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瑾  杨则宜 《体育科研》2006,27(6):69-74
在健美比赛中,肌肉的围度和清晰度是评判运动员水平的关键标准。健美运动在非赛季增肌期的目的为增加肌肉围度和重量,而在赛前减脂期的目的则为最大程度的减少体脂肪、保持瘦体重。从非赛季增肌期的能量摄入、三大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摄入量和比例、训练前后的营养补充以及赛前减脂期能量摄入、三大营养素的摄入比例和赛前一周的营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对健美运动员和健美爱好者的营养补充提供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在,许多年轻人,尤其是男性,喜欢练练健美,来使自己的身材更有型。关于健美,营养也很重要,通常,人们认为,要练健美,必须要先吃很多的脂肪,让身体强壮,才能把脂肪变成肌肉,其实这是错误的。关于这样的误区,还有很多,现在,小编就为你列举八大健美营养误区,健美人士可要睁大眼睛看哦。过量饮食过多的热量摄入会造成脂肪堆积。这就是首要的错误营养方式。经过艰苦训练而获得的强健肌肉,如果被脂肪所覆盖,到时就追悔莫及了。要想减少脂肪,保持肌肉健壮,除进行有氧运动外,就要讲求合理营养,要吃一定数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蛋白质可以增…  相似文献   

3.
通过人体不同部位肌肉含量的研究,探寻提高健美运动员科学训练的有效途径。选取8名国内高水平健美运动员,在赛季初期利用双能X射线体成分与骨密度扫描仪,对运动员上肢、下肢、躯干、全身肌肉含量进行测量,并进行比值分析。为健美运动员在大训练周期中科学改善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是健美,还是扭曲女子形体肌肉健美向男子型发展是否出卖了健康?这是美国人近年争论的一个问题.一些人提出了"妇女们的肌肉是否练得过多了些"的质疑.女子健美选手特依·克丽佛最近在亚那罕比赛中心上厕所时,被警察拦住,因为她看起来实在不象个女人.二十八岁的世界著名健美女星佛丽·法兰西丝能把二头肌血管的隆起表现得十分生动而自然.但人们时她最常见的反应是:"她根本不可能是个女人".但问题还不在于此.其关键还在于"小姐们为了这种健美,是否付出了自己的健康?"女子健美运动只有七年的历  相似文献   

5.
健身健美操运动的营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意识与健身运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健身健美操运动成为大多数人用来进行健身锻炼的运动项目,健身健美探属于典型的有氧运动,本文就人们在进行健身锻炼的同时如何根据它的供能特点进行合理的营养补充进行探讨,为喜欢此项健身运动的参与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于增肌人群的运动营养来说,补充易吸收的蛋白质尤为重要,蛋清、牛肉、去皮鸡肉、鱼肉是较好的蛋白质来源。乳清蛋白是一类利用先进工艺从牛奶中提取的蛋白质,它具有很高的生物学价值,是一种理想的运动营养食品,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增肌人员。同时运动中的我们需要消耗更多的蛋白质来延缓或者构筑肌肉。乳清蛋白中特别含有丰富的支链氨基酸,而支链氨基酸具有阻止肌肉分解,促进肌肉合成的功效,对于修复运动损伤也大有禆益。本文通过对乳清蛋白的组成,营养价值,营养特点及其对增肌运动效果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了解乳清蛋白的营养作用、机制和实际应用效果,以验证补充乳清蛋白来改进增肌效果,同时,提出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一套补充乳清蛋白改进增肌效果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健美训练参与者的观访、测试,发现了一些不和协的问题;并从健美的标准、营养和训练方法上的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肌肉健美形体训练——着重肩、胸背和腹部的肌肉和手臂及腿部力量训练。塑造结实、宽广、挺拔的身躯,是男士健康、朝气、力量的象征,是无声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健美训练的意义与作用健美是属于举重运动范畴的一项体育活动,是举重运动的支系。近代,国际上举重运动已发展成三支体系,一是竞技举重——奥林匹克比赛项目,二是力量举重,第三支系就是健美。健美是以哑铃、杠铃、壶铃及其他重物为主要器械,采用有效的方法,做许多方式的动作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力,改善身体形态。由于健美锻炼的方法较为特殊,对发达人体肌肉具有显著效果,从而使体形健壮美观。健美训练能十分有效地增强不同性质  相似文献   

