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分别介绍了传统的质量成本管理理论和在世界顶级跨国公司中成功运用的6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通过二者的比较与鉴别,分析出传统的质量成本管理的缺陷,提出创新与完善传统的质量成本管理理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徐哲  王晶 《科研管理》2005,26(4):122-128
从浪费的概念与内涵出发,借助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了质量问题是各种浪费现象的重要成因,从统计技术的角度描述了波动与企业不良质量损失和浪费的关系。提出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技术手段消除偏差,减少波动和建立稳健的过程(无论是制造过程还是非制造过程)是消除浪费的有效途径,并探讨了6西格玛质量管理理论对消除质量损失浪费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将教学目的和方案付诸实践,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课堂教学评价,即根据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及课堂教学目标,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方法和手段,对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将SPC与6西格玛管理应用于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将有效地将原有的评价体系从结果分析转向过程控制,有助于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6σ管理法与精益生产整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σ管理法与精益生产近年来在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领域受到理论工作者及企业管理阶层的极大关注,分别成为提高质量、消除浪费的有力工具。文章通过对6σ管理法及精益生产思想的研究分析,阐述两者整合的理论基础及整合途径,提出6σ精益管理体系将极大地改进企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的质量,改善生产过程的效率和效果,最终达到增进顾客价值熏提高企业业绩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精益创新总体战略框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新华  历娜 《情报科学》2004,22(9):1034-1036,1047
本文通过分析精益思想体系的基本原则及与当代主流管理思想的对比研究,提出了“以精益思想为指导,以精益企业为目标,以企业价值流的再造为途径和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整合优秀管理方法,走内部挖潜型的精益创新之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创新模式的基本原理,进而探讨了我国传统企业通向精益化企业的指导思想和实施精益创新的战略框架,为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精益知识管理能力是企业开展精益生产的效果大相径庭的重要原因之一,弄清精益知识管理能力的内涵和构成维度对优化企业精益知识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为样本,采集典型企业数据,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路径,构建精益知识管理能力的维度结构和内容,从而归纳出相对饱和的理论,并对其进行验证。【结论】研究将精益知识管理能力划分为精益知识获取能力、精益知识整合能力和精益知识应用能力等3个维度和14个构成要素、为企业提升精益知识管理能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企业管理创新、整合与精益六西格玛实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质是持续改进和优化企业管理流程,不断提高其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在对企业管理创新特点和精益六西格玛本质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精益六西格玛是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有效方法,并给出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创新实施的成功案例--宝钢六西格玛精益运营、中国一航精益六西格玛和戴尔BPI.  相似文献   

8.
精益价值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青  邱菀华 《科研管理》2007,28(4):149-154
本文分析了以项目研发为主要特征的科技型企业在实施精益方式面临的主要挑战,指出科技型企业应实现从精益生产向精益价值管理的转变。在比较各种价值理论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项目全寿命期精益价值管理的概念,研究了其特点、构成要素及评价价值各要素的工具和方法。最后,指出了企业向精益价值转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2-2017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实施精益生产管理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从创新视角实证检验了精益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精益库存管理程度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存在精益库存管理的最佳平衡点;(2)精益库存管理程度与管理创新呈显著U型关系,随着精益库存管理的不断深入,管理创新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趋势;(3)管理创新在精益库存管理和企业绩效之间起到显著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精益知识管理能力是导致企业开展精益生产的效果大相径庭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弄清精益知识管理能力的内涵和构成维度,以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为样本,采集典型企业数据,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路径构建精益知识管理能力的维度结构和内容,归纳出相对饱和的理论,将精益知识管理能力划分为精益知识获取能力、精益知识整合能力和精益知识应用能力3个维度14个构成要素并进行验证,为企业优化提升精益知识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六西格玛实施有两个层面,即项目和组织层面。在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从组织层面提出并分析了影响国内企业六西格玛实施成功的十个关键因素,这对国内企业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六西格玛质量一直是企业追求的完美境界,然而企业在实施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五西格玛墙"等问题,导致不能实现六西格玛的质量目标。