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温州市区各健身点从事武术项目锻炼的1500人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得出结论,温州市区已具备把武术作为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来开展的基本外在条件。在温州市区群众学练武术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群众练武兴趣、热情已基本确立,项目集中在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三类,但运动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指导者的专业水平、理论知识更有待提高。群众练武活动集中在晨练,其他时间随意性较大。场地不足,并且缺乏规范化管理和统筹安排。用于自身开展武术活动的消费能力较低等也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武术人才在社区体育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中,武术的健身作用得到人们的认可,社区武术健身活动的开展对武术专业人才有很大的需求,学校体育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就要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重庆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社区的体育设施、体育服务管理以及社区居民体育消费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社区体育活动女性略多于男性,年龄分布已经改变“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社区居民崇尚健身的意识增强;增进健康、运动项目爱好是居民钵育锻炼的主要内驱力;日常体育锻炼以小型多样的健身、保健、娱乐等项目为主;工作忙、无活动场所、无活动器材以及缺乏指导和体育活动经费是影响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开展和效果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大对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改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加强社区体育管理组织的建设,畅通社会体育指导员与社区体育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法、献资料分析法对757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的体育现状、坚持体育锻炼后对健康的自我体验及对健身、健康知识的需求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1.广州市老年人的体育活动项目以跑步类比例最高,其次为健身操类和太极类。推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跑步类将仍然是老年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2.老年人对健身和健康知识有较为强烈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运用访谈、问卷等方法,研究田径健身内容在社区体育中的运用情况,发现田径健身内容以其独特的个性特点和健身价值,在社区这个特定的环境倍受人们喜欢。建议社区居民注重学习和掌握新兴的运动项目,进而提高健身意识。  相似文献   

6.
章以辨证唯物方法论为理论基础,采用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北京申奥成功后中国武术的发展前景进行论述。认为武术极有可能成为2008年奥运会比赛项目;武术在世界上的传播会大大加快;武术将会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项目;武术的科学化道路会大大加快。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是一项很高价值的体育锻炼项目,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我国已把太极拳作为独特传统健身良方的武术项目,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构成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优势之大,渗透程度之广,被视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首选锻炼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理论分析、资料归纳的基础上, 通过实验方法对武术长拳类项目少儿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模式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长拳类项目的赛前准备活动的监控指标为: 时间持续30 m in,体温应升高1.5℃,心率区间应在130~195 次/m in,其平均心率应为HR= 150~160次/m in, 并结合实践结果及实验经验, 制定出了武术长拳类项目少儿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的内容、量、强度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研究以当代武术教育价值为起点,探寻新时代学校武术教育改革路径,可以有效推动武术教育的改革完善。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挖掘武术教育价值加以系统梳理,按照时间顺序提炼价值特征;总结武术教育价值嬗变的关键因素和规律,并站在价值彰显角度对学校武术教育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路径。研究将当代学校武术教育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蜕变期、恢复期、深化期、创新期和稳定期7段历程;诠释了社会因素、教育因素和项目因素对武术教育价值的影响机制;总结出核心价值反复彰显、价值体系不断丰富和价值元素不断深化的嬗变规律。提出了创新动作、内容、模式,彰显武术最本质的技击价值;专业培养与学校体育双管齐下,彰显武术包容兼蓄的文化价值;完成武术教育从健身到健康的转型,彰显武术得天独厚的健康价值和把握学校武术教育高质量发展期,彰显武术应有的时代价值等有针对性的发展路径;推动学校武术教育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彰显出最为华彩的时代篇章。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访问座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武汉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内容等进行了全方位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较强,但体育消费水平偏低;体育消费内容单一,以买运动服装、鞋袜为主;学校免费体育场馆是体育消费的主要场所;三小球是体育消费的主要项目;以男或女朋友为主要同伴进行消费;制约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来源少、学业负担重、体育比赛门票高等。建议加大“花钱买健身”观念的宣传和体育场馆建设力度、开发培育适合大学生特点的体育消费市场、进一步开放体育场馆等。  相似文献   

