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中国大学评价报告(2006~2007)-高考择校选专业指南》一书是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开展的大学评价项目及成果的基础上编写的。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内容:一是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排行榜,包括①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省、市、自治区)综合竞争力排行榜;②中国重点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③中国一般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④中国民办普通院校竞争力排行榜;⑤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⑥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排行榜;⑦中国重点大学分学科门类排行榜;⑧中国一般大学分学科门类排行榜;⑨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008年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的产生过程进行介绍,并对469个排行榜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得出了中国研究生教育地区竞争力排名(前10)相对稳定,中国研究生院(前30)和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前50)变动较多,但总体变动幅度较小以及前30强高校的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英国等许多国家,学生选择报考大学及专业都是先看大学排行榜。昨天,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公布了《2011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为正在填报志愿的高考学生和家长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参考。这是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连续第7年推出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也是目前国内最详细、排行榜最多的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其特色十分明显。一是对象创新:充分考虑到了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最新推出的2010年中国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行榜,呈现了百强榜单,揭示了百强的省市分布、学校类型分布状况,并对理工类、综合类等8类学校的教育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排名.对2010年百强排名结果与一级指标之间进行相关分析,揭示了不同指标对评价结果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假设评价指标体系合理的基础上,对评价结果影响程度作了对比,有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提高研究生教育竞争力,从而提升结果排名.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改进与变革、评价对象与做法、评价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启示等四个方面对2011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进行了阐述和分析。重点对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分类型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分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本科专业竞争力排行榜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和多角度的分析,最终得出了六点有益的结论和启示。根据2011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以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所积累的历年大学评价的经验和数据,同时结合对《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认识和理解,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学评价的新变化、新结果和新启示,并指出中国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中国大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仍然是:质量、效益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最新推出的2010 年中国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行榜,呈现了百强榜单,揭示了 百强的省市分布、学校类型分布状况,并对理工类、综合类等8 类学校的教育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排名。对2010 年百 强排名结果与一级指标之间进行相关分析,揭示了不同指标对评价结果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假设评价指标体系合理的 基础上,对评价结果影响程度作了对比,有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提高研究生教育竞争力,从而提升结果排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2007~2008年度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的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着重分析了中国大学教育地区(未含港澳台)竞争力排行榜、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一般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民办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科技创新力排行榜、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力排行榜、中国重点大学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中国普通大学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并得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地区竞争力和相应地区的经济实力基本相符、重点大学排名稳定,竞争格局合理等7点启示,希望对我国大学的健康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的意义、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出版的《基本科学指标》(ESI)已成为国际性的高水平的权威评价工具。我们利用ESI作为原始数据来源,对世界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竞争力进行了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得到了《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科研机构(包括大学、研究院所)分22个学科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和《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分指标排行榜》等29个排行榜。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科研竞争力列全球20位,比去年前进1位;有49所大学进入了ESI被引量排名前1%的近1207所世界大学排行中,约占4.1%,比去年增加18所。但是这些高校的整体名次都比较靠后,说明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还很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非常艰巨,特别是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成果数量以及国际影响力方面差距更大。但与去年的评价结果相比,我国的整体实力、大学及学科竞争力都有明显的进步,这说明经过若干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此次评价对我国政府管理部门、有关领导、各个大学和科研院所以及广大科技和教育工作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新社武汉5月5日电(记者艾启平)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研发的《2011年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于日前公布。其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第一名的北大世界排名第100位,大陆有91所高校进入世界大学前1%的1 565所大学排行。此次评价主要由3类30个排行榜组成,分别是:2011年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2011年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从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出版的《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获取原始数据,对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学科竞争力进行了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研究和综合分析,最终得到了3类共30个排行榜,它们分别是:《2009年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2009年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分22个学科的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和《2009年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分7个基本指标排行榜》。2009年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的科研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位居第12位,较2007年前进8位;有70所大学进入ESI被引总量前1%的1475所世界大学排行,约占4.7%,较2007年增加21所,增长0.6个百分点。这些都是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道路上取得的可喜成绩,但通过仔细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大学整体排名比较靠后,说明我国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相当差距,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仍很艰巨,特别是建设世界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型成果方面差距还很大。从自身来看,与2007年相比,我国大学与科研机构不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明显进步,虽然离《纲要》中提出的"国际科学论文被引量进入世界前5位"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但是这些成绩的取得会给我们增加信心,相信这...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学评价报告》(邱均平主编)是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青年报)社等单位联合开展的大学评价项目及成果的基础上编写的。它公布了2005年中国大学评价报告,包括5个排行榜:①中国重点高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②中国一般高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③中国民办普通高校竞争力排行榜;④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⑤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排行榜。给出了全国832所高校(未含港、澳、台高校)的综合排名以及在不同类型高校及所在省、市、区排行中的位置,其中分为重点大学121所,一般大学539所,民办院校172所(全国首次评价并公布其结果),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同时,还介绍了每个大学的概况、特色或优势专业。  相似文献   

