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汽车持有量逐年增加,迅速增长的石油消费和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迫使汽车生产业必须走节能环保的发展道路,本文提出了新型环保汽车的发展趋势,即对现有车辆进行技术改进,提高其环保水平,鼓励混合动力汽车和先进学油汽车的使用,加大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绿色环保汽车的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2.
从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汽车持有量逐年增加,迅速增长的石油消费和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迫使汽车生产业必须走节能环保的发展道路,本文提出了新型环保汽车的发展趋势,即对现有车辆进行技术改进,提高其环保水平,鼓励混合动力汽车和先进学油汽车的使用,加大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绿色环保汽车的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能源汽车需求风险关键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提出19个需求风险影响因素,对421份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确定新能源汽车技术、外部政策和商业环境、消费者行为及能耗成本4个公因子,识别关键需求风险因素并进行解释,为有关方面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兴技术产业化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两个维度上将新兴技术产业分为四类,并在系统的视角下对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第IV类新兴技术产业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和分析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中国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策略体系。本文的研究表明,通过系统建模对新兴技术产业化进行研究,是进行该领域研究的一种可行思路和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绿色交通发展与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引入前景理论与演化博弈论耦合,构建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根据模型的复制动态方程分析政府、汽车企业、消费者的策略选择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汽车企业及消费者的决策行为会受到另外两者的决策影响;现金补贴政策能够促进汽车企业及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但补贴过低达不到预期效果;部分限制燃油汽车政策能够增加消费者使用燃油汽车感知成本,同时增加新基建的投入能够提高使用新能源汽车感知收益,有助于策略组合朝理想状态演化。  相似文献   

6.
促进我国清洁汽车研发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发及推广清洁汽车技术,现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近几年,我国在清洁汽车研发和推广上也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无论是从发展思路,R&D的投入,还是相关的政策,同一些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本文结合国外实施清洁汽车R&D成功的经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我国实施清洁汽车R&D的思路和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蓄电池的问题一直是纯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所以将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纯电动汽车发展的过渡期,来缓解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能源问题。而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的核心就是能量控制策略问题。文章首先对于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及不同工况下的驱动模式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研究中常用的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和基于优化的控制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并指出了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以后研究方向是基于优化算法的对控制策略的多目标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对环境造成了大量的污染,新型节能环保汽车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位以PLC为控制器,设计风、光和电为能源动力的助力汽车,适用于城市的日常交通和可控范围里程的长途。文章主要研究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设计、电路设计以及部分程序设计,为混合动力汽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瓶颈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琳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02-102,26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世界各国已确立的汽车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政府着力打造的新能源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快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的瓶颈及其对策,将有助于我们制定切实可行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济南市作为国家首批“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试点城市,近两年来,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目前,全市已上路运营混合动力公交车200辆。近日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力争今年年底投运电动汽车800辆。  相似文献   

11.
熊勇清  刘徽 《科研管理》2022,43(9):83-90
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型”政策逐步“退坡”的背景下,有效发挥“非补贴型”政策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中国目前实施的“路权优先”和“充电保障”两项主要“非补贴型”政策,以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为例,应用双重差分模型从时间和区域两个维度分析了两项“非补贴型”政策作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新能源汽车“非补贴型”政策作用虽然稍低于“补贴型”政策,但是十分显著并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新能源汽车“非补贴型”政策可以成为“补贴退坡”后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支撑,其中,“路权优先”政策作用的增幅相对更大;从区域维度来看,“充电保障”政策作用的区域差异不明显,“路权优先”政策作用则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城市的交通承载压力越高,“路权优先”政策作用越强。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情形下,应在快速推进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布局的同时,加大新能源汽车“路权优先”政策实施的力度,同时,要根据交通承载压力的区域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实施差异化的“非补贴型”政策。  相似文献   

