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吴宇  岳初霁  景婧 《科研管理》2006,40(12):327-330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高校的发展中,科研工作已经占据重要地位,为了促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高校二级科研管理体系应运而生,并随之发展。本文作者结合所在高校的现状及今年开展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调研工作,从高校二级科研管理的必要性,现状及构建策略单个方面,阐述了一些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研管理组织结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高校科研管理的基本特点和组织结构现状,对实行校,院(系)“二级管理”后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将“依法管理”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加强校级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3.
吴宇  岳初霁  景婧 《科研管理》2019,40(12):327-330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高校的发展中,科研工作已经占据重要地位,为了促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高校二级科研管理体系应运而生,并随之发展。本文作者结合所在高校的现状及今年开展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调研工作,从高校二级科研管理的必要性,现状及构建策略单个方面,阐述了一些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二级学院良好的科研管理绩效是评价和提升高校整体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拟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主要通过对高校二级学院的责任意识、管理方法和管理绩效三个指标逐项考核与综合评定.管理绩效指标设置主要针对高校二级学院的科研平台、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技服务、人才团队、学术交流六个指标进行定量考核,其中科研成果、科技服务指标高于其他指标;已实施专利分值高于授权专利;科技论著考虑了学科间差异、分区间和同行引用;科技服务考虑了为企业新增效益等,并对推进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依据高校科研管理实际,对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估中难以量化的问题,做出了具体的评估模型,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量化,从而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高校二级学院科研实力,有助于学校管理部门进行综合管理,合理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6.
成长型高校科研二级管理机制的构建与过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校、院科研二级管理机制是成长型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科研二级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有不可缺少的基本构成,实施科研管理机制的过渡需要一定的步骤,构建与过渡过程中,也有需要注意的事项.成长型高校科研二级管理的顺利过渡,对高校的科研工作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燕宁 《大众科技》2006,(4):41-42,54
高校开发和应用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使科研管理步入了科学化和信息化,但对于校院二级科研管理来说,由于各个学院存在不同的特点,有一部分工作需要使用Access数据库管理软件,文章就Access数据库在高校院级科研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知识粘性是高校科研组织中普遍存在并需要加以克服的一种现象.本文对高校科研组织的知识粘性、关联因素以及管理对策进行讨论.首先,界定了知识、高校科研组织、知识粘性的概念;其次,重点分析了高校各种壁垒与科研组织知识粘性的关系;再次,讨论了高校科研组织知识粘性的管理对策;最后,提出了削弱高校科研组织知识粘性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二级院系科研绩效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研基础与平台、科研项目、科研论文、学术交流与科研奖励四个方面建立了高校二级院系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其具有很强的模糊特征,运用模糊综合方法建立了高校二级院系科研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高校掌握二级院系科研状况,增强科研能力和年终科研考核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当前高校科研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尝试从建立科学的科研档案管理考核制度、加强科研人员、二级学院、科研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四位一体的层级管理和加快以知识管理为理念的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等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旨在对科研档案的规范化、系统化管理提供借鉴,推动科研档案更好地为高校科学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1.
通过科学界定高校科研管理职业倦怠的表征,剖析高校科研管理队伍产生职业倦怠的诸多因素,设计出多角度多维度的立体式职业倦怠干预方案,提出应从管理到治理转变,完善高校的组织治理体制;从职能向技能提升,着重科研管理队伍的职业能力培养;从契约向契合塑造,构建科研管理队伍与学校组织层面的心理契同。  相似文献   

12.
多校区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给大学科研管理工作带来了科研管理模式冲突、科研管理成本上升、影响科研人员科研投入程度等新的挑战,分析国内外多校区大学的形成和特点,多校区大学科研管理模式及优劣势比较,提出建立校院二级科研管理机制、推进数字化科研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科学研究是现代研究型医院的主要工作之一。本文从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工作职能这三个方面对目前国内的医学科研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发现医学临床科研管理中存在着管理体制滞后,管理导向性不明确,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率低,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为适应临床科研实际需要,建议通过转变科研管理职能;完善科研评审工作,促进成果转化和利用;注重人才培养,提高科研管理者的素质等对策优化当前的医学临床科研管理体系和模式。  相似文献   

14.
知识管理在航空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FON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知识管理理论及知识管理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航空新产品开发中组织要素、知识管理活动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基于对航空企业和科研院所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定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管理活动的各维度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影响;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对知识管理活动有显著影响,但IT工具对知识管理活动的影响则不显著,限制IT工具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其使用的不便利性;组织要素的各维度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显著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航空企业或科研院所在推进知识管理时应采取的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于公益类科研院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探究公益类科研院所创新管理切合时代发展需要。当前我国公益类科研院所创新管理面临管理自主权弱化、学术自治权虚位、科技服务效益不足和管理工具理性不够等实践难题;新公共管理理论框架下推进我国公益类科研院所架构重构、权力回归、机制共融和工具借鉴成为破解实践难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立中国科学院预算拨款制度的研究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先  曹凝 《科研管理》2000,21(2):98-100
本文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工作的管理 ,提出了建立完善预算拨款制度是实现机关管理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的有效方式 ,也是提高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必要条件 ;是目前科研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的重点。作者探讨研究了建立完善预算拨款制度可以产生双重管理效果 ,一是转变机关管理的职能 ,从微观事务性管理解脱出来 ,考虑一些战略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 ;二是使研究单位的领导有更多的自主权 ,实现他们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7.
涌现与组织管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组织作为复杂适应系统,其一些行为可以看成是复杂性科学研究中的涌现现象。将复杂性科学理论应用于组织管理,可以获得新的管理观;复杂性科学为企业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框架,提出许多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科研团队是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的重要载体,是获取和整合资源的有效组织形式。高校科研团队具有其特点与复杂性。该文通过调研,聚焦海洋领域的科研团队建设,并根据组织模式的不同,将调研高校的海洋领域科研团队分为“传统型”与“新型”两种类型,分析它们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从团队、带头人与成员、管理机制等层面提出了高校涉海科研团队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plores 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influences on creativity in scientific research. Using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creative scientific research accomplishments in two fields of science (nanotechnology and human genetics) in Europe and the US, the paper summarizes results derived from twenty case studies of highly creative research accomplishments, focusing on contextual patterns at the group,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levels. We find that creative accomplishments are associated with small group size, organizational contexts with sufficient access to a complementary variety of technical skills, stable research sponsorship, timely access to extramural skills and resources, and facilitating leadership. A potential institutional threat to creative science is the increase in competitive research council funding at the expense of flexible institutional sponsorship.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policy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