的杰出人物,多元交叉的知识结构、精深的技术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富于批判精神和多元创新的研究意识应是其基本的素质表征,提出要坚持从人文情怀的视角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在此基础上作者就应用型创新人才现在培养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谈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英语是一门交际类语言学科,学习英语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学习语言知识,应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创设适合学生语言发展的情境成为了初中英语教学的关键之处,本文基于新课改大背景,就初中英语教学中语境创设策略进行研究,提出几点策略望能有助于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英语是一门交际性语用学科,写作课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型。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是假想了语用情境,运用书面的形式进行交际或表达,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展,交际能力也获得了培养和发展,这与新课程的最终目的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发展的同质化倾向,导致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个性,影响了大学办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高校发展的同质化是指“在大学发展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互间平均化或一致化的动态行为过程,以及在形式上表现为越来越相似的现象”,是高校在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发展路径等方面表现出的相互模仿、相互攀比行为。同质化不利于高校组织生态系统均衡发展,不利于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不利于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各层次多元化的高质量人才。因此,加快实现高校的分类发展,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这有利于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5.
曾几何时,高校更名成为一种时髦,这种现象至今未曾改变。一些高校为了更名而更名,无视大学的内涵建设,造成大学的品牌流失等。高校更名实质上不单纯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发展导致的。本文从社会学、经济学的视角、心理学的视角去分析高校更名,认为高校更名应回归理性,实现科学更名,规范更名的程序。通过更名,实现大学的内涵式发展,注重大学品牌建设并守护好大学的传统,进而实现高校更名的和谐、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季红波 《大观周刊》2013,(5):155-155
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传统美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也将变得更加有意义。然而学生的感恩心具备现状并不乐观甚至令人担忧,尤其是对于小学生,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就是这个阶段养成的,这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因此,本文从学校教育入手,通过结合学科教学,与家长配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7.
季红波 《大观周刊》2013,(5):205-20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关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应知道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展其创新能力。本文正是基于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的思考去探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印度理工学院培养的人才不仅实现了印度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输送了新鲜血液。印度理工学院的注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实践教学,重视学校高度自治和学术自由以及重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等创造性办学理念,有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和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印度理工学院对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启发是:建立产学研联合机制,发展应用型高等教育;实行教授治校,保证学术自由;因地制宜,改革招生制度;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强化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的深化,人们将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甘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甘肃和谐社会对西部其他省区的教育繁荣、文化引领、科技发达和社会和谐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甘肃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教育结构上的不协调性。如,学前教育发展薄弱,义务教育未在质量上得到较大提高;高等教育在发展上的分类和定位不明确。因此,甘肃只有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政策和理念,才能更好地促进本省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