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软科学》2019,(11)
在复杂快变的市场环境下,团队反思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作用有待明确。基于行动学习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构建一个包括团队反思、自我管理、道德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作用模型,并运用72个团队355名员工—领导的配对问卷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团队反思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跨层次正向影响;自我管理在团队反思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发挥跨层次中介作用;道德领导正向调节团队反思与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调节"团队反思—自我管理—员工创新行为"的"2-1-1"中介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如何增强员工工作投入成为当代领导面临的主要挑战和任务。整合社会交换理论和已有研究结论,构建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工作投入的跨层次影响,重点关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团队心理安全在两者关系中的不同行为效应,以77个团队(77个团队主管,332个团队成员)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表明:(1)自我牺牲型领导对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员工工作投入均具有显著的跨层次正向影响,且对团队心理安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团队心理安全分别在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员工工作投入关系中起到跨层次中介作用;(3)团队心理安全跨层次调节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员工工作投入之间的正向关系,团队心理安全越高,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员工工作投入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3.
以往研究关注领导风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而忽视了领导自身的创造力对下属创造力的重要作用。依据社会学习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阐述了领导创造力对员工创造力的跨层次影响机制,检验了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团队权力距离氛围与组织创造力支持感的调节作用。基于448份企业主管—下属配对样本(93个团队,448个员工),采用多层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领导创造力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在领导创造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团队权力距离氛围对领导创造力与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组织创造力支持感正向调节了角色宽度效能感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即组织创造力支持感越高,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4.
如何打破"沉默是金",增强员工建言行为已成为当前领导者面临的重要挑战。通过整合情绪感染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与已有研究结论,构建了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跨层次影响模型,重点关注员工积极情绪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两者关系中的跨层次中介效应,以及共同愿景作为团队情境,在两者关系中的跨层次调节效应。以80个研究团队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1)自我牺牲型领导分别对员工积极情绪与员工建言行为产生显著的跨层次正向影响;(2)员工积极情绪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分别在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员工建言行为关系中起到跨层次中介作用;(3)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共同愿景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共同愿景不仅对员工建言行为产生显著的跨层次正向影响,还分别跨层次正向调节员工积极情绪、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员工建言行为的正向关系,共同愿景越强,员工积极情绪、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员工建言行为的正向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5.
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个人—环境匹配理论,结合我国责任式创新发展现状,构建一个跨层次的第二阶段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深入剖析责任型领导对员工责任式创新的跨层次影响,并分别解析了团队关怀型伦理氛围与员工长期导向在此过程中起到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以62个团队370名团队成员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26.0、Mplus7.4等统计软件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责任型领导的影响力具有一定的涓滴效应,即责任型领导对员工责任式创新具有跨层次的正向影响;团队关怀型伦理氛围在责任型领导与员工责任式创新关系间扮演中介作用,解释了责任型领导涓滴效应的作用机制;从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出发,员工的长期导向不仅可以正向调节团队关怀型伦理氛围对员工责任式创新的影响,而且可以调节团队关怀型伦理氛围的中介作用。最后,结合研究结论,阐述了研究对责任式创新理论发展的意义,并对管理者如何促进员工责任式创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彭伟李慧  周欣怡 《科研管理》2021,41(12):257-266
悖论式领导是领导力领域最近兴起的研究热点,其相关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悖论式领导对员工的态度与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悖论式领导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尚未明晰。构建一个跨层次的被调节中介模型,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探讨团队外部网络在悖论式领导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并考察中庸思维对团队外部网络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以及对悖论式领导通过团队外部网络影响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的调节作用。基于51名直接上司和175名下属员工的配对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悖论式领导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悖论式领导通过影响团队外部网络,进而作用于员工创造力;中庸思维对团队外部网络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发挥跨层次调节效应;中庸思维对悖论式领导通过团队外部网络影响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具有跨层次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彭伟  李慧  周欣怡 《科研管理》2020,41(12):257-266
