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普体铅球课进行身体训练受学校场地、器材设备限制的困难,选用超等长式俯卧撑练习作为训练手段,通过实验与对照的方法,发现超等长式俯卧撑练习可有效地挖掘学生自身爆发力的潜在素质,迅速提高铅球成绩,并对推铅球最后用力出手时易产生的“掉肘”错误动作有明显的纠正作用。  相似文献   

2.
投掷项目     
G824.014.6 9702853使用最大动量训练法发展投掷运动员专项爆发力的尝试(HL,中,A]/刘北湘,石玉琴,白晋湘,高长渊//第八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1996年10月21-25日.-49-51(ZZY)投掷项目//专项力量//爆发力//动量//训练G824.119 9702854超等长式俯卧撑练习对铅球技术的影响[刊.中,B]/杜刚//体育科学.-1997年3月.-17(2)-40(ZZY)铅球//俯卧撑//等长训练  相似文献   

3.
<正> 爆发力是铅球教学课中学生所需要的最重要的身体素质,也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保证。作者在教学中,利用超等长式俯卧撑练习作为铅球教学课辅助训练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超等长式俯卧撑的动作结构是:两手尽量手指相对,肘关节向外,模仿推铅球的手臂出手姿势。当手臂向上撑时,应爆发式地伸展直至手掌离开地面,两手在体下拍手后,落回地面 当手  相似文献   

4.
    
G823.02 9801688下肢超等长练习在跳跃项目力量训练中的应用[刊,中,A]/冉冰∥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13(4).-44-45,69(TY)跳跃项目∥力量训练∥等长训练∥爆发力∥肌肉收缩∥训练法针对超等长练习在教学训练中存在的模糊认识,利用生理及生物力学的有关知识,进一步阐  相似文献   

5.
李东哲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5):62-62,64
运用文献资料法,根据铅球项目的特点,对推铅球爆发力增长的超等长训练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在超等长训练中,预抛接球后快速地推出和超等长俯卧撑对推铅球上肢爆发力的增长较好;单腿跳深和负重蹬转练习对推铅球下肢爆发力增长较好。  相似文献   

6.
爆发力是铅球课中学生所需要的重要素质,也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保证。本研究通过超等长式俯卧撑练习作为铅球课辅助训练手段,探索改善学生自身的爆发力的效果。研究选取了天津青年职业技术职工学院94级36名男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实验前对他们的身体形态、素质、技术和运动成绩等有关指标进行综合测定与评价,并采用配对分组的方法,将他们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次体育课后,两组分别完成2组超等长式俯  相似文献   

7.
超等长练习在青少年铅球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推铅球是一项爆发性很强的项目,教练在训练中,寻求最佳方法和手段,来提高铅球运动员的爆发力,而超等长练习是一项发展爆发力的有效手段。美国劳威尔大学赛·迪维拉尔等学者认为超等长练习的含义是“牵张-缩短的周期性练习”。近年来,在投掷项目中开始逐步得到重视。但是,对超等长练习的含义及作用却不十分清楚,从而影响其训练效果。 笔者针对青少年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特点,从上、下肢躯干设计了部分超等长练习手段,经过2个月的探析和教学实践,运动员爆发力有显著提高。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 绍兴市体育运动学…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对比的方法,通过实验,对力量练习的两种方式。等长与超等长力量练习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超等长力量统习方式在跳远、铅球等项目的力量训练中是一种优化的练习方式。  相似文献   

9.
投掷项目     
G824.22.G824.12 9705161浅谈铁饼铅球项目的专项速度力量训练[刊,中,I]/朱俊芳、唐玉兰∥山东体育科技.-1997.-19(3).-3-4,21图3(TY)铁饼∥铅球∥专项训练∥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运用先进的科研成果,确定训练器械的最佳重量,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是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投掷     
G824.12 20011762推铅球专门力量练习(刊,中.Ⅰ)/张英波∥田径.-2000(10).-22-23(XH)铅球∥力量训练∥技术∥方法∥专项力量G824.3 20011763对少年标枪运动员易春梅的优势分析及GM(1,1)建模预测=An analysis of adventure of juniorjavelin thrower Yi Chunmei and GM(1,1)predicting model establishment(刊,中,Ⅰ)/赵云宏,周瑶,叶新新∥中国体育科技.-2000.-36(8).-8-9,18表7参8(XH)标枪∥技术∥分析∥易春梅∥灰色理论  相似文献   

