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为进一步指导及优化临床作业治疗方案,探讨以体育游戏模式对发展障碍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干预后,患儿感觉统合失调症状的康复效果。23名有不同发展障碍的儿童接受为期4周,以体育游戏治疗为主的感觉统合训练,每周训练5 d(周一至周五),每天训练60 min。训练内容包括触觉训练、前庭平衡觉训练以及本体感觉训练。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4周末(即第8周)通过简式儿童感觉处理能力剖析量表、Conner’s教师用评定量表以及De Gangi-Berk感觉统合测量工具进行评分。结果发现:(1)患儿经体育游戏训练后,各项感觉统合能力均有改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训练具有远期效应,随访时受试儿童能力评分相比治疗前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受训后,不同年龄组别间感觉统合能力的改善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改善幅度由高到低依次为4~7岁组、8~11岁组、12~15岁组;(4)与训练刚结束时比较,随访时尽管感觉处理能力剖析量表与Degangi-Berk总积分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3组量表各因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所有受试儿童未出现不良反应,社会效度佳。结果表明,体育游戏型感觉统合训练对发展障碍儿童临床康复近期、远期疗效明显,且年龄越小,疗效越佳。  相似文献   

2.
由于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素质、行动力、记忆力等都会呈直线下降的趋势,中老年群体似乎更容易出现抑郁的症状。针对中老年抑郁症患者,"心理疏导+健身锻炼"是当下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治疗手段。对此,本文以中老年抑郁症为研究对象,简单分析中老年群体患上抑郁症的主要因素,阐述"心理疏导+健身锻炼"治疗手段等相关内容,重点探究该如何发挥出"心理疏导+健身锻炼"治疗手段的真正作用,希望本文能够进一步的促进我国中老年抑郁症治疗领域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平衡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治疗效果,旨在为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患者提供一种更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患有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受试者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肌力训练,实验组则进行平衡训练,干预时间为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一后足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结果:通过组内比较,两组受试者踝关节AOFAS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组间比较,实验组治疗后的踝关节AOFAS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训练能有效改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关节的运动功能以及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4.
张宇  高继祥 《体育科技》2013,(1):66-67,93
从团体心理辅导和拓展训练的概念、起源与发展历程、理论背景、功能、组织形式、原则6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总结如下:团体心理辅导和拓展训练既有差异,也有共性。团体心理辅导和拓展训练都是以游戏为载体,以激发个体即时体验为契机的团体教育活动。团体心理辅导注重专业性和治疗性。拓展训练注重户外性和挑战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法(SET)对运动性腰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运动性腰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结合腰腹肌训练治疗,实验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SET治疗。结果:治疗后比较发现,两组患者JOA评分及等速肌力测试均有改善,组内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差异,JOA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显效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ET治疗腰部运动损伤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和运动心理技能自评问卷》,对27名青年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和运动心理技能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和评估,实施8周的放松训练、生物反馈训练、表象训练和团体辅导等心理干预。结果表明:青年排球运动员的放松、自我调节、人际沟通能力以及情绪稳定性、动机强度等偏低;针对性心理干预的效果明显,运动员的自我调节能力、心理准备程度、动机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腹式呼吸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提高了运动员的放松能力:呼吸频率显著下降,心理变异性的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均显著增强,频域指标中高频(HF)显著提高,低频(LF)和LF/HF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2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运用游戏结合"平衡"性疗育方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采GMFM量表评定,对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分析、找出问题。采用WeeFIM量表对患儿的疗效进行评定。实验组以设计游戏结合"平衡"性疗育方法对患儿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平衡"性疗育方法进行康复治疗。研究结果和结论:两组患儿入组时GMFM-88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的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但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9.56,P〈0.01。游戏结合"平衡"性疗育方法作用于痉挛型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因此,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黄忠梅 《体育科技》2011,32(4):68-69
