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对两种不同生物材料,纤维蛋白胶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FG-BMP)及重组合异种骨(RBX)对腱-骨界面愈合的效果进行比较评估。方法 51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行双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FG-BMP组腱-骨界面推注FG-BMP生物材料,RBX组则应用RBX生物材料,对照组则不施加任何材料。术后2、6、12周取材,行影像学检查、组织学分析及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FG-BMP及RBX均能促进腱-骨间骨的生长。术后6周及12周,两组标本腱-骨间骨矿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tisty,BM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术后6周时及术后12周,RBX组的BMD值均高于FG-BMP组;组织学结果显示,至术后12周,RBX组腱-骨界面显示移植肌腱周围被新生骨组织包绕,并且新生骨组织趋向移植肌腱方向生长,镜下新生骨组织数量明显大于FG-BMP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显示,术后6周,应用注射型生物材料治疗的两组最大牵拉力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RBX组牵拉力最大(P<0.05);术后12周,RBX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G-BMP组尽管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FG-BMP组和RBX组均能促进腱-骨界面的愈合,但RBX在加速腱-骨界面愈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自体四股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术后腱骨愈合程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目前报导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自体四股腘绳肌重建ACL术后腱骨愈合程度与临床膝关节功能评分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30例采用自体四股腘绳肌重建ACL术后腱骨愈合程度及临床功能评分情况。所有患者在术后3、6、12个月分别进行Tegner、Lysholm、国际膝关节功能委员会评分(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主观评分以及KT-1000检查,同时进行MRI检查,评估腱骨愈合情况。根据MRI表现将腱骨愈合程度由高向低分为5级,对不同时间点的腱骨愈合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Tegner、Lysholm、IKDC评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改善,腱骨愈合程度也逐渐增高;腱骨愈合程度的高低与患者临床功能评分有明显相关性。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自体四股腘绳肌重建ACL术后腱骨愈合程度逐渐提高,临床功能评分逐渐改善,腱骨愈合水平与临床膝关节功能评分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是发生率较高而又严重的运动损伤,对ACL和膝关节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学做了进一步分析,认为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创伤小,骨道定位准确,重建的韧带可达到牢固的生物学固定,以达到更有效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关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重返运动的相关报道成果,归纳与分析重要的相关因素。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重返运动是运动医学普遍关注和争议的问题,本文从重返运动时间、下肢肌力和功能恢复情况、手术相关因素、心理因素、不可调整的背景因素入手讨论影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重返运动的具体因素,以期制定合理的前交叉韧带治疗策略,让患者能够更安全、更快速地重返目标水平的运动。  相似文献   

5.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了解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Cnki1989—2006年间关于前交叉韧带相关文献。研究表明:股四头肌和胭绳肌肌力训练对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闭合运动链训练适合于康复训练早期,开放运动链训练适合于康复训练晚期;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其本体感觉也受到破坏,而术后本体感觉促进训练对膝关节功能的完善至关重要;康复训练方案变得越来越激进,但激进的康复训练也有不利的一面,采用胭绳肌腱和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术后康复训练应更趋于保守。  相似文献   

6.
自体肌腱移植术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初期(0~8周)从坐姿到站立过程中腘绳肌拉伤的现象较严重,为减少或避免术后腘绳肌拉伤的出现,采取文献综述法以及结合大量临床案例,对腘绳肌拉伤可变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筛选,确定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腘绳肌拉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指明方向。结论:自体肌腱移植术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后前期腘绳肌拉伤的主要原因为腘绳肌力量与动态柔韧性不足、自体半腱肌移植、代偿性膝内扣。  相似文献   

7.
杨涛 《体育科研》2020,(3):20-26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重返运动时机是运动医学关注的焦点。目前观点认为前交叉韧带术后重返运动时机选择应基于功能测试结果,而非单纯由术后时间决定。功能测试算法(Functional Testing Algorithm,FTA)是一种基于康复结果来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测试体系。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中相关功能测试指标的测试时间和数据进行梳理,旨在为患者系统使用FTA体系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关节松动术联合针灸治疗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1年10月阜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2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联合组各10例,针灸组接受常规术后康复治疗和针灸治疗;联合组接受常规术后康复治疗和关节松动术联合针灸治疗,测量治疗前和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对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辅助价值。方法:对2017年12月-2018年5月收治的15例因运动损伤导致前交叉韧带断裂且需进行韧带重建的患者,术前进行膝关节CT扫描,Mimcs图像处理,通过3D打印膝关节模型,进行模型上股骨骨隧道定位,并进行预手术,测量隧道长度,术前及术后6个月进行膝关节Lysholm 评分以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通过3D打印模型预手术,均较准确地定位了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预手术测量股骨骨隧道平均长度为(43.2±2.13) mm,术中测量(43.7±1.75) mm,术后再次CT测量骨隧道长度为(42.4±3.25) mm,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Lysholm评分(46.2±5.73) 分,术后Lysholm 评分(88.4±6.25) 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模型预手术可以辅助关节镜术中较快速、准确地定位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模型与实体骨隧道契合度高,术后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是人体负重和运动的主要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膝关节最常见运动损伤之一,而健美操运动也是造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项目之一,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广泛收集有关膝关节ACL损伤的基本理论及防治知识,通过前交叉韧带的生理解剖结构,并结合健美操项目的运动特点来分析造成前交叉韧带一度损伤的原因及根据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针对前交叉韧带一度损伤的早、中、晚三期的病理演变特征提出康复方案,对以后前交叉韧带一度损伤保守治疗的快速康复提供理论基础,并对以后健美操训练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预防和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评价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屈伸肌肉力量变化和腘绳肌生理状态变化的特征,以指导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和术后的康复治疗与训练。结果表明,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肌肉功能状态水平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中膝关节的稳定性,韧带重建术前和术后应注重加强膝关节肌肉力量和屈膝肌反应速度的康复训练,以减少术后康复训练中对重建韧带的负荷。  相似文献   