11.
黄海 《中华武术》2013,(5):15-16
超等长训练是对发力肌肉的牵拉而产生爆发性收缩的练习。超等长训练是发展爆发力量的重要手段,对田径项目中短跨和跳跃运动员尤为重要,是全面身体训练内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笔者结合多年训练的实践,以短跑、跨栏和跳跃项目的训练为例来探讨超等长训练的方法。一、超等长训练的方法超等长训练一般分为徒手练习和利用器械的练习。  相似文献   

12.
超等长练习在少年标枪训练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的基础上 ,针对少年标枪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特点 ,对超等长练习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显示 ,正确运用超等长练习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专项爆发力。设计了部分有效的超等长练习手段 ,并提出超等长练习的设计策略以及超等长练习必须遵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G823.02 20013515高水平跳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主要特[(刊,中,I]/冀民,赵琦∥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14(4).-137-139参10(TY)跳跃项目∥运动员∥力量训练∥技术∥特征∥训练∥专项力量∥髋关节当代高水平跳跃运动员力量训练中的四个主要特点:1.力量练习手段相对集中而优化:2.高度重视专项力量练习手段的运用;3.注重组合训练和整体效益;4.强调髋关节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4.
投掷     
G824.119头部动作在铅球技术中的作用[刊,中,B]/王玉扩(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田径.-2003,(9).-29(LF)田径∥铅球∥技术G824.12少年女子甲组铅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的快速定量判断=A rapid qualities identification onthe physique level and training level of juvenile female shot put player[刊,中,A]/刘新兰(东南大学体育系)∥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4).  相似文献   

15.
超等长练习在跳高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近年来超等长训练的误区及对策误区一 :超等长收缩训练易于造成运动员受伤 ,应尽量少用。对策 :的确 ,教练员在对运动员实施超等长收缩练习时 ,经常会碰到运动员受伤的情况。但是必须说明的是 ,这种受伤情况经常是由于运动员关节力量薄弱造成的。超等长收缩练习是提高爆发力的有效手段 ,但对少年运动员经常进行超等长收缩练习 ,容易造成受伤。同时 ,超等长收缩训练易造成肌肉酸疼 ,因此要合理安排训练量与次数 ,留出时间让肌肉得到适应和恢复 ,这会使运动员受伤次数减少。误区二 :超等长收缩练习一定可以使跳高运动员受益。对策 :这在理…  相似文献   

16.
上肢超等长肌力练习对男子铅球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对比法,探讨了上肢超等长肌肉力量练习对男子铅球教学的影响。结果发现,上肢超等长肌力练习对提高练习者上肢爆发力,掌握正确的推铅球技术,以及提高运动成绩,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体操总论     
G830.148,G804.86 9700285体操专项练习中心理障碍的表现与克服=Astudy on the presence and overcoming of mentaltroubles in gymnastics[刊,中]/翟廷立∥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4).-64-66参4(TY)体操∥专项训练∥心理压力∥心理活动∥心理调节∥恐惧∥思维∥记忆∥心理训练∥意志∥心理素质本文分析了体操专项练习中,练习者常出现的几种心理障碍,进而提出了克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铅球     
G824.12 20030314"顺势投"在铅球教学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throwing in passing"in shotput teaching[刊,中,I]/陈伟(华北电力大学)∥体育函授通讯.-2002,18(3).-57-58表2参4(TY)铅球∥教学∥投掷∥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下肢超等长练习在跳跃项目力量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超等长练习在教学训练中存在的模糊认识,利用生理及生物力学的有关知识,进一步阐述超等长练习的实质,并根据其原理设计出几种在跳跃项目力量训练中具有代表性的超等长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决定铅球成绩最主要的因素是力量,力量是根本。所有运动都是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进行的,因此上肢肌肉力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铅球成绩。笔者在进行铅球专项力量练习时,根据条件,通常应用以下方法进行。一、徒手的上肢力量训练1.常规的俯卧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