目的:分析腕关节损伤原因、治疗现状,探讨腕关节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76例腕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传统治疗组,用传统休息、中药外敷、理疗等方法治疗。另一组为静力训练组,进行静力训练,牵仲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2~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结果:传统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40.0%和90.6%,静力训练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58.6%和94.5%。两组疗效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静力训练治疗腕关节损伤明显优于传统治疗,可作为此种损伤的预防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悬吊核心稳定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符合治疗条件的2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10例,A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包括Bobath技术、运动再学习疗法,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方法进行训练,每天60min,B组按照A组相同训练计划每天训练30min,加用悬吊运动疗法进行训练30min,持续治疗20个工作日,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采用Berg平衡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Berg平衡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并且B组Berg平衡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提高幅度较A组显著。结论:悬吊核心稳定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杨波 《体育科学》2023,(11):69-79
目的:考察体感游戏训练对大学生空间认知功能的促进机制。方法:采用2(运动强度:低/中高)×2(认知参与程度:低/高)×4(时间:前测、一次性训练、5周训练、10周训练)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对72名大学文科生进行为期10周(3次/周,60分/次)的体感游戏训练。结果:1)一次性训练后,仅中高强度-高认知组的空间可视化水平显著提升;2)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中高强度-高认知组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低强度-高认知组的优势也逐渐凸显,且均优于低认知组;3)仅中高强度-高认知组在训练5周后消除了空间可视化方面的性别差异,但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差异再次显现。结论:1)一次性体感游戏训练后,空间认知功能主要受运动强度影响;2)长期体感游戏训练后,空间认知功能受到运动强度和认知参与程度的共同影响,且认知参与所产生的空间认知效应大于运动强度;3)体感游戏训练不能消除空间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女子射箭运动员心理镇定性的控制训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研究对4名优秀女子射箭运动员进行心理教育、心理诊断、心理训练(生物反馈式放松训练和结合比赛情景表象训练)、心理咨询和塞前心理准备等为主要形式和内容的心理镇定性控制训练,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0):99-100,106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并通过观察访谈和笔者自身经历对啦啦队运动员在比赛心理因素中的情绪表现进行探究,分析了运动员在比赛中情绪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有效地控制训练方法来调节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不良的情绪。对指导啦啦队的训练比赛以及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激活后增强效应(PAP)间歇时间对下蹲跳高度影响。方法:检索PubMed等数据库,查找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11月30日。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文献研究方法质量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286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间歇时间为0~3 min[MD=-1.46,95% CI(-2.15,-0.78),P<0.000 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间歇时间为4~7 min[MD=1.90,95% CI(0.81,2.99),P=0.000 6]和8~12 min[MD=1.46,95% CI(0.78,2.15),P<0.000 1],对照组优于实验组;间歇时间为13 min以上[MD=-0.45,95% CI(-2.26,1.36),P=0.62],对照组与实验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提示:改变研究质量差异、纳入标准、统计模型以及效应量的选择等,发现合并结果改变不明显,且受异质性影响的可能较小。结论:诱导方式为杠铃深蹲,诱导强度在85%~93% 1RM之间,重复次数为5~10次,可诱导产生PAP。间歇时间为0~3 min,可以明显提高受试者下蹲跳高度,间歇时间为4~7 min和8~12 min时下蹲跳高度未能显著增加,间歇时间为13min以上时,仍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在制定诱导PAP方案时,还需考虑诱导对象的年龄与性别、训练经历和力量水平对PAP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心理训练是现代射击运动训练理论密不可分的整体体系,心理训练越来越受到广大射击教练员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依据心理训练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多年在省射击队训练比赛的实践经验,分析心理训练与射击运动项目的密切关系,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绪在大赛中发挥最佳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运动对软骨细胞基质降解酶MMP13、Adamts4、Adamts5及软骨标记蛋白 Col2、Col10、Runx2、Sox9的影响,为骨性关节炎运动医学角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6只8周雄性小鼠,随机分成不手术对照组(C),手术自由活动组(F)和手术跑台组, 手术为DMM关节炎手术,对照组不手术自由喂养,手术自由组进行DMM手术后自由喂养,手术跑台组进行DMM手术后5天后进行跑台,每天进行20m跑台训练,6周后处死取样。对3组小鼠膝关节进行石蜡包埋切片,通过fast green-Safranin O染色对关节炎进行评级,然后在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与C组比较,F组和R组关节均有不同级别损伤,而R关节受损程度更加严重。