12.
熊勇清  徐文 《科研管理》2021,42(6):58-64
“选择性”和“功能性”政策在运作机理和实施手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新能源汽车不同的成长阶段对于“选择性”或“功能性”政策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推广划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应用新能源汽车A股上市公司以及示范推广城市数据,从政策效果的强弱、快慢、稳定性三个维度分析了“选择性”和“功能性”政策实施效果的变动特征。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从前期进入中、后期, 在政策效果强度方面,“选择性”政策效果缓慢下降,“功能性”政策效果则一直稳定上升;在政策效果快慢方面,“选择性”政策效果的滞后效应不够稳定,而“功能性”政策效果的滞后效应相对更稳定;在政策效果稳定性方面,“功能性”相对于“选择性”政策效果要稳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推广的现阶段,要以“功能性”政策为主,“选择性”政策为辅,在“功能性”政策方面,要加大对“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以及“双积分”政策的支持力度,在“选择性”政策方面,要以“税收优惠”为主,“购置补贴”政策为辅,继续推行补贴退坡,更好的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电动汽车补贴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小慧  刘锴  左志 《科技与管理》2011,13(6):99-103
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将为我国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然而当前阶段电动汽车在我国全面推广面临诸多困难。电动汽车财政补贴可以有效缓解技术局限和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加速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的限制,导致既有的国家和地方补贴政策对电动汽车推广工作的影响力非常有限。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既有的电动汽车推广补贴政策及实施办法,从补贴对象和机制、补贴时段和力度、补贴方式、融资机制以及监管体系等角度探索了提高政策实施效果的方法,并建议全面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建立一个更加长期稳定和全面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4.
双积分政策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补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吉川  赵骅  李志国 《科研管理》2019,40(2):126-133
双积分政策意在以市场机制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但缺乏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需要与研发补贴政策组合使用。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带有研发补贴的双积分政策下新能源汽车供应商制造商决定研发投入水平、供应商产量竞争及制造商产量竞争的三阶段博弈模型,阐释了正积分价格、市场规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研发补贴的作用机理与效果。研究表明:不考虑研发补贴时,当纵向研发溢出率超过阈值,企业研发投入将随正积分价格、市场规模增加而减少;其次,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激励效果,但应随纵向研发溢出率增加而减少,以规避“挤出效应”。为此提出,“逆溢出率变化”的研发补贴政策与双积分政策组合使用更能完善市场机制,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既是推动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世界各国扶持幼稚产业的重要手段。本文选取2010—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数据,在考察两种财税政策对专利质量影响的基础上,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从政策工具组合使用绩效分析的视角,检验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组合使用时对专利质量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两种政策均对专利质量产生了正向的激励作用,且政府补贴的激励效果更胜一筹;第二,补贴并非越多越好,而是存在一定阈值,在该阈值范围内时,税收优惠作用最佳;第三,同样,税收优惠也存在相应的阈值,当优惠超过该值时,更有利于显现政府补贴的作用,识别并充分利用该阈值,才能实现两种政策工具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6.
国外混合动力汽车领域专利引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专利引证分析方法对国外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运用专利可视化的理念及工具确定了该领域的优势竞争实体及核心技术要素,揭示了本领域技术先驱的发展、外围技术分布情况及整个领域核心技术的迁移路径,为我国该领域技术引进、研发方向的选择等竞争策略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7.
郑玉华  贾艺伟 《资源科学》2022,44(9):1772-1784
客运交通在京津冀地区城市交通总量中占比高,其减排潜力是影响交通碳达峰的关键因素。本文建立了基于Agent建模与仿真方法的京津冀地区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模型,模拟了京津冀地区不同城市客运交通碳减排政策情景下消费者的交通出行行为,评估了各类碳减排政策的环境效益、经济成本及其对碳达峰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乘用车燃料效能提升政策是唯一可以在2030年京津冀三地同时实现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达峰的政策情景,且其碳减排的经济成本较低,其中天津市预计最先实现碳排放达峰,北京市次之,河北省最后;②公共交通推广政策的碳减排经济成本相对较高,尤其以河北省最为突出,虽然该政策可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实现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达峰,但无法实现天津市碳排放达峰目标;③交通拥堵收费政策在京津冀三地单独实施无法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需要与其他政策组合实施。基于此,京津冀三地实现客运交通碳排放达峰目标需要持续推进乘用车燃料效能的提升,此外还可以采取新能源汽车补贴、公共交通推广和交通拥堵收费等组合政策,以降低减排的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关于碳交易机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的分析缺乏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本文基于2009—2016年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以2013年末在7个省市开展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三重差分的估计方法,通过对比碳交易试点政策实施前后、试点省市相对于非试点省市、高污染行业相对于低污染行业的企业绿色专利申请占比的变化情况,探究碳交易机制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异质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相对于非试点省市和试点省市的低污染行业,碳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提高试点省市高污染行业的企业的绿色专利申请比例。(2)相比于发明类绿色专利,该政策对绿色专利中的非发明类专利的促进作用更强。(3)相对于国有企业,该政策对试点省市上市公司中非国有企业的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更加显著。此外,本文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能够增加高污染行业企业的科研人才引进和提高科技研发支出、提高企业资产净利润率,进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中国实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提供一定经验支持;为如何实现提质增效、更好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和绿色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充分考量当前先行先试政策研究在政策实施效果和推广评估以及普适性方法论不足等缺口的基础上,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从先行先试政策的行动舞台、外部变量、互动模式、评估准则、结果等方面提出普适性的先行先试政策推广评估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政策为例开展案例研究,从大数据制度创...  相似文献   

20.
德国和美国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最快且成熟度最高的2个国家,其产业创新政策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从电动汽车未来发展需要提高性能和降低价格的2个方向出发,围绕创新链构建政策分析框架,按照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的分类对中国、德国和美国电动汽车产业创新政策进行比较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