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钢  岑杰 《科研管理》2015,36(6):145-156
知识型任务所固有的时间约束条件的模糊性和变动性要求其超越知识协调,运用时间协调机制消除时间冲突,保证团队以整体的状态运行。针对现有团队时间协调机制的研究往往只侧重以团队时间领导为代表的外显时间协调机制而忽视内隐时间协调机制的现状,引入团队时间心智模型作为内隐时间协调机制,考察其对团队效能的影响,以及与团队时间领导的关系。对102个知识型团队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团队时间领导和团队时间心智模型对团队绩效和成员满意度均有显著影响;团队时间心智模型在团队时间领导和团队效能间有显著的中介作用;时间压力调节了时间领导-时间心智模型以及时间领导-团队效能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团队内隐协调的运作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协调是个体依据对任务需求和他人行动的预期来调整自身行动的过程.探讨了内隐协调的关键要素及其构建、评价和应用过程,分析了团队构成、团队沟通和绩效反馈对内隐协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如何有效提升团队创造力,继而实现组织创新,正日益成为管理者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热点。基于团队认知的视角,从团队协调机制出发,实证考察了内隐协调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过程以及任务惯例化和任务互依性对这一过程的调节效应。以25家企业的95个跨职能团队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内隐协调对团队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当任务惯例化程度越低或者任务互依性程度越高时,这种正向影响的效果越强。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转型与技术创新改革发展新阶段,构建跨功能团队成为组织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路径,开发与培养跨功能团队创造力也因此受到学术界与企业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软件园内27家中小科技型企业的75个跨功能团队的深入调研,将内隐协调引入个体—组织匹配与跨功能团队创造力关系中,探讨个体—组织匹配对跨功能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并将内部人身份感知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个体—组织匹配度越好、内隐协调水平越高,越容易激发跨功能团队创造力;个体—组织匹配通过内隐协调对跨功能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效果显著;成员内部人身份感知程度越高,内隐协调在个体—组织匹配与跨功能团队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越强。据此,提出了跨功能团队创造力提升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协调机制是科研团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计划和规则、对象和表述、角色、例行程序、邻近性等方面对组织协调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CODE、MIRP、RIRP 3个科研团队组建、协调和结果的比较,分析了协调策略的具体应用;从可问责性、可预测性和共识程度3个维度出发,对案例团队的协调效果进行解释,探讨其中整合效果、团队异质性等影响途径;最后,建立了团队协调机制和效果的理论框架,指出了其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通过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和量表法对133名大学生进行测试,考察感恩对主观幸福感的内隐社会认知.结果:(1)感恩的外显平行测量GQ-6和AGS的相关极其显著,内隐平行测验BIAT 1和BIAT 2相关显著,而感恩的外显测量和内隐测验相关都不显著.(2)幸福感的外显平行测量GWB和生活满意度相关十分显著,内隐平行测验BI-AT 3和BIAT 4相关极其显著,幸福感的外显测量和内隐测验相关不显著.(3)结构方程结果表示外显感恩预测外显幸福感,内隐感恩预测内隐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知识性工作,产品研发的复杂性越来越高,传统的基于生产性任务细分模式的理论和方法无法适用于这种管理情境。因此本文提炼出知识性任务的概念和复杂性的内涵,指出研发团队成员之间的认知差异是知识协调的重点,发现知识学习是降低或消除认知差异的根本所在。结合现有的协调机制,将团队的知识学习划分为成员的经验学习和协同学习,进而系统地描述了知识性任务情境下产品研发团队的协调机理。  相似文献   

8.
国家科学基金的有效协调能够优化我国有效的科技资源配置.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三农"领域资助课题的对比,分析当前两基金间的协调机制,并对解决当前协调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9.
旅游地复合系统开发运行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协同论出发,旅游地复合系统(简称TDCS)开发是一种针对复合系统内众多要素的综合协调、整体协调和动态长远的协调。本文在阐明TDCS协调开发概念的基础上,指出TDCS协调开发的动力要素主要由需求动力、收入推力、时间助力、产品引力、促销拉力和政府调控力组成,并论述其内在协调机制和整合协调,对于增强旅游地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发挥人的调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群的协调机理与协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系统论、协同论和控制论等理论方法,从协调目标、协调动力、协调主客体、协调效应等4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城市群系统的协调发展机理,提出了纠偏效应这一新的理论论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群系统的一般协调关系模型,并结合中国城市群的发展特点,分别构建了主要针对发达地区城市群的治理式协调模型和主要针对欠发达地区城市群的预防式协调模型.  相似文献   