悖论式领导是领导力领域最近兴起的研究热点,其相关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悖论式领导对员工的态度与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悖论式领导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尚未明晰。构建一个跨层次的被调节中介模型,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探讨团队外部网络在悖论式领导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并考察中庸思维对团队外部网络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以及对悖论式领导通过团队外部网络影响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的调节作用。基于51名直接上司和175名下属员工的配对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悖论式领导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悖论式领导通过影响团队外部网络,进而作用于员工创造力;中庸思维对团队外部网络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发挥跨层次调节效应;中庸思维对悖论式领导通过团队外部网络影响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具有跨层次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方阳春 《科研管理》2014,35(5):152-160
领导风格影响团队的绩效。本文界定了一种关系型领导风格——包容型领导风格,探讨了包容型领导风格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并深入而系统地分析了自我效能感在包容型领导风格与团队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包容型领导风格包括领导包容员工的观点和失败、认可并培养员工、公平对待员工等3个维度。包容型领导风格与团队的绩效具有显著正相关:认可并培养员工、公平对待员工对团队任务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包容型领导风格的3个维度都对团队周边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领导包容员工的观点和失败、公平对待员工对员工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而员工自我效能感又显著影响团队的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员工自我效能感在领导公平对待员工与团队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领导包容员工观点失败与团队周边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失败视角,本文运用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究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跨层次影响及团队失败共享信念和员工归属感在其中的作用,对60个团队中302对领导—员工配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跨层次正向影响,且对团队失败共享信念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团队失败共享信念在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之间起到跨层次中介作用;员工归属感在团队失败共享信念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失败视角,本文运用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究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跨层次影响及团队失败共享信念和员工归属感在其中的作用,对60个团队中302对领导-员工配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跨层次正向影响,且对团队失败共享信念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团队失败共享信念在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之间起到跨层次中介作用;员工归属感在团队失败共享信念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端旭  薛会娟 《科研管理》2013,34(6):106-114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团队成员的学习为中介变量,从学习的视角探讨了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33个实际运行的工作团队,共244名成员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两轮数据验证了团队成员学习的两个维度: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然后通过层次回归方法分析了上下级配对数据,结果表明: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创造力有显著正效应;利用性学习在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而探索性学习对两者的关系并未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现场调查方法,以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和浙江等地企事业单位614名员工、93个不同职能的工作团队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员工建言行为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及其内在的认知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建言行为对团队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交互记忆系统中的专长和信任维度采用现场调查方法,以湘、鄂、闽、粤和浙等地企事业单位614名员工、93个团队为对象,应用多元回归方法探讨了员工建言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员工建言对团队创造力有显著的影响,交互记忆系统中的专长和信任维度在员工建言与团队创造力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而知识共享则有完全中介效应,团队学习行为在员工建言对团队创造力作用中有正向调节效应。在两条作用路径中,团队学习行为越高,员工建言对交互记忆系统(知识共享)的积极作用越大,进而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越强。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探讨交互记忆系统、团队心智模型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以及探索式学习与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以33个科研团队为样本的问卷调查表明:(1)交互记忆系统、团队心智模型均分别对团队创造力产生正U型曲线影响;(2)探索式学习、知识共享在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均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团队心智模型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知识共享能力在探索式学习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研究分析了团队冲突认知差异在团队横向监督与团队失败学习之间的调控机理,探讨团队失败学习对团队创造力的直接影响,挖掘团队冲突认知差异情境下,团队失败学习在团队横向监督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中介效应。基于73份团队问卷,研究发现:1)团队关系冲突认知差异情境下,团队横向监督正向促进团队失败学习,而团队任务冲突认知差异情境下,横向监督对团队失败学习的影响不显著;2)团队失败学习正向影响团队创造力;3)团队关系冲突认知差异的情境下,横向监督通过团队失败学习正向提升团队创造力,团队任务冲突认知差异情境下,横向监督不能通过团队失败学习影响团队创造力。  相似文献   

15.
