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探究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在大众参与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为目的,基于创新扩散视角,纳入社会动员、技术要素、个体特质3个层面建构大众参与冰雪运动SEM模型得出,社会动员、技术要素、个人特质均对大众持续参与冰雪运动项目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此,从宏观层面,应建构动员主导框架,与冰雪运动社会动员的政治环境、文化语境相结合,激发冰雪活动动员的内生动力机制,以实现共意性动员;中观层面,动员机制要依赖中介性的动员网络进行组织动员与资源配置,从而提升大众参与意识,引导运动习惯;微观层面,重视大众在冰雪运动社会动员中的主体性作用,将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现实动力与制约因素纳入媒介议程设置中,消解影响大众参与冰雪项目的阻隔因素,增强社会动员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莫雷事件”为切入点,从情感传播和社会动员角度分析体育突发事件中我国网民的情感选择驱动因素及社会动员行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基于情感取向的社会动员在体育突发事件舆情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体育突发事件中,我国网民的情感选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受不同情感的驱使,网民以感性与理性并举的社会动员方式推动舆论发展。这一过程中,国家情感作为重要的社会动员力量在消弭国内舆论场话语分野、推动事件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表现为共享的国家记忆作为社会动员的力量推动体育舆情发展;作为动员主体的体育迷在情感博弈中影响着舆论场的话语表达;戏谑式表达与对抗式叙事建构体育舆论场的狂欢景观;个体情感宣泄与媒介引导下的情感管理推动舆论持续发酵;情感移植是体育突发事件中舆论热度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以2004年8月至2007年7月<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体坛周报>等9家报纸上的北京奥运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国内报纸对北京奥运会舆论建构的方式和特点.研究表明,国内报纸在对北京奥运会舆论环境建构的价值取向上,市场报虽然侧重于新闻价值导向,但整体上遵循的是宣传规律;在舆论引导的目标上,国内报纸主要反映了对北京奥运会的积极、肯定评价,公众动员的目标也基本达成;正面、积极的舆论增强了公众参与的热情和信心,但高度一律的舆论容易导致舆论震荡.  相似文献   

4.
媒介体育中国家认同的再现与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红霞 《体育科学》2006,26(10):3-14
以新闻传播学为主要研究视角,采用恩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层面综合地探讨媒介体育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并从微观层面重点考察1984年第23届奥运会至2004年第28届奥运会期间《中国体育报》在6届夏季奥运会期间报道中国家认同的再现和建构;提出了体育对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强化具有重要作用,媒介体育则在国家认同的再现和建构中扮演重要角色,并阐述了媒介体育中国家认同再现和建构的传播特征,探讨了全球化力量对媒介体育和国家认同的影响。对《中国体育报》6届夏季奥运会报道的框架分析表明,《中国体育报》对“国家认同”议题的报道较为重视。该报通过精选在奥运会中的体育事件,加以强调,完成新闻框架,建构了国家认同感,成为体育与国家认同之间的接点。  相似文献   

5.
从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的内涵出发,阐述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的价值,分析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的困境,提出完善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法律法规,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机制和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公民危机意识教育和应急能力培训,健全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保障体系和补偿制度,从而加强对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奥运会是国际性的媒介议题,同时也是中国构建传播主体意识、促进国际话语新秩序建立的标志性新闻议题。采用现实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和框架分析中的“诠释包裹”研究路径,对比分析《中国日报》对于相隔14年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报道框架。发现两届奥运会在报道框架上相同,但在框架的建构上却存在巨大差异。基于现实建构主义理论分析其原因,发现影响两届奥运会报道框架建构的主要因素为:(1)从全球化融入过程中凸显国际视野到后疫情时代强调本国视角;(2)从媒介霸权主义下的回应澄清到自信意识形态下的主动建构;(3)从首次办奥背景下关注竞技夺金到国家实力持续增强下重视运动参与。并得出结论,对比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报道上,中国媒体在奥运传播的主体构建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奥运国际传播始终根植于现实情境下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7.
采用“过程-事件”分析策略,对北京冬奥精神的内在意蕴与时代价值进行探讨,以期通过社会学视角下北京冬奥精神的分析为人类文明演进提供中国方案。北京冬奥精神丰富的内在意蕴不仅体现在对中国文化观念中“家国一体”“位育”“和而不同”的融合中,而且体现在对促进社会团结的互动机制、“事件团结”机制以及凝聚机制的时代性建构与思考中。在新时代提出的北京冬奥精神,通过具身实践回应了社会团结何以可能的时代议题,也在个体感受与集体记忆、社会记忆与文化遗产、中国语境与全球话语等层面推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  相似文献   