12.
新华社武汉5月17日专电(记者黎昌政)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出品的《2006大学评价报告》日前公布,这份评价报告显示:我国超过60%的高校开设了英语、计算机和法学专业。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数最多,超过80%的高校开设了这一专业。据介绍,这份评估报告首次对667所中国大学(不包含民办高校)的本科专业进行全面评价,形成了192个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行榜。每一专业排行榜都详细列出了开设该专业的大学个数,该数据可体现某一专业的热门程度和竞争态势。统计显示,英语是开设最多的专业,共有554所高校开设,其次是计算机和法学专业,分别有52…  相似文献   

13.
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是怎样产生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出版的《基本科学指标》(ESI)已成为国际性的高水平的权威评价工具.最近我们利用ESI作为原始数据来源,对世界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竞争力进行了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得到了《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和《世界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排行榜》(包括大学和研究院所)。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科研竞争力列全球22位,有31所大学进入了ESI被引量排名前1%的近1400所世界大学排行中,约占2.2%,但名次都很靠后,说明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很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非常艰巨,特别是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成果数量以及国际影响力方面差距更大。此次评价对我国政府管理部门、有关领导、各个大学和科研院所以及广大科技和教育工作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美娟  张琪  陈聪 《出版科学》2016,24(5):72-77
对“2015年QS世界大学传播与媒体研究专业排行榜”前100高校中的23所欧洲高校开设数字传媒及相近专业研究生教育的一手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从其学科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师资力量、就业去向等方面对欧洲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具体的分析,发现其呈现数字传媒专业设置院系比较广、教学的跨学科性与实践性明显、学制时间比较短、重视数字媒介研究方法创新的教学、学生就业面也较广等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中前100所高校为调查对象,普查在研究生阶段已开设数字传媒类专业的院校情况(包括国内排名、院校名称、专业名称和研究方向),对出版、新闻传播、艺术设计以及信息技术四类数字传媒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就业方向等方面发展的成绩与特点进行梳理与归纳,并分析其中存在的数字传媒研究生教育专业开设率较低且分布多样、师资缺乏、办学规模不大及专业方向课程建设尚偏弱等现象与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学校声誉"排名已成为我国大陆大学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之一,但目前进行的"学校声誉"排名不符合中国国情,其实质就是"社会声誉"排名。符合中国国情的"学校声誉"包括"社会声誉"、"学术声誉"、"国家声誉"三个方面。本文选取2004年在网大、中国校友会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三家评价机构的学校综合排名中,进入前50 名的并集,共有65所大学为标本,进行学校声誉排名研究,并给出2004年中国大陆50强"学校声誉"排行榜。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12年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公布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作为研究对象,围绕图书情报学、管理学两大学科领域,利用Excel软件统计开设"知识管理"相关研究方向的科研机构及其研究生专业信息,发现知识管理研究重点集中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工商管理(企业管理)这5大专业中,并从基金资助、学位论文和研究方法3个角度对不同学科下知识管理的研究生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从明确知识管理培养目标、完善知识管理课程体系、设置知识管理二级学科、编写知识管理权威教材和借鉴知识管理海外教育5个方面,探讨对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生教育良性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张新华 《出版科学》2013,21(3):108-110
20世纪80年代是文学繁盛、出版学学科萌生的时代。1983年,武汉大学设立图书出版发行学专业。1986年,河南大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等硕士学位点下招收编辑学研究生,就在这一年,怀揣着文学研究梦想的李频"阴差阳错"地成为我国该批编辑学研究生之一。25年之后,当年意气风发的文学青年已经成为国内颇有名望的出版学者,在编辑出版家、期刊、出版制度、出版教育和学科发展等学术领域  相似文献   

19.
孙二明 《上海档案》2007,(10):20-21
近几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从1999年开始,我国研究生教育实施了大规模扩招的政策,招生人数迅速扩大。档案学研究生教育也伴随着国内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而出现蓬勃的发展。从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招收第一届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我国的档案学研究生教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史。而拥有档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至2006年已经有23所(其中6所是2006年新增加的),我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介绍了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关于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工作的具体做法和创新之处,并公布了2011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同时立足于近3年的评价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