2)与C组和F组相比,R组MMP13mRNA表达均有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F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与C组和F组相比,R组Adamts4 mRNA表达有均有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与C组相比,F 组Adamts4 mRNA也有显著性升高(P<0.05);与C组和F组相比,R组Adamts5 mRNA表达均有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F组与C组相比也有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与C组和F组相比,R组Col2 mRNA表达有均有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F组与C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3)与C组和F组相比,R组col2蛋白表达量均有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F组比C组的Col2蛋白表达量也有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与C组和F组相比,R组Sox9蛋白表达均有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F组比C组Sox9蛋白表达量也有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与C组和F组相比,R组Col10蛋白表达都有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 F组比C组Col10蛋白表达量也有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与C组和F组相比,R组Runx2蛋白表达都有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 F组比C组Runx2蛋白表达量也有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结论:跑台运动加快骨性关节炎小鼠关节软骨的降解和钙化,加重了关节软骨损伤。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易筋经与传统太极拳对大学生情志调节的作用,将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的有抑郁倾向的大学生随机分为易筋经练习组和太极拳练习组,每组各36人。于训练前和训练后分别采用Hamilton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评定。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练习前易筋经练习组和太极拳练习组的HAMD得分分别是21.67±5.32和21.55±6.01,练习后分别为16.51±5.5和16.43±5.19,两组自身前后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练习前,易筋经练习组和太极拳练习组的SDS得分分别是59.13±12.21和58.21±13.02,练习后分别为48.37±11.99和47.49±11.54,两组自身前后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和SDS,组间比较,无论治疗前或治疗后,都无明显差异(P〉0.05)。坚持太极拳与易筋经练习,均可有效改善大学生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7.
田玉梅 《体育科技》2011,32(4):77-79,88
通过对短跑运动员的心理品质特征和比赛中常见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短跑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比赛成绩有很大影响,教练员应根据短跑运动员心理品质特征,把系统的心理训练贯穿整个训练过程,培养意志力,提高短跑运动员比赛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许多冬季项目都具有比较高的损伤风险,如单板滑雪、高山滑雪和自由式滑雪等。如何帮助这些高风险项目的运动员应对运动损伤的挫折和康复治疗的挑战,是备战北京冬奥会面临的重要课题。研究介绍了心理保障团队如何帮助一位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受伤运动员LGZ应对康复困难并重返国际比赛的心理康复历程。基于中国运动员心理建设系统,为LGZ的心理康复训练制订了三重目标:1)减少运动损伤的心理应激,积极参与康复治疗,尽早回归正常的训练和比赛;2)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平稳的心态参加训练和比赛;3)提升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不断完善自我,促进终生发展。从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历时1年的心理训练中,共对其进行了5种心理干预:提供心理支持、实施表象训练、开展心理讲座、制订比赛预案和提供心理咨询;还通过心理测试来监控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并采用运动员个人评价、主管教练评价和竞技比赛表现来评估心理训练的效果。在为期1年的心理训练结束时,这名运动员逐渐克服了运动损伤所带来的焦虑,建立了伤后康复的自信,提高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在平昌冬奥会上取得了她个人的最佳成绩,获得了冬奥会奖牌。这一案例提示我们“术道兼修”的心理训练具有一定成效,也带给我们许多反思。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对40名自愿参与的男性大学生施加8周的功能性力量和传统力量训练,以期通过基于下肢运动生物力学、FMS和运动能力测试,探究功能性力量与传统力量的训练效果,进而为大学生进行功能性和传统力量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建议。研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了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对照组进行了8周的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并在训练前后分别进行了下肢内外翻力矩、FMS和运动能力测试。研究结论:(1)持续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功能动作质量(FMS),但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并没有对功能动作质量的提高带来更显著的效果;然而对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的影响要显著优于传统力量训练。(2)持续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更能提高大学生的速度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灵敏素质,然而其对下肢的弹跳能力的影响却远不如传统力量训练,弹跳能力仍需要进行大的抗阻力量训练才能得到显著提高。(3)功能性力量训练不能替代传统力量训练对于肌肉的力量、爆发力以及平衡能力的影响,因此,在力量训练时,应当考虑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和功能性力量训练对运动能力的不同影响,有选择地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20.
"以赛带练"的理论基础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2):200-202
科学释义"以赛带练"的含义,对"以赛带练"存在的生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进行阐述.提出:在有或无重大比赛年"以赛带练"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安排要求;比赛间隔训练运动负荷、训练内容的安排要求;"以赛带练"在青少年运动员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