12.
最近对膝的研究中发现,在组织学上腱和关节软骨结构的愈合比腱与骨愈合要快.通过以兔子作为实验对象来探索,用自身软骨作为介质来重建纤维软骨骨腱联合区域并加速骨腱联合的愈合在生物学上的可能性.自身纤维软骨(自身半月板)和透明软骨(关节软骨)被用来作为介质修复骨腱联合.术后第8个星期我们观察到,使用纤维软骨和透明软骨来修复肌腱接点比单纯的骨腱愈合要修复的更快更好,并且没有退行性改变.通过使用safranino染色法评价其蛋白多糖基质可以看出,介质软骨基质类似于骨腱接点处正常的纤维软骨基质.  相似文献   

13.
评价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屈伸肌肉力量变化和腘绳肌生理状态变化的特征,以指导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和术后的康复治疗与训练。结果表明,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肌肉功能状态水平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中膝关节的稳定性,韧带重建术前和术后应注重加强膝关节肌肉力量和屈膝肌反应速度的康复训练,以减少术后康复训练中对重建韧带的负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兔内侧副韧带断裂愈合的影响。方法成年兔20只,制备双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断裂模型,一侧对照组,另一侧术后24 h给予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治疗。术后6周取2组兔膝关节行大体观察,韧带胶原总含量,I、III型胶原表达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治疗组极限负荷、刚度检测及韧带I型胶原表达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胶原总含量和III型胶原表达也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低强度脉冲波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体医融合的运动干预对大学生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康复效果,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康复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苏州市首家体医融合运动康复中心的57例大学生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运动干预性康复训练,12周后,测试并对比两组受试者的关节功能指标。结果 干预后,关节活动度方面,与干预前相比,实验组关节的前伸度降低43.73%、后屈度提升7.19%;内收度降低70.12%、外展度提升14.0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9,-6.89,4.01,5.36,P值均<0.01)。关节力量方面,与干预前相比,实验组关节的前伸、屈膝、内收、外展力量分别提高11.74%、16.91%、10.72%、7.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22,7.30,3.86,4.16,P值均<0.01)。对照组的关节活动度、力量在干预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体医融合下的运动干预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前交叉韧带损伤受试者关节的活动度,增加关节力量,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康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受试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6.
最近对膝的研究中发现,在组织学上腱和关节软骨结构的愈合比腱与骨愈合要快。通过以兔子作为实验对象来探索,用自身软骨作为介质来重建纤维软骨骨腱联合区域并加速骨腱联合的愈合在生物学上的可能性。自身纤维软骨(自身身半月板)和秀明软骨(关节软骨)被用来作为介质修复骨腱联合,术后第8个星期我们观察到,使用纤维软骨和透明软骨为修复肌腱接点比单纯的骨腱愈合要修复的更快更好,并且没有退行性改变。通过使用safranino染色法评价其蛋白多糖基质可以看出,介质软骨基质类似于骨腱接点处正常的纤维软骨基质。  相似文献   

17.
骨形态发生蛋白对膝内侧副韧带止点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健全  田得祥  余家阔 《体育科学》2001,21(3):55-58,70
为了了解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在关节韧带愈合中的作用,将8只普通家兔随机分为两组,采取自体对照的方法,手术制作膝内侧副韧带上止点断裂后原位修复模型,将部分纯化的牛骨形态发生蛋白植入韧带上止点周围,对侧植入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对照.结果发现BMP侧韧带止点周围结缔组织和骨增生明显,在30 d组BMP侧止点周围新生骨量较BSA侧明显增多(P《0.01),并在韧带与骨之间出现类似末端结构样连接.因此本研究认为BMP能够通过诱导新骨生成和促进纤维结缔组织的生成来促进韧带与骨之间的早期牢固愈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膝前交叉韧带的解剖、功能及运动性创伤的病理机制以及国内外关于前交叉韧带陈旧断裂再建术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运动时或运功之后的疼痛是运功过度的不妥的信号,轻可能是过度运用肌肉的结果。如果跟随着疼痛的是产生红肿现象,则较为严重,那可能是骨、肌肉、腱或韧带受伤了。 腱和韧带是不同的,腱连接肌肉与骨骼,韧带则是连接骨骼。  相似文献   

20.
骨腱结合部过度使用性损伤常见于运动员。研究伤后48h进行低强度载荷训练对急性骨腱结合部损伤愈合的影响。研究对象和方法:12只雌性成年新西兰大白兔的后肢通过针刺建立急性损伤组(AI,n=6),伤后48h开始进行四周低强度训练建立伤后低强度训练组(PIERT,n=6)和对照组(CON,n=6)。第四周取样的标本结果提示,PIERT组的骨小梁厚度明显小于AI和CON组;和CON组相比,AI和PIERT组的胶原排列明显紊乱,瘢痕组织多,细胞密度低;PIERT组的纤维软骨带厚度明显厚于AI组。建立了一个定量、可重复骨腱结合部微细损伤动物模型,并发现伤后48h开始低强度训练没有延缓损伤愈合,并对结构重建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