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博客——学科馆员服务的新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博客作为在网络技术支撑下的沟通交流平台,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服务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已经成为学科馆员的一种新的服务方式。在分析博客的特征及功能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学科馆员建立博客的专业背景优势,并就博客在学科馆员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及博客管理与维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2.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博客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引入博客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学科博客的内涵,概述了学科博客的分类以及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并对学科博客的建立和维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静  鞠静 《图书馆论坛》2012,(4):120-122,176
对目前高校图书馆已开设的学科博客进行统计分析,从首先在重点学科开设博客、增加专业和权威站点链接、图情教授参与管理和维护博客等方面阐述了今后开设和维护学科博客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学科博客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目前高校图书馆普遍开展的学科服务为主题,讨论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利用学科博客开展法医学学科服务的实践,希望对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提供一点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学科博客是高校图书馆利用Web2.0技术开展学科服务的有效方式.文章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学科博客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博文内容多以介绍学科知识为主,缺乏深层次的信息组织与加工,学科博客读者参与度不高,个性化服务少.作者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促进学科博客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探讨博客在深化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客作为Web2.0的主要表现形式,已经成为学科馆员的一种创新的服务方式。文章分别对学科馆员、博客作了概述,分析了博客应用于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可行性,探讨了博客在深化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应用。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国外高校的学科服务系统建立基于Web的学科指南具有多种方式,他们可以使用静态的HTML网页建立、数据库驱动方式建立及Web2.0技术进行开发(如博客和社交标签网站)。建立学科指南系统可以选用商业软件或者开源软件,文章对比国外几所高校图书馆所利用几种开源数据库驱动的解决方案的特点:MyLibrary、LibData、SubjectPlus及Library Course Builder的共同点及不同点,并对比商业系统。  相似文献   

8.
学科博客是大学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一种有效形式。调查分析目前我国大学图书馆学科博客建设情况,指出学科博客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学科博客建设的建议,以提高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博客探索实践及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适应学科服务发展需要,清华大学图书馆进行新闻传播学科博客实践探索。新闻传播学科博客以类目设置为纲,在发布学科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科资源进行有效组织。从实际使用效果看,博客在及时性、累积性、共享性和操作性等方面较充分地发挥了博客所具有的优势,然而,学科博客在互动性上略显不足。对此笔者从博客的交流特性着手进行分析,并总结学科博客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
学科博客的设计应以图书馆2.0理念引领学科服务,需融入用户环境,提高图书馆在线资源的可见度。文章以建筑学科博客为例做实例分析,通过对用户环境分析构建学科资源环境,提出了学科博客信息服务创新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
学科馆员与个性化服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芸 《晋图学刊》2009,(1):53-55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的特定服务,本文从学科馆员参与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出发,对学科馆员参与教学科研服务进行了论述,同时对找准个性化服务——立足构筑学科个性需求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所进行的学科化服务工作为高校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形势下,面对实际,打破存在的障碍,使学科馆员发挥最大的作用,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及教学、科研提供更深入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应从实际出发,寻找新思路,切实推进学科化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3.
第二代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错  蒋若冰  熊丽 《图书馆学刊》2010,32(10):52-54
近年来,学科化服务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和新的服务机制,逐渐被各大高校图书馆所熟悉并实践。它以用户为中心,以学科馆员服务为基本模式,以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服务为手段,以提升用户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为目标,为推动大学图书馆事业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14.
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   总被引:121,自引:7,他引:114  
在分析科学化服务背景的基础上,提出第二代学科馆员的概念,阐释了两代学科馆员在服务地点、服务的逻辑起点、服务深度、服务内容、服务的责任、角色定位和服务手段等方面的区别,从实践中总结国家科学图书馆在建立基于第二代学科馆员的学科化服务方面的探索,包括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措施、服务要求、管理保障和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15.
Subject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信息环境下,高校学科馆员应以提供资料秘书服务的方式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专业化的知识服务。学科馆员要想做好资料秘书工作应具备文献服务能力、知识服务能力、信息分析评价能力及工作协调能力。其可通过主动宣传服务内容、了解学科动态、提供普遍性服务及个性化服务、加强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等方式提供信息服务,使学科化服务在学科的发展中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7.
在调查分析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构建学科馆员团队、开展学科服务的必要性及学科馆员团队组织建设。最后,探讨了学科馆员团队学科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学科馆员服务在中国大学图书馆的开展,如何开展学科馆员服务成为图书馆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作者在有关学科馆员的系列学术报告中,讨论了学科馆员服务的主要领域和工作方法,分析了对于学科馆员的概念误解和认识模糊的问题。作者总结了已出现的学科馆员类型及其特征,对学科馆员的未来提出了意见。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9.
论情报学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交往与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情报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认为归根到底是情报学研究主体和实践主体之间的交往与相互转换的问题.两类主体间交往和转换的质与量,决定了情报学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深度和广度.情报学理论人(理论研究者)与实践人(实践者)在交往过程中分别带有各自的交往假设,即:理论人与实践人彼此有内在的相互需要.双方互为前提,各自的生命发展只有在双向建构、双向滋养和双向转化中才能实现.对这种转化的内容、过程、困难和障碍等的研究,是推动情报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