11.
梁艳  周长江  林美玉 《科教文汇》2011,(33):142-142,152
针对测定银氨配离子配位数和稳定常数实验的不足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的竞争转向以流程为核心的竞争,提升组织的适应能力要求组织结构能够敏捷、动态地进行组合和配置,对流程进行管理.模块化组织是组织网络结构的基本构成,协调是流程的核心,是模块化组织的根本内涵.基于对模块化组织模式的基本区分及对模块化组织活动过程的描述,提出一个比较全面的模块化组织协调机制的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13.
创新主体协同对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复合协调度模型,利用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2013-2017年面板数据,对创新主体协同进行机理分析。研究发现,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技术内部创新主体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创新主体协同度虽然增加,但整体水平不高,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创新主体协同度存在显著差异,高技术产业5大行业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度最高,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创新主体协同度最低且增加的幅度也低于其他行业,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学科交叉研究的协调成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乃至新学科的产生常常是由不同学科的彼此交叉、相互渗透而产生的,学科交叉研究极富创造性.本文运用贝克尔一墨菲的模型研究了影响学科交叉研究产出的因素,深入分析了影响学科交叉研究产出的协调成本问题,对学科交叉研究管理机制进行了实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努力降低协调成本将有利地促进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协同从系统和全局的高度看待企业关系,在追求整体绩效目标的同时实现成员企业更为持久的利益。分散型决策结构更符合供应链管理的一般特征,多参与主体、多目标冲突环境等复杂因素共同影响协同的实现。利益-风险机制和关系机制在分散型决策结构下共同推动企业参与协同,两种机制相互影响。利益-风险机制具有基础性作用,可以分为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关系机制通过资产专用性投资来建立,是供应链协同实现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高新技术产品供应链的产能协调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刚  孙林岩  徐晟  李健 《预测》2008,27(3):69-74
高新技术产品供应链产能设施投资高、建设周期长、技术进步速度快,而高新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短,市场需求波动剧烈。高新技术产业普遍采用的长期合作生产模式虽然能够提高产能协调效率,但并不能实现最优协调。结合长期合作模式,本文提出了产能成本共担和协作收益共享协调机制。这两种机制能自发实现分散化供应链的产能最优协调。最后,分析了需求的不确定性、产能投资成本、技术进步速度等因素对产能协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教育规划必须与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相适应。本文应用模糊数学协调度评价方法,对我国部分省区的教育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协调性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总体上地方《教育规划纲要》对各省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协调程度较高,但是按照这两个规划的目标实施后,与2009年相比协调性有所下降。为了更好的发挥教育规划对教育发展的指导作用,建议规范教育规划的编制规程;加强规划的协调评估,建立规划实施评估和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个决策变量的供应链契约协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勇  陈俊芳 《预测》2004,23(6):69-72
当供应链上存在订货、促销努力多个决策变量时,为了协调面临不确定需求零售商的订货和促销努力决策活动.需要根据需求能否被观察或促销努力成本能否被确认,结合回购契约,分别设计销售折扣、促销努力成本共享等形式更为复杂的契约。  相似文献   

19.
区域一体化协调机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区域一体化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不同城市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竞争,成为一体化发展的阻碍力量.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区域一体化的四种典型协调机制,即大都会区区域理事会、地方政府首脑座谈会、上级政府派出机构和联合党委,指出具有权威性和执行力的协调机制,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权威的不同来源决定了强度和可持续性.最后,本文提出了基于保证地方政府合作协议效力的法律体系构建,进而借鉴区域理事会模式经验,促进多主体参与,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