从团队目标取向视角出发,探索在动态环境下双元领导行为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理,构建双元领导行为、团队目标取向和团队创造力的概念模型。利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41个创新团队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变革型和交易型领导具有二元平衡关系,基于两者交互的双元领导行为正向影响团队创造力;(2)变革和交易型领导提升团队创造力的路径机制不同,变革型领导通过团队学习目标取向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团队创造力,交易型领导则通过绩效证明目标取向影响团队创造力;(3)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双元领导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与创造力不够是阻碍研发团队创新的最大问题,良好关系下的团队成员知识交流与思维碰撞对于研发团队创造力至关重要。以二元学习为中介变量,知识异质性为调节变量,构建了内部社会资本影响研发团队创造力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基于308个研发团队的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结构资本和认知资本对研发团队创造力的直接影响显著,而关系资本对研发团队创造力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二元学习在结构资本及认知资本与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扮演部分中介角色,而在关系资本与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扮演完全中介角色;知识异质性正向调节二元学习中介效应。本研究有助于加强对团队创造力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了解,也为提高研发团队创造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转型与技术创新改革发展新阶段,构建跨功能团队成为组织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路径,开发与培养跨功能团队创造力也因此受到学术界与企业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软件园内27家中小科技型企业的75个跨功能团队的深入调研,将内隐协调引入个体—组织匹配与跨功能团队创造力关系中,探讨个体—组织匹配对跨功能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并将内部人身份感知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个体—组织匹配度越好、内隐协调水平越高,越容易激发跨功能团队创造力;个体—组织匹配通过内隐协调对跨功能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效果显著;成员内部人身份感知程度越高,内隐协调在个体—组织匹配与跨功能团队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越强。据此,提出了跨功能团队创造力提升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个体—情境互动视角,研究共享团队目标与团队功能多样性、成员创造性人格多样性在个体创造力向团队创造力涌现中的调节作用。以65个团队327份个体配套数据为样本,结果表明,个体创造力对团队创造力有直接显著影响,共享团队目标分别与团队功能多样性、成员创造性人格正向共同调节个体创造力与团队创造力之间关系。揭示个体创造力向团队创造力涌现过程中的边界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有效提升团队创造力提供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Although past research has reported the benefits of intuition in new product decision-making (i.e., higher quality product; enhanced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tuition has largely been studied as an individual phenomenon and little work has examined the role of intuition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NPD) project teams. Furthermore, in a turbulent environment, NPD project teams may rely more on intuitive judgments, and other factors such as experience and stress may also influ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m intuition and team decision making. Drawing from the organizational design literature on creativity in decision making, this study builds a conceptual model of NPD team intuition and its effect on the team's ability to generate creative new products. We then derive hypotheses regarding team intuition, stress, environmental turbulence, and new product creativity, and test the hypotheses using data from a sample of 155 firms operating in Ankara and Istanbul, Turkey. We specifically test whether an inverted-U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eam intuition and new product creativity (that is, a balance of both intuitive and rational judgments is preferred), and whether this relationship is moderated by team experience and stress. Moreover, direct impact of turbulent conditions (i.e. market and technical turbulence) on intuition was also examined. The results of our empirical study with a sample of 310 new product/project developers and 155 project managers showed a positive and linear relation between turbulent conditions (both market and technical) and team intuition and an inverted U-shaped team intuition-new product creativity relation for teams with high experience and low stress. Finally,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for practitioner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clusion section.  相似文献   

20.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knowledge-sharing capability on the effects of team dynamics on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by decomposing team dynamics into two types, namely, intra-team and inter-team dynamics.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techniques and data from a large-scale survey of employees in Australia, it is shown that inter-team dynamics has a larger direct effect on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compared with intra-team dynamics. However, when tak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knowledge-sharing capability into consideration, intra-team dynamics contribute more to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knowledge-sharing capability is more critical within teams rather than between teams in enhancing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e ful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