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周望舒  张凤 《编辑学报》2010,22(3):229-231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审稿专家和作者如何看待审稿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86.8%的审稿人和85.4%的作者都赞同双盲审稿,有88.2%的审稿人和96%的作者都认为,实行双盲审稿,有利于审稿人对稿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审;48.4%的作者和31.6%的审稿人认为,如果审者与作者从事的研究工作类似,编辑在选择审稿人时应采取回避政策.本文建议某些专业面相对较窄的期刊可实行双盲审稿,而大多数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可以实行单盲审稿.  相似文献   

2.
审稿单的设计对审稿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审稿质量不仅与审稿人的学术水平、工作责任感、语言文字水平有关 ,而且与编辑对审稿人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即审稿单中审稿项目有关。为了确保审稿质量 ,如何设计审稿单 ,值得我们深入探讨。1 审稿的目的与审稿意见的作用  审稿是审稿人仔细阅读和全面研究稿件进而对稿件提出评价意见的过程。审稿工作是选题、组稿工作的继续 ,是决定稿件取舍从而保证刊物质量的重要环节[1] 。当前科学技术门类繁多 ,且各学科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 ,编辑或主编不可能掌握每一个科学技术门类的发展现状 ;更何况我国科技期刊编辑一般为专职编辑 ,他们不在科…  相似文献   

3.
贺子岳  张子纬  陈晓峰 《传媒》2019,(17):32-34
传统同行评议模式通常采用“单盲”或“双盲”两种评审方式,“单盲”即作者信息对审稿人单向公开,“双盲”则指作者与审稿人信息双向匿名。因此,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稿件审理过程中透明度不足的问题,导致编辑、作者与审稿人之间的信任缺失。当多名审稿人之间产生较大意见分歧时,这种模式会明显降低期刊的审稿效率、提高运营成本,甚至审稿人在“确认偏见”的影响下,可能产生较大误判,不利于创新性成果的发表。此外,这种不平等的评议制度,容易让审稿人基于自身利益作出不公正评价的行为有机可乘,甚至使得编辑有权力凭借个人喜好或采用不合理标准直接拒绝稿件,而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4.
科技期刊编辑如何把好论文的学术质量关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徐红 《编辑学报》2006,18(4):260-261
科技期刊的编辑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好审稿人,对于返回的审稿意见要准确把握;要起好作者与审稿人之间的桥梁作用,使作者与审稿人之间有适当的意见交流;要在编校过程中积累经验,注意对文章中试验材料和方法、图表、数据以及参考文献的审读与加工.  相似文献   

5.
对编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科技期刊外审专家在审稿意见中推荐作者引用文献的现象进行了动因分析,发现部分审稿人的确是基于提高稿件质量的考虑而推荐作者阅读文献,而那些只推荐引用自己课题组论文的审稿专家的审稿动机可能不够端正。文章意在提醒编辑应注意外审专家在审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力求为作者呈现公平合理、实用准确的修改意见,并针对不同动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外审"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阎西林 《编辑学报》2004,16(5):326-328
对同行专家以"编外审稿人"的角色定位,给编辑审稿工作带来种种弊端.同行专家在学术信息大众传播中的角色应是作者稿件的同行读者,他们的评议是对媒介和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反馈."外审"形式本质上是编辑为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而在稿件刊发前对同行专家进行的信息"双向传播".这种方式在大众传播模式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角色定位观念对消除审稿工作中的弊端和充分发挥编辑的主体功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审稿是编辑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期刊工作中 ,无论是特约稿还是自然来稿 ,都要进行审读。通常情况下 ,各期刊编辑部均有自己的审稿制度 ,但大部分采用三审制 ,有的编辑部也兼用会审制的审稿方式。无论是三审制还是会审制 ,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 ,就是非匿名审稿 ,即作者姓名对审稿人是不保密的 ,而审稿人对作者也同样是不保密的。以三审制为主要标志的非匿名审稿方式自1950年实行以来 ,已有50年时间 ,在我国的期刊出版事业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 ,随着形势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它已经不大适应当今学术界的规范要求 ,日益暴…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的外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审稿是审稿人仔细审读、详细研究作者的稿件,并提出审稿意见.审稿工作是选题、组稿工作的继续,是决定稿件取舍,保证刊物质量的重要环节.三级审稿制度是所有科技期刊一贯坚持的稿件审查制度,其中外审(编委或特约审稿人复审)对把握文稿科技水平、保证期刊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稿件本身入手准确遴选审稿人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傅佑丽 《编辑学报》2009,21(4):338-339
阐述综合性科技期刊编辑针对一篇具体的来稿选择审稿人的方法。从稿件的题名或关键词、作者信息、参考文献等方面入手,分析利用网络选择审稿人的特点及注意事项,以期解决"送审"这一编辑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提高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一、施行激励作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影响和决定期刊质量的要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一是期刊的编辑人员(包括审稿人),一是作者。作者是刊物稿件的“最初生产者”,编辑人员的大量劳动部是在作者原稿的基础上展开的。质量较差而勉强通过审稿的稿件,任凭责任编辑花上多少“加工”的力气,都难以获得较高的发表价值;而基础较好,质量较高的稿件,不但可以省却或减少编辑人  相似文献   