在这篇文章中组合了六西格玛和TRIZ相关原理设计了一个企业创新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在分析了六西格玛改进和六西格玛设计的基础上,针对现在实施六西格玛管理企业的创新模型创新力度不够的情况,将TRIZ理论应用于企业的创新模型。新提出的集成六西格玛理论和TRIZ理论的创新模型能够引导企业在TRIZ理论的帮助下更好地实现六西格玛质量目标,尤其是随着TRIZ理论的发展,它将大大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最终实现"质量"与"创新"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Ensuring quality of laboratory services is the need of the hour in the field of health care. Keeping in mind the revolution ushered by six sigma concept in corporate world, health care sector may reap the benefits of the same. Six sigma provides a general methodology to describe performance on sigma scale. We aimed to gauge our laboratory performance by sigma metrics.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QC) data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over a period of 6 months from July 2009 to December 2009. Laboratory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ere calculated for all the parameters. Sigma was calculated for both the levels of internal QC. Satisfactory sigma values (>6) were elicited for creatinine, triglycerides, SGOT, CPK-Total and Amylase. Blood urea performed poorly on the sigma scale with sigma <3. The findings of our exercise emphasize the need for detailed evaluation and adoption of ameliorative measures in order to effectuate six sigma standards for all the analytical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精确化管理“精、准、细、严”的特征内涵,指出精益六西格玛可以从组织结构、战略选择、流程方法、过程控制与评审,以及整合与标准化等五方面,将精确化管理落到实处.提出了以精益六西格玛实现服务运营精确化管理的技术路线,包括界定问题、细化问题、确定原因、制定措施、监控结果等五阶段.以上海电信降低话费异议率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本文所提观点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精益是智能制造的基石,也是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思想基础,精益数字化水平直接关系着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成败。基于此,文章立足智能制造背景,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数字化人员素质培养、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数字化信息利用、物流-供应链智能一体化、数字化生产改进、数字化产品、生产绿色化八个子系统构建了精益数字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集对分析法构建了精益数字化水平评估模型,并以A传统制造业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实践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能够为科学衡量传统制造业精益数字化水平提供方法论,进而帮助传统制造业改进管理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六西格玛在图书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西格玛是一套系统的业务改进方法体系,是旨在持续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实现顾客满意的管理方法。通过研究六西格玛在全面质量管理(TQM)、LibQUAL+中的适用性,以及对图书馆服务特殊性的适用性,对六西格玛在图书馆的适用性予以肯定。在此基础上,对六西格玛管理的内涵进行探讨,认为抛开六西格玛作为质量目标的性质,而做为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在图书馆的质量管理中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引发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浪潮,各国提出了不同的应对战略,其中以德国的工业4.0最引人瞩目。将工业4.0所追求的智能制造体系与精益思想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对比,指出精益思想体现制造业的核心诉求,智能制造体系仍需落实精益思想,新科技手段为实现更高程度的精益提供可能。未来智能制造体系将为中小企业带来巨大机遇,但对于技术基础不足的中国中小企业也是巨大挑战。为此,建议中国中小企业秉承精益思想,踏踏实实"补课",认真练好基本功,全方位提升竞争力,以融入智能制造体系,支撑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姚凯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4):88-93,137
探索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在高科技企业降低员工离职意愿中的应用流程和方法,以一家典型的生物高新技术股份制企业BM公司为案例建立了高科技公司导入六西格玛降低离职意愿的流程和应用模型.进一步展望了六西格玛管理在降低内部顾客不满、薪酬体系设计和绩效评估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制造战略研究回顾与中国问题的展望 /FONT /P /FONT /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制造战略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一个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制造战略研究框架,并对制造战略研究进行了分类。基于企业内部情境和外部情境视角,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制造战略理论框架包含制造战略内容、过程和输出。根据研究范式的不同,制造战略理论模式划分为:最佳实践观、权变观、资源基础观和复杂适应系统观。提出了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管理研究的内容框架。中国制造战略研究的宏观问题包括国家制造战略,以及区域和行业制造战略。微观层面问题包括:制造战略转换、绿色制造战略、制造网络的知识管理战略、中小企业制造战略、服务型制造战略,以及制造战略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