8.
全面抗战爆发后,迫于抗战形势和局势需要,中国共产党以"服务抗战"为目标在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量"普及体育"的实践,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动员探索。以晋绥抗日根据地体育舆论宣传史料为基础,充分梳理其体育社会动员体系,认为晋绥抗日根据地体育社会动员主要经历了"理念导入、兼容并包"的发展历程,通过"强健军民体魄、建构体育身份、发挥统战功能"的体育社会动员目的,形成了"体育领袖塑造、动员场域构建、时间节点挖掘"的体育社会动员机制,以"标语口号、报刊册子、街头诗歌"三种具体形式进行具体形式的动员,成功转化为"激发抗战意识,凝聚体育认同" "促进军民融合,培养革命精神" "强化身体行动,鼓舞全民练兵"的社会动员效果,进一步促进了根据地军民体育理念的生成和转向。  相似文献   

9.
黄璐 《体育科研》2010,31(6):78-82
以新闻议程设置(时间轴)和整体宣传战略(空间轴)两大基础传播理论体系为研究线索,总结与反思北京奥运会期间中美两国公共舆论战略的经验得失,揭示媒体政治建构奥运神话的宏观作用机制。建议我国提升媒体政治理论指导体育实践的能力,加大体育新媒体建设与营销力度,重视与边缘传播者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网络评论代理人的培训与监管。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从多学科角度,从微观上,构建了动力激励机制;从宏观上,建构了利益协调机制,并作了操作原则上的具体构想,即发展核心竞争力、动力压力相结合、利益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脂肪与运动能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脂肪是长时间、中低强度运动的重要能源物质,一直受到运动医学界研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在对脂肪动员、运动中脂肪利用及其影响因素、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进展,特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网络视频直播逐渐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体育直播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电视媒体直播,网络视频直播具有更强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性提升了用户的观看质量,也增强了用户的专注度和忠诚度。本文选择腾讯视频2017年"NBA全明星正赛"直播为研究对象,从场域理论的视角出发,采取网络民族志的田野观察研究方法,从演播室、比赛现场和多媒介互动渠道等几个维度去分析网络视频直播中的互动行为,揭示网络视频体育直播的主体关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石岩  赵阳  田麦久 《体育科学》2007,27(9):23-32
采用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备战动员现象和经验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作为重大比赛备战工作的辅助性措施,备战动员可以有效地调动与整合国家竞技体育资源,促进备战和参赛工作的全面开展与持续深入;2)基于动员研究的认知基础和我国竞技体育备战的实践背景,备战动员可以借助会议动员、竞争动员与政治思想动员等方式,在领导机制、计划机制与法律机制等动员机制的整体协调作用下对体育人力资源、体育科技、后勤保障等要素进行有效动员;3)动员部署的阶段性和实施的有效性是决定备战动员具体操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运动促进健康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生活便捷性的提高,久坐不动型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威胁健康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身体活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重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步行行为和步行干预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应用加速度计监测体力活动与能量消耗的研究、运动与脂肪动员和氧化利用的研究、自行车骑行与健康促进的研究新进展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预测以上研究领域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的同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概念分析入手,阐述了“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两种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模式的现状及发展情况。从概念的范畴、内容的指向性、发展目标、培养的思路、培养的理念等五方面探讨了“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两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从所处地位、培养对象、培养形式、结合模式、学训方式,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探讨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认为区分二者的异同点,将有助于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考,科学的决策,不断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体育科研和训练用仪器器材的研制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必须实行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训练器材与训练理论和方法;训练、测试与诊断、评定;工程技术知识与体育科学知识;工程技术人员与教练员、运动员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田径课教学正面临巨大的困境。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陈旧,缺乏趣味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组织形式呆板枯燥,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考试评价体系标准规则化,定量化,使学生对掌握田径运动的实用性、健身性产生怀疑。思想认识与资源开发不足,使田径课教学失去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