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培育校园文化品牌,是大学增强核心竟争力和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化信息中心,是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的精神使者.文章从校园文化品牌的意义和特性分析入手,指出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进而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培育校园文化品牌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加快高校品牌建设步伐,推进高等教育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急迫需要。大学制度创新能够为高校品牌建设营造适宜的外部与内部体制环境,缔造高校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也是解决河南高等教育现存问题的重要途径。其着力点是,积极推进政府对大学管理制度和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塑造崇高的大学精神与文化,为品牌大学建设与发展营造体制机制环境与精神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校内涵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在于培养大学精神,关键在于准确定位和提高质量,根本在于创建知名和品牌大学,从宏观的视角提出了全面推进内涵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论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五个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是高校实现校园文化创新、形成校园文化特色的必由之路,也是高等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从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内涵出发,深入探讨了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五大基本原则,为高校更好地培育校园文化品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5.
论品牌立校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品牌立校战略是高校围绕学校品牌建设对学校管理与发展进行的战略性谋划。对品牌立校战略的抉择意味着在治校理念和战略思维上更加鲜明地体现对质量、特色、形象、品位的追求。实施品牌立校战略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战略转型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品牌立校战略的主要任务包括学科品牌建设、专业品牌建设、课程品牌建设、教师品牌建设、学生品牌建设等八个方面。品牌立校战略的实施必须正确理解和推进品牌定位、品牌推广、品牌文化、品牌管理策略,以实现追求卓越的大学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高校二级学院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对于增强学院内部的凝聚力,实现学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级学院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原则应体现大学精神,体现专业特色,体现传承和发展。而具体建设的途径则应包括提升品牌的价值、丰富品牌的精神内涵、加大品牌的培育力度、重视品牌的仪式功能与意义等。  相似文献   

7.
以校园文化构筑大学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品牌是校园文化的浓缩和结晶,而校园文化则为大学品牌的构筑提供动力和支持,是建设大学品牌的必要因素。随着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程的推进以及和谐文化概念不断地深入人心,高校培育和发展符合历史潮流的特色校园文化是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改革,实现大学品牌战略的有益举措。  相似文献   

8.
加强品牌建设是地方高校赢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日益流行的大学排行榜已成为地方高校进行品牌建设不容忽视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当地方高校过多倚重尚待完善的大学排行榜时可能会对其品牌建设产生诸多潜在的消极影响,包括诱导地方高校品牌建设追逐盈利、过度重视品牌策划、过度倚重硬实力建设、盲目设置热门学科以及消解教育发展的正确理念等。地方高校可以通过坚持核心竞争力建设、积极提升高校软实力、注重优势学科发展和坚持办学特色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去降低甚至消除这些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是实现高校科学发展必须回答和解决的两大根本性问题。占全国普通院校总数90%以上的地方高校,其主要功能是紧密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北京农学院作为地方农业高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办学定位,发挥特色优势,全面统筹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学校科学发展与地方农业行业发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大学精神是高校形象建设的理念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形象是高校综合实力的表征,是社会公众对高校的价值追求、功能作用、地位层次、基本特征等方面的一种共性反映和普遍评价。一所大学的形象具有怎样的风格,与众多因素有关,其中有没有独树一帜抑或富有特色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精神是大学这种特殊组织所秉持的宗旨,是大学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引领大学方向、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观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规范体系。大学精神决定了高校形象建设的战略规划,决定了高校形象建设的主体人格,决定了高校形象的价值实现,决定了高校品牌的格调。可以说,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高校形象建设的理念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这个战略目标已成为共识,但是对于选择怎样的路径去实现高等学校的内涵发展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阐述了教师在实现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基本功能中的作用,探讨了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师德建设、到企业挂实职等师资培养策略,来为高校的内涵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在教育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通过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内涵建设的保障机制,探索辅导员工作内涵提升的有效途径,从而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建设水平,服务于高校改革发展和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离不开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政策优化要以实现公平、提高效率和促进发展为目标;健全民办高等教育法律体系,为民办高校实施内涵式发展提供权益保障;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为民办高校实施内涵式发展创新管理体制;落实政府经济扶持,为民办高校实施内涵式发展夯实经济基础;建立社会评价机制,为民办高校实施内涵式发展搭建外部质量保障平台。  相似文献   

14.
办公室是高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发展建设的高度与速度。以高校办公室文化建设为视角,在阐明办公室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办公室工作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并结合清华大学实践,提出了厚植文化自信的路径建议,助力打造高校办公室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而作为学科建设关键的学科梯队建设则日益成为高校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因素,学科梯队的建设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和保障,也是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在高校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必须注重学科梯队建设的整体性、持续性、稳定性和超前性。  相似文献   

16.
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实验室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是实验室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已经制约了实验室的整体发展。通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借助通识教育的优势特色,以“SW”模式构建实验室文化的通识课载体,作为实验室文化传播的有效手段。结合学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实践表明,通识教育与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有益结合,可为实验室文化建设开拓新的视野,有利于实验室更好地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报和其他出版物一样,需要打造品牌,需要有品牌效应。但是,高校学报因其主办单位是各高校而深受主办单位办学层次的影响。因此,对高校学报的品牌要求,不能以是否被SCI、E1收录,是否进入“一级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等来衡量。不同层次高校的学报应具有不同的品牌,发挥不同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8.
“易班”是上海市教委研发的为学校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虚拟互动社区。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易班”网络整合高校学风建设,并深入探讨“易班”在整合学风建设中的特点,从而分析利用“易班”网络整合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对于当下高校“内涵”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99年扩招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转折点,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政策经历了外延式发展、提升质量、内涵式发展三个阶段。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框架分析发现,二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变迁中的利益主体主要有政府、高校和家庭三者,并存在特定的演进逻辑和路径依赖。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政策应当注重鼓励高职分流成人教育生源;打破路径依赖推进混合制高校健康发展;配合一流学科建设涵养高等教育特色生态。  相似文献   

20.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高等教育的核心要求。由于高校的类型和层次不同,构建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相区别的、“以生为本”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地方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学生满意度、学生教学参与和教育功能性等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