11.
咏春拳不仅是武术格斗的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学问;作为我国南派武术的一个代表,将其引入高校的体育教学,在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磨练意志品质、提升道德修养和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目前,咏春拳在高校的开展大多仅限于课余兴趣班,尚未有作为必修课的报道;咏春拳是佛山武术的一个代表性品牌,是佛山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佛山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山科学技术学院的体育教学中普及咏春拳教学,具有特殊的价值与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佛山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经济实力,高水平羽毛球赛事纷至沓来,无不彰显体育强市的魅力,推动了佛山羽毛球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对佛山市羽毛球场馆的市场现状和羽毛球锻炼人群消费水平的调查,并分析了佛山市羽毛球市场特征.希望能为佛山市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上海高校实施武术《段位制》教学实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引进武术段位制教学,不仅给高校武术课程改革增添新内容和活力,而且提高了大学生习武兴趣,弘扬了民族精神;设立了"习武通段"的平台,有效地培育了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并针对实践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探索性的方法,以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村武术文化生态特征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田野调查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农村武术文化生态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武术作为当今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它的功能和价值能够得到农村居民的肯定;武术防身自卫的功能和技击特点仍然是武术在农村存在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农村武术的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尚未形成理想的态势;努力构建良好的农村武术文化生态,对武术自身的发扬光大和新农村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竞技散打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学校体育来普及和推广,扩大其影响,学校教育又可通过开展武术散打运动为其培养目标服务,但当前开展的竞技散打,竞技性强,很难在普通大、中、小学普及和推广。针对两难现象,提出对当前开展的竞技散打进行,运动负荷的轻松化、运动技战术的简化、武德和行为规范的强化、教学、训练和比赛过程的体验化等的轻体育化过程的改造,使其符合普通学生的身心特点。旨在为当前学校武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摘要:武术“走出去”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推动武术在克罗地亚的发展,对武术国际推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武术在克罗地亚的发展境况进行细致地剖析,找出发展中的不足,提出武术在克罗地亚发展的主要路径。得出结论:克罗地亚武术组织的建立亟待完善;武术习练人口中,中老年和儿童青少年居多,青年力量匮乏;散打项目潜力十足,传统武术处于探索期,竞技武术处于空白期。发展中的主要不足表现在武术管理机构发展的不健全,武术传播内容的不完善,武术人才的稀缺,武术物质资源的紧缺,武术传播方式单一和学校武术的缺失等方面。做好坚实的后方保障是克罗地亚武术发展的基础,完善武术传播内容是克罗地亚武术发展的重点,建立武术赛事体系是克罗地亚武术发展的内驱力,重视国际交流合作是克罗地亚武术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血乳酸指标与武术套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套路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运动员的机能水平的高低对完成套路的质量和能否取得好成绩是至关重要的。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术套路运动员(太极拳除外)的机能代谢方式、血乳酸与竞技能力的关系以及血乳酸指标对武术运动员训练的指导意义进行了综述,更好地为武术竞技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生理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参加2003年全国武术冠军赛(套路)对练项目中的35名武术运动员的负荷强度进行了某些生化指标的监测研究.旨在根据负荷强度将对练项目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别的特点,建议对练项目应划分难度等级,并根据难度等级给以评分.为不同种类的对练项目都能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促进武术对练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佛山市处广东中南部,是珠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提出,要打造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在此契机佛山应抓住历史机遇打破佛山旅游业发展瓶颈。以佛山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为切入点,运用管理学研究方法提出,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旅游业中,依托佛山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积淀,挖掘整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形成具有自己独特性、稀缺性且不可复制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不仅可以带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同时还可以使佛山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商机。  相似文献   

20.
摘要:基于一线体育教师武术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题研讨、课堂观察及数理统计法,对全国33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程展开全面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武术必修课程的教学实施效果不理想,其现实困境主要有:武术动作较强的技术技巧性、武术传统文化体系不健全、武术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要求高以及武术教与学的趣味性偏离等。在目前既定条件下该课程的改革出路为:以武术动作的攻防技击性为逻辑起点整体设置武术课程与教学,精简武术技术动作与套路,构建教育目标下的学校武术传统文化体系;适当降低武术动作规格、重视动作的技术技巧性,加强学生对武术基本技法及其原理、规律的理解与掌握;重视练习中的心理感受,强化学生的身体认知;开发攻防性练习形式,提升学生攻防意识与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