10.
丛林  朱静华 《中华武术》2010,(12):58-59
良好的运动能力受训练、遗传、营养、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膳食营养对健康及运动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运动营养是一门科学,营养不是一包简单的营养品,还包括如何选择正确的食物这一基本因素。膳食选择是否科学对运动员的力量、耐力和体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温州市高校大学生的体育健身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绕大学生体育健身这一主题,对温州市6大高校的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健身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对策,旨在为进一步推动高校的体育教育改革,为提高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和身心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知识分子健身心理对其健身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样本采用方便抽样法,被试对象抽取了我国八大地区,即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东地区(北)的江苏、安徽、山东,华东地区(南)的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华南地区的广东、广西、海南,华中地区的湖南、  相似文献   

13.
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其鲜明的文化特色在我国传统体育中独树一帜。稷下学宫的建立。孕育了齐文化丰富的养生思想。“天人合一、形神统一”,“静心、调志”,“节食慎居”的生活养生观强化了现代“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健身理念,使齐文化养生的丰富内涵服务于现代人的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全国体育专业《运动营养学》(高教版2006)统编教材的使用和与国内外同类教材的分析对比,结果显示:全国体育专业《运动营养学》(高教版2006)统编教材符合教育部新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方案》的要求,内容较丰富、资料较新颖,基本反映了当前运动营养学的新知识和研究进展。可作为高校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教材。但是,教材中“第3章营养与健身运动”的内容与“第7章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的内容基本重复,略显拖沓。而且,未能论及健身运动与竞技运动二者对营养要求的共性与各自特点,并以区分,这是本教材的不足之处。建议:作为一部有较高代表性的统编、通用教材,选择的知识内容应丰富多彩、呈现一定的层次结构,并以不同字号区别编排,为使用者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在关于体力活动、营养与慢性疾病的章节中对干预慢性疾病的运动处方和营养处方增加有关实例分析,并增加适当篇幅介绍食品安全与营养的内容,以及适当增加启发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15.
高考体育生的运动能力不仅取决于科学锻炼、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且取决于良好的膳食及营养状况。文章主要运用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山西省60名高考体育生的膳食及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并针对学生饮食中这些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膳食,建议学生应提高营养知识,养成良好合理的饮食习惯,从而达到平衡膳食,以为高考体育生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中专学生的特殊性 ,从理论角度简述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必要和紧迫性。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1、培养体育锻炼兴趣 ,使之成为自觉行动 ;2、掌握体育知识技能 ,培养基本体育活动能力 ;3、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4、培养安全意识 ,为终身体育服务。四者形成有机整体 ,兴趣是前提 ,技能是基础 ,养成习惯才能持之以恒 ,而安全意识则是健身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陕西省部分高校弱势大学生的健康及健身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高校弱势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自我保健意识淡薄,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健身活动项目单调,强度不足,质量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不懂锻炼方法,经济因素是影响他们参与健身活动的主要因素。建议:在强调加强对他们进行经济救助的同时,积极采用多种渠道和方法,引导和支持他们参与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18.
大众艺术健身操营养及测评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参加大众艺术健身操的学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及实验测试法,对受试者进行日热能消耗总量的分析,并对其膳食结构进行评价,提出平衡膳食标准,运用BMI对受试者营养状况进行量化评分。研究结果表明:受试对象膳食营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每日三餐摄取比例不合理;膳食豆制品及蔬菜摄入量不足。在此研究基础上,笔者制定了相应热能消耗计算方法及营养评价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余暇体育行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调查了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余暇体育行为。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健身功能及健心、娱乐、社交功能认识较深;在余暇体育活动选择上,男生以对抗性强、身体接触多的项目为主,女生以运动量小,隔网对抗、身体接触少的项目为主。提出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力度;建立余暇体育俱乐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阶段乡村农民体育观念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文献研究、下乡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多因素分析等方法,以我国20个省、区、市部分农民(户)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参与全民健身、享受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力求探索出一条以城市带动乡村来提高我国整体体育人口比例的道路。研究结果显示:我国9亿农民在富民政策指引下,92%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温饱”之后思什么?农民是否愿意在自己农闲时间中给体育留有一席之地?他们对健康的渴求、精神的愉悦、消费的倾向如何?需要全社会来引导与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