11.
浅谈学术论文鉴审中的学术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科技期刊审稿中存在的问题,论述稿件鉴审过程中的学术交流的必要性;指出编辑、审稿人和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对提高审稿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出稿件鉴审过程中学术交流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可采取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2.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国际期刊投稿亦然。论文作者投稿须知的“彼”很多,包括期刊、编辑、审稿、读者、评论等等。其中,了解如何审稿就至关重要。如据国际期刊Water Research主编Mogens Henze教授①所说:在审稿过程中,对于收到的稿件,编辑部初审的淘汰率为5%~10%,正副主编在裁定审稿有争议稿件的淘汰率占10%左右,而审稿人审稿的淘汰率却占70%~80%。可见,审稿人意见在论文发表过程中的重要性。在Howto referee a scientific paper一文中,James Hartley(2005:439-442)也曾举例说,有一篇论文的三个审稿人给出三个评审结果:一个是“采用…  相似文献   

13.
国外医学期刊的审稿标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英 《编辑学报》2009,21(3):276-278
以美国版骨与关节外科为例,探讨国外医学期刊的审稿标准.它们基于同行评议制度的审稿标准具有2个突出特点:一是总体评价与分项把关相结合;二是内容评议与方法学评议并重.科学、翔实的审稿标准有利于规范审稿人的审稿行为,帮助编辑评判稿件的学术价值和报告水平,为作者修改稿件提供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徐志英 《编辑学报》2014,26(5):503-505
学术论文的发表极其依赖于高质量的同行评议,尽管同行评议不尽善尽美,但能帮助作者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以及编辑人员的编辑水平。研究发现,对审稿质量做出最佳贡献的预测因素包括是否为大学附属医院工作的审稿人或研究生毕业10年内的年轻人。目前进一步改善审稿方法的效果很有限,因此有专家建议对审稿人进行正规培训。期刊及其编辑在选择审稿人时,要考虑他们具备何种知识和技能,是否有丰富的审稿经验。这有助于期刊编辑出版单位选择到合适的审稿人,并提高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15.
吴菲  孙琴 《编辑学报》2023,(2):165-169
审稿是期刊筛选论文、确保刊发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审稿过程可能会受到审稿人、编辑和作者有意或无意的偏倚的影响而导致审稿结果失实。本文总结了医学论文常见审稿偏倚,如内容偏倚、保守偏倚、利益冲突、作者身份或地域偏倚等问题,对目前国内外期刊现有的审稿模式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各期刊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一种或多种审稿模式;谨慎选择审稿人,既要“对口”送审,又要避免利益冲突;避免审稿一票否决,严格落实三审制度;尊重作者的科研成果,建立作者申诉机制。基于此,确保论文的优势得到承认,弱点得到剖析,为作者提供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帮助作者提高科学研究及论文撰写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审稿过程中出现偏倚。  相似文献   

16.
赵丽莹  张宏  王小唯 《编辑学报》2012,24(2):145-146
作者推荐审稿人有利于加快审稿进程、提高审稿效率。对作者推荐审稿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建议:科技期刊编辑引导作者推荐合适的审稿人;认真审核推荐的审稿人;在封闭的同行评审体系中有条件地使用推荐的审稿人;要打破同行评审的私人关系,最好公开审稿人的评审意见。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网上审稿过程中责任编辑的职责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马宇红 《编辑学报》2006,18(1):56-57
网上审稿是我国科技期刊专家审稿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专家网上审稿前责任编辑的职责主要是初审稿件,协助作者对稿件的电子文本做规范化处理和选择恰当的审稿人;专家审稿后责任编辑的职责主要是拟定具体的修改意见并回复作者,确保原稿以及审稿人和审稿单信息入库等.  相似文献   

18.
写好稿件退修意见的"一二三四五"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程春开  李昕  孙立杰  吴进  罗杰 《编辑学报》2002,14(6):425-427
稿件退修意见是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作者修改稿件的"金标准".写好稿件退修意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怀着一颗平常心;综合专业和编辑2方面的审稿意见;尊重作者、审稿人和编辑3方面的劳动;处理好补充和删减、内容和形式、重点和次要、肯定和疑问等4个关系;注意数据处理、标准和规范、作者姓名和单位、图表、参考文献等5个细节.  相似文献   

19.
同行评议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期刊学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审稿人高质量的审稿报告对作者完善稿件内容、提升稿件质量有重要促进作用。为了帮助审稿人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评审工作,科技期刊应有详尽的审稿指南,说明评审标准、审稿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本文探讨了科技期刊审稿指南的含义、作用、包含的要素,并列举了部分国内外知名高水平期刊的实例,以期为科技期刊完善审稿指南、提升审稿质量和效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浅谈现代编辑与审稿人的合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编辑活动中,审稿就是编辑按照所制定的体系标准对所选择的信息(如稿件)进行评价的过程。为避免这种评价出现差错(错评或评价不准确),对稿件的评价行为应该是编辑群体(编委会)的集体行为,或是编辑与审稿人的共同行为